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 第170章 两个任命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第170章 两个任命

作者:太白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22:10:51

但张献忠攻破成都之后,据传运蜀王府的金银,就用了数千船只,运了整整三个月。

这样的一个吝啬的蜀王,在劭捷春陷入困境之时没有拿出一两银子,一斗粮食帮助他,却在他被捕后为其求情。

史书中说劭捷春治蜀采取惠民政策,这惠的到底是哪个民?

反正朱由哲不相信他惠的是那些穷苦百姓。

而这样一个巡抚,不为普通百姓做主,却为宗室、乡绅谋利,还依旧能在后世史书中留下好名声。

说到底,就是舆论掌握在那些富户和乡绅手里。

想要改变这种风气就得把舆论从这些人手中夺回来,用傅山创办大明日报就是这个目的。

但只在京师还远远不够,得在南京,得在江南,在东林党、还有其他各党的老巢来办。

但用谁是个问题。

明末三大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都是人才,他们的思想也各有不少可取之处。

但问题是这三人。

顾炎武和黄宗羲都是复社成员,和东林党人都牵涉甚深。而王夫之,他的着作着重于经意和诗歌。

简单说,王夫之的思想对后世研究华夏文化有很大用处,是个大师级的人物。但少有涉及实事,对乱世没有太大用处。

黄宗羲和顾炎武两个则比较讲究经世致用。

顾炎武说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旷世名言。强调士大夫应该知耻,同时在经济学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

明亡之后,顾炎武独身北往,走遍大半个中国。

中间,他不但没有陷入缺银子的困境,反而可以拿出几千两银子资助他的两个外甥,可谓富有至极。

而黄宗羲更厉害,提出重视学校的作用,以学校取士代替科举取士,使治天下之人具皆出自学校。

以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限制君权,实行君主立宪。

提出“工商皆本”,提倡“废金银”和“通钱钞”,以及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主张。

同时,黄宗羲还提倡均田、齐税等。

但由于其出身乡绅原因,黄宗羲并不反对井田制。

三人之中,朱由哲最喜欢的是黄宗羲,感觉他是超越时代的存在,而他与东林党的牵涉最深。

黄宗羲他父亲就是东林党人,因为弹劾魏忠贤而被捕入狱,最后在狱中遭受酷刑而死。

崇祯皇帝继位,魏忠贤上吊、崔呈秀被杀,刑部会审魏忠贤五彪之二的许显纯、崔应元。

黄宗羲作为被害人的家属出庭对证,而他却在袖中暗藏铁锥。当众刺伤许显纯,痛打崔应元,更是拔了他的胡须带回去以祭奠其父的在天之灵。

当时的黄宗羲只有十八岁。

能在刑部大堂这么做已是很神奇了,关键是当时没人阻止,事后更没有人追究他的任何罪过。

连崇祯皇帝事后也只能感慨一声,“忠臣孤子”。

这就表明有人在帮他,而且势力还不小。

除了东林党人,还能有谁。

最初,朱由哲招了那么多人入京,唯独没有招黄宗羲就是因为这个。

现在东林党势力太大了,遍及整个朝堂,朱由哲不想为自己增添麻烦。

而且,目前最重要的是稳住局面,需要的是将才,黄宗羲这样的可供改革的人才倒没那么着急。

但是由秦良玉想到了劭捷春,朱由哲突然又感觉这天下留给自己的时间似乎并不多。

犹豫了片刻,朱由哲提笔在纸上写了两道任命。

设户部上海清吏司,专职海贸事宜,直属内阁。任命顾炎武为户部主事,正六品,前往上海协助鲁王朱以海开海贸。

任命黄宗羲为新闻部南京分部总编,从六品官,赐三千两白银。招募人员,创立大明农业报。

言井田制之缺陷,土地兼并之严重,分析利弊得失,寻求改革之道。

并赐下万两白银的赏格,悬赏高产之农作物。

朱由哲想了一会,又舔了几十个字。

可笔指藩王侵吞土地之贪婪,可言说士绅豪强欺压百姓之严苛,可弹劾地方官员滥施法纪之妄为。

凡事,无不可言。

看着,朱由哲还是有些担心,于是又添了一句。

爱卿之才,应为天下百姓请命,而不为某些人,某一党谋私利。

朱由检这时飘过来,心情有些复杂。

成都一旦失陷,天下必然震动,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再次蒙上了阴影。但事已至此,也能尽快做出一个决定。

朱由检起初不敢看,待朱由哲写完,知道他已经做好决定,这才飘过来,想看看他有何解决之道。

但稍微瞥了一眼后,朱由检顿时愣住了,“你这写的是什么啊!”

朱由哲勾嘴笑道:“怎么,白纸黑字,看不懂?”

朱由检怒瞥了他一眼,“朕是问,你现在写这个东西干吗?你不应该立即对四川之事做出处置吗?”

朱由哲放下笔,举起双臂伸了一个懒腰,“我突然觉得成都失陷,让张献忠去那么搅一搅,或许并不算坏事。”

“什么?”

朱由检顿时睁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

朱由哲脸色平静的问道:“崇祯老哥,你说现在大明最大的敌人是谁?”

朱由检愣了一下,心中有所不解,但照实回道:“若就现在看,从现在看,是李自成所率的闯贼。但从你给朕说的后来发生的那些事看,似乎是满清。”

朱由哲点了点头,问道:“那为何不是张献忠?”

朱由检沉思了片刻,说道:“张献忠每攻下一处,都屠戮一次,使人恐惧,而不能使人心服。这样的人,可为一时之雄,但难以长久。

朱由哲惊讶的看着朱由检。

这评价,可真恰当啊!

张献忠这样的人太过暴虐,是得不到人心的。

朱由哲深深点头,表示赞同,“所以,让张献忠占了蜀地又如何?迟早再让他吐出来。”

看朱由检满脸的疑惑,朱由哲只得解释道:“川地好进不好出。若张献忠四处流窜,朝廷还得费很大精力去对付他。但若让他得到成都,只用把守主要关隘,牢牢守住出川之道,那他就只能老老实实待在那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