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1067章 新制推广

“大人,看来青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

“毕竟青州百姓对朝廷还有信心,至少州牧府的禁令还管用。”

“州牧大人,盐运以前都由盐运衙门管辖,和州牧府没有关系,百姓可能对盐运衙门失望,州牧府还是有信誉的。”

到元度点了点头,然后二人去了城内另一家盐铺,和上一家差不多。

随后二人来到一间酒肆,进入要了一些小菜,一壶荆露酒。

小菜味道也不错,至少是放了盐的。

当初可是听齐王讲,一些酒肆客栈等,加盐是要加钱的,就是盐价太高。

二人随后返回客栈,然后派一名仆从通知卫队启程,二人也向城外而去,准备正式赴任青州。

当二人和卫队汇合,然后派人先行入城,前往通知青州官员。

州牧府,此时青州官员正在处理政务,一些小事,长史可以做主,大事就先压下,毕竟如今青州没有太多急需解决的事,这些等新任州牧到了之后再处理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也就没有多么忙碌,都是一些常规政务。

“启禀长史大人,州牧大人即将抵达临淄,已经派人前来。”

“快,将来人叫来。”

“诺。”

“参见长史大人。”

“不必多礼,州牧大人有什么吩咐?”

“启禀大人,州牧大人让卑职告知长史大人,不必出城迎接,各级官吏各司其职,他将直接来州牧府。”

长史松了一口气,就怕这位新任州牧太过跋扈,看来至少不是太过张扬。

不过话虽如此,他还得去迎接,至少要在州牧府外迎接,这是礼数。

很快,安排来人下去休息,然后派人给到元度报信并引导卫队进入临淄。

第二日,到元度来到临淄城,看到城外并没有迎接队伍很是满意,至少新任长史并不是阿谀奉承之人。

随后进入城中,然后向州牧府前进。

很快,长史带领几名官员看到到元度等人缓缓前来,此时青州都督柳光世首先出列,随后是青州长史带领的州牧府官员。

“柳将军,久闻大名。”

“到州牧,可算把你盼来了。”

柳光世是青州都督,而青州军钱粮可都是由州牧府提供,这就是说,到元度可是攥着他的饭碗。

随后到元度和州牧府官员寒暄一阵,然后和柳光世并肩走进州牧府。

毕竟宋国州牧和都督平级,一个管军,一个管民。

虽然青州军钱粮由州牧府提供,但是青州军并不归州牧府统辖,而直接由大都督府统辖。

但是,州牧府也不能无缘无故克扣钱粮,否则州都督直接一份奏章直接上告大都督府,等于直接告到御前,而州牧需要递到尚书省,然后通过审批,递交尚书令,然后才能呈递皇帝。

也就是虽然平级,但是武将可以快速向皇帝上书,这也是避免贻误军情。

进入州牧府,众人落座,然后到元度道∶“本官初来乍到,还望诸位尽心尽力,此次青州盐运可以说让陛下震怒,一旦再出问题,本官只能以死谢罪了。”

“州牧大人,齐王殿下已经暂时安排盐运之事,各郡盐商已经恢复正常价格,并由州牧府监管。”

长史的意思是这样的状态要持续多久,要怎样继续。

到元度直接道∶“本官这次赴任青州牧就是要改革盐制,这是陛下亲自下旨,同时在朝廷设置盐政司负责监管,这次监盐使楚大人跟随本官一同改革青州盐制,并向皇帝直接汇报,其中一切敢于阻拦可先斩后奏。”

圣旨在手,而且青州官场经过齐王刘义符的清洗,已经换了一批,这些都是真正办事的官员,当然不会从中阻挠。

同时,这也让柳光世放下心来,当初他响应齐王,出兵可是顶着压力的,如今皇帝并未责罚,也就是说他做的对,但是毕竟没有大都督府调令,又是响应齐王,太过敏感。

如今不赏不罚是最稳妥的,以免落人口实。

不过现在不同,到元度拿出一份密旨,交给柳光世,柳光世看完道∶“州牧大人,本将军会全力配合大人。”

柳光世彻底放心,皇帝给他的旨意就是让他全力配合到元度。

到元度点了点头,然后道∶“首先裁撤盐运衙门,所属官员由吏部统一安排,即日离开青州返回长安。”

堂中官员有盐运衙门的官员,但都是六品以下的小官,并没有参与大案,所以幸免,如今也只能奉旨前往长安。

其余官员则有些兴奋,这就意味,以后盐税要由州牧府管辖,这样,地方上就能够多出一笔收入,一些事情就不会再捉襟见肘了。

毕竟盐税可是不小的数目,哪怕大多要上交户部,但是,以往这些可和他们没有一点关系。

随后,到元度拿出一份圣旨,意思很明确,设立盐曹,负责监管州内盐商,运输则由盐政司派员监管,护卫则由青龙卫盐政营负责,并在各地设立军营,直属大都督府青龙卫府。

如此,青州率先准备施行最新的盐制,至于提盐凭证加上了青龙卫的标志,由青龙卫监督制造。

到元度首先将各郡盐商聚集临淄,首先将撤销盐运衙门,然后盐库交由州牧府监管,以后提盐都要到各郡郡治的盐库,同时必须出具由青龙卫监制的特殊铁牌。

然后以后盐税要直接交到州牧府,然后由州牧府上交国库,其余部分则由州牧府负责发放到各郡负责维护盐库等用度。

一切都按部就班,青州百姓则欢呼雀跃,盐运衙门终于成为过去,并且盐价稳定,供应充足。

随后,到元度将青州推行新盐制的经验通过奏章发往长安。

很快,刘义隆下旨,各州陆续施行新的盐制,

然后,各地裁撤盐运衙门所属官员返京后经过严格调查,大部分没问题官员留用,补充各地官员短缺。

而那些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利益的官员则进行严厉处置,甚至有一些被刘义隆下旨斩首示众。

这样,险些扰乱青州的盐政终于恢复正轨,刘义隆再次将目光对准北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