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1066章 赴任青州

众人知道,这个时候皇帝已经有了决意,于是都坐直了,等待皇帝的命令。

他们知道,这个决议关乎宋国命运,以及宋国根基。

刘义隆道∶“朕大权就按余卿所说,裁撤盐运衙门,设立盐政司,盐政司直属尚书省,负责统筹各州盐运,工部仍管理各盐井,负责采盐制盐一事。”

顿了顿,刘义隆继续道∶“至于售卖,仍旧由各地盐商负责,至于盐税,则上交地方,最后由地方上交户部,地方可以留20%作为地方管理的用度。”

余澋道∶“陛下,盐业暴利,20%是否太多?”

众人都有些憋不住笑,这个余尚书就是太抠门,要不然这次盐运出了问题,他是不会同意将盐税下放的。

刘义符道∶“余尚书,地方维护盐库等也需要许多用度,再说,也要让各州郡有盈余,毕竟地方官员薪奉都由各州郡自行解决,虽然商税已经够用,但是这次各州郡管理盐商也要增加人手的。”

余澋虽然不舍,但是他并不是贪,只是希望国库可以充裕一些,他不知道皇帝什么时候又要发动北伐,一旦动兵,钱粮就不是小数目,毕竟平时养兵就开支巨大,要不是宋国商人,恐怕宋国根本养不起这么多兵。

既然已经商定,到元度和吴谙就要交割,虽然青州之事吴谙全是无妄之灾,毕竟盐运跟青州州牧府关系不大,但是不少青州官员牵涉其中,作为州牧他难辞其咎,也就是他没有参与,但是御下不严是逃不掉的。

很快,圣旨下达,吴谙正式卸任青州牧,出任益州长史,而到元度接任青州牧。

未央宫天禄阁。

“吴卿,你要吸取教训,这次虽然你并无大错,但是依然有失职之责,望你能够知耻后勇。”

“臣谢陛下教诲,定不负陛下厚望。”

刘义隆又望向到元度,“到卿,青州之事任重道远,不仅盐运,青州处在宋魏前线,你此去青州不仅整顿盐运和整饬吏治,还有要做好后勤,你可是青州大军的衣食父母啊!”

到元度躬身道∶“陛下,臣受陛下厚恩,定让青州成为北伐后盾。”

刘义隆大喜,“不愧名将之后,朕等你的好消息。”

一个时辰后,两人离开长安驿馆。

吴谙拱手道∶“到州牧,下官预祝大人能够稳定青州。”

到元度道∶“吴长史,益州虽然偏远,同样重要,你我同为陛下效力,尽力而为,日后还有相见之时,今日就此别过。”

“一路保重。”

“保重。”

一个向东前往青州,一个向南前往益州。

虽然有了决策,但是施行起来并不会太过顺利,毕竟盐运衙门设立之后官员也有不少,虽然裁撤,但是官员也要安置,好在青州盐运衙门从上往下几乎没人能够幸免。

这就让新任青州牧能够顺利推行新制。

自从益州启程到如今,到元度思绪万千,自从父亲病逝相州,他以为他们家必然衰落,但是如今他成为青州牧,封疆大吏,可谓掌一方大权,虽然宋**权并不归州牧,但是权利依旧很大。

而二弟到仲度也是一州都督,手握重兵,虽然分属不同州,但是两人都是备受重用。

到元度想到父亲遗愿,要辅佐皇帝北伐收复汉家故土。

此时刘义隆现在天禄阁阁楼之上,远眺相州,那里,他的心腹爱将到彦之病逝于此地。

想到当初他在荆州,到彦之尽心尽力辅佐自己,往事历历在目,如今,他的两个儿子都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刘义隆也很欣慰。

到元度不敢耽搁,一路快马加鞭,还是自己率卫士先行,家人随后乘马车前往青州。

此时,青州,州牧府,青州官员经过齐王清洗,已经换了一批,青州已经恢复正常,只等到元度抵达然后施行盐制改革。

这次到元度的到来让青州官员很是紧张,毕竟到元度出身武将之家,到彦之那可是皇帝爱将。

而到元度虽然是文官,但是对于宋国来说,到彦之的影响可不小。

本来青州长史准备隆重迎接到元度,但是其他官员认为应当一切从简,毕竟青州刚刚经历大事,万一太过张扬就不好了。

此时,到元度已经进入青州地界,距离州治临淄不远了。

随行的除了侍卫还有盐政司官员,负责对青州盐业监管,并辅助到元度顺利改革盐制。

盐政司官员虽然品级虽然不高,但是是朝廷派员,所以有一定分量。

到元度道∶“盐监大人,如今马上到临淄了,不如我们先便装入城,看看青州现状。”

监盐使也不是无能之人,马上明白到元度的意思。

“州牧大人,下官正好看看现在青州盐业现状,毕竟临淄可是州治,虽然齐王殿下留下人处理,但是如今殿下已经返京,不知道这临淄盐业是否恢复。”

既然达成共识,两人吩咐侍卫暂时在一个小镇休息,二人只带两名随从扮作客商向临淄而去。

如今的临淄虽然有所恢复,但是依旧不复以往的繁华,毕竟经历盐运大事,导致城内比较萧条,不过还算不错,至少没有想象那么差。

二人将随从留在客栈,就向集市而去,来到一个盐铺,外面排队的人不多。

不过看到盐铺外的牌子,价格在朝廷定的价格范围内,而且不算太高,至少作为州治,并不算高。

再看排队之人,大多可能是各家的仆人,普通百姓不多。

到元度二人疑惑,于是拉住一个刚刚买了一袋盐的人问道∶“这位兄台,今日盐价不高,为何没什么人购买?”

那人道∶“先生是远来客商吧,您这就有所不知,青州百姓这几年受够了高价盐了,如今能够买到平价盐当然不会错过,这不,前几天,这几可是人山人海,但是官府有禁令,没人不允许购买太多,并承诺以后都有平价盐,所以这两天人才少了很多。”

两人这才恍然大悟,看来青州已经基本恢复正常,这样推行新盐制就省了好多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