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173章 睿智的皇叔

拓跋焘心里对于佛教的好感已经降低,然而朝中的反对声音越来越高,拓拔焘脸色很难看。

但是他不得不顾及大臣们的反应,崔浩这个时候也很无奈,自己在朝中根基太浅,而且很多鲜卑大臣对他是排斥的。

拓跋焘不想再听他们的劝说,拂袖而去,但是这让大臣和贵族联合到了一起。

不过崔浩却不在乎,只要拓跋焘信任自己就不怕这些大臣和贵族。

然而在长孙翰的建议下,贵族们找到了尚在人世的京兆王拓拔黎。

拓拔黎,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第八子,生母段夫人、广平王拓跋连同母弟,天赐四年道武帝封拓跋黎为京兆王。

按照辈分,拓拔黎是拓跋焘的皇叔,而且在这一辈中唯一一个还活着的人。

拓跋焘对其也是敬重有加,所以这些贵族想到了已经不问世事的拓拔黎。

如今的拓拔黎虽然年纪并不算大,但是身体每况愈下,所以早就不问朝政了。

贵族们的到来让他很是疑惑。

“殿下,我等唐突,但是如今陛下一意孤行,我等也是没有办法,还请殿下出面规劝陛下。”

“诸位不要急,先将事情说说。”

“殿下,陛下因为崔浩的劝说打压佛教推行道教,并且限制寺庙的权利,这是不可取的,如今大魏百姓笃信佛教,如果这样会失去民心的。”

拓拔黎听后没有着急说什么,而是思考这件事,他感觉一定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但是涉及魏国的安危,拓拔黎不得不上心。

“这样吧,本王去见见陛下。”

“有劳殿下。”

贵族们离开,拓拔黎打算去见拓跋焘。

拓跋焘得知拓拔黎求见,虽然不喜,但是毕竟是皇叔,又不得不见。

拓拔黎也不磨叽,直接问道:“陛下,臣贵族说陛下打压佛教是怎么回事。”

“皇叔身体不好就不要管这些闲事了。”

“佛厘,我以叔叔的身份来见你,你就当是叔叔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

拓跋焘动容了,于是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拓跋黎也听明白了,这很显然贵族和寺庙之间是有利益关系的。

可能那些大臣是真心为国家考虑,但是贵族完全是以利益为重。

“佛厘,如果我猜的没错这些贵族一定和寺庙有牵连,并且已经勾结在一起。”

拓跋焘有些诧异,但是很认同叔叔的说法。

“叔叔,那该如何解决?”

“我问你,崔浩真的是为大魏好吗?”

“当然是。”

“你还是太年轻,崔浩虽然对你忠心,但是这件事他也是有私心的,他想通过打压佛教打压这些贵族,这些贵族也不过是被人当枪使了。”

“哦,是谁?”

“陛下如此聪明难道猜不到吗?”

拓跋焘恍然,只有长孙翰他们,他们其实也对那些僧人不满,不仅不用交税,还肆无忌惮的兼并土地,让魏国百姓成为了寺庙的附庸,这是对大魏朝廷的挑衅。

但是他们知道虽然寺庙做的过分,但是如今佛教在百姓中有很高的威望,所以这件事不能操之过急。

很显然,崔浩的建议太急了,而且长孙翰看出崔浩也不是没有目的的,但是他不在乎崔浩的目的,他在乎的是魏国的稳定。

拓跋焘阴沉着脸,“难道他们跟贵族勾结到一起了?”

“不,他们只是利用贵族罢了,你正在气头上,听不下去别的,他们就怂恿贵族找我来劝你,贵族是想你收回圣旨,大臣们确是想暂时劝住你,然后从长计议。”

“可是皇叔,寺庙的存在已经威胁到大魏的稳定了。”

“但是事情不是那么解决的,欲速则不达,你和你父皇对于汉文化推崇,就应多学学汉人的办法。”

拓跋焘去醍醐灌顶,看着皇叔心中佩服不已,一番话让他看清了如今的形势。

崔浩急于推行道教,但是做法太急了,容易适得其反,贵族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长孙翰他们则是真正为社稷着想。

“皇叔,要不你还是回朝吧。”

“哎,臣也想为陛下分忧,奈何身体不允许了。”

其实拓跋焘不止一次派御医去给拓拔黎看病,但是他们都束手无策,只能用名贵的药材维持现状。

“皇叔要保重身体啊。”

“无妨,佛厘你已经成长起来了,困难只是暂时的,记住,我大鲜卑的勇士是永远不会屈服的。”

“侄儿谨记皇叔教诲。”

“好了,臣告退了。”

拓跋焘亲自将拓拔黎送出皇宫扶上马车,看着离开的马车,拓跋焘信心满满。

“传旨,召奚斤、长孙翰。”

拓跋焘决定听一听他们的意见。

长孙翰和奚斤得知拓跋焘召见,心中窃喜,看来还是皇叔面子大啊。

也是毕竟人家是一家人,说话分量不一样,而且京兆王对于拓跋焘没有任何威胁,况且他已经时日无多了。

长孙翰和奚斤来到拓跋焘书房,拓跋焘将侍女和内侍全部打发出去。

“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朕召你们前来就是想知道关于寺庙的问题怎么解决。”

“陛下,臣以为这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想要解决也不能操之过急,况且如今百姓大多信奉佛教,贸然打压会让百姓寒心,到时对大魏不利。”

奚斤也附和道:“陛下,臣也是这样认为的,限制佛教势在必行,但是也要扶植道教和其抗衡,让百姓有其他选择,也要搜集贵族和寺庙之间的证据,慢慢的解决。”

拓跋焘终于放下心来,看来崔浩确实有些着急,自己也险些被他带偏了。

“陛下,臣以为可以让崔浩负责推广道教,但是也要有一定限度,否则会重蹈佛教的覆辙。

“朕明白了,如此明日朕就下旨,开始扶植道教,但是不能完全放任其肆意发展,同时负责收集证据的事交给您们了,对于那些有触犯魏律的寺庙绝不姑息。”

“诺。”

拓跋焘采用长孙翰等人的建议一点点削弱佛教,但是却也为日后灭佛埋下了伏笔,这次表面看来佛教胜利了,但是却让拓跋焘惦记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