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五百六十一章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北平。

顾正臣看着一封封送来的文书,心头窝着火气。

北平布政使朱瑛、都指挥使盛熙、北平知府方必寿等人坐着,一个个面带愁容。

方必寿起身,拱手道:“镇国公,虽说朝廷准备相当充分,可依旧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考虑到,草原上也好,东北也罢,缺少油水,没有青菜,没有灯油,没有稳定的营地,没有驱赶蚊虫之物——”

“一些人缺乏对关外天气的认识,还没有足够的衣物,毒蛇多,且缺乏解毒之物……大家面临的困难实在是太多了,若是继续将百姓送出关,只能让更多百姓受苦,不妨按下后续的百姓,先想办法解决前面百姓的困难再说。”

搞大开发,哪是什么容易的事。

脑温江附近还好一些,游牧民族驻牧之地,地势相对平坦一些,可东北呢,什么哈尔滨、什么佳木斯,那些地方很蛮荒。

一个古木森森,就让所有人面临着难以砍伐,难以清理,难以垦荒的境地。

最令人不安的是,这里面还有豺狼虎这些大点的容易伤人的野兽,更有不容易防备的,各处冒出来的毒蛇毒物。军士可以清理了豺狼虎这些容易发现的野兽,也可以将打来的猎物充当军需民需,可毒蛇这东西,如何都不好彻底处理干净。

依靠澳洲开发的经验,确实可以避免部分损伤,可澳洲开发主力是纪律严明的军士,清楚怎么做,怎么防,也有胆量去应对突发情况。再说了,开发澳洲才多少人,现如今的草原上,可是足足有七十万人在劳作,后续还有三十万人要送出去。

这么多人,分散在各地,难免会防范不过来出现损伤。

而每一个损伤,都在影响人心,加上眼下的蛮荒、种种困难,日积月累的话,很可能开发尚未进行一半百姓先行崩溃了。

朱瑛看着沉默的顾正臣,言道:“前面确实很难,没有房子,帐篷也不够用,许多军士将帐篷腾了出来给百姓,可百姓数量众多,小小的帐篷要挤二三十人,而且生活取水也是问题。”

“镇国公,咱们低估了开发蛮荒的困难,是时候放缓一些,优先供应更多生活所需物资,少运一些石灰才好、农具……”

顾正臣伸出手,拿起毛笔,润墨,提笔写下八个大字,沉声道:“没有房子住,那就用树枝树皮搭建房子,遇到雨天衣裳湿了,那就用火烘干取暖,粮食总不会短缺吧,没有菜吃,那就去挖野菜!”

“去打猎,野猪、野鸡都行,学会下河摸鱼。没有足够的衣裳,那就将宰杀的羊皮拿出来,制成羊皮衣,让军士辛劳一些,挤一挤,将被褥改成衣裳,紧着百姓用。鞋子破了废了,那就穿草鞋!”

“没有生产工具,那就自己制造,耕牛不够,那就用锄头;没有灯油,就用松树明子,将桦树皮卷成筒当灯点。没有纸张,就用树皮当纸,没有笔,就用炭当笔!”

“总之,生产要多,花费要省,节衣缩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管是豺狼,还是毒蛇,都要克服,大开发不能停!”

朱瑛等人看向顾正臣亮出的八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众人苦涩。

这八个字,写出来容易,做起来,可难可难了。

顾正臣知道这很难,也清楚曾经还有一批人,比这些人更难更艰苦。

他们曾因为封锁,物资极度短缺,衣服破了没布补,鞋子烂了绑草绳,蜡烛用完了就点油灯,油灯烧不起了就尽量早些睡觉。

可他们挺过来了!

靠的就是这八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顾正臣相信,拥有信仰的南泥湾精神,它一定也存在于华夏人的血液之中,这是一群可以改变天地,将蛮荒改造为良田的民族,是一个到哪里都能种出来庄稼的民族,是一个敢于战天斗地的民族!

后世三年,他们将“烂泥湾”改为“好江南”,将荆棘遍野、荒无人烟,改为“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成为了一面旗帜。

旗帜嘛,后人可以用,古人也能用。

顾正臣起身,斩钉截铁地说:“传下命令,上至千户,下至军卒,一律编为生产、开发小组,与百姓同甘共苦,始终处于最前线。”

“有困难,将官先上。”

“有危险,还是将官先上!”

“所有将官军士,不能只站在外面对百姓指手画脚,不能将百姓当牲口用,百姓干什么,将士干什么,百姓吃什么,将士吃什么。”

“孙子有云,上下同欲者胜!”

“东北大开发,便是北伐之战的重要部分,也是朝廷立足东北,控制草原的根基所在。这个时候,当上下一心,共克时艰!而不是只讲困难,不讲办法,只看当下,不顾长远!”

朱瑛、盛熙肃然。

这就相当于,顾正臣要强推大开发,后续艰难的日子还要持续下去,而且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顾正臣看向盛熙:“告诉宋国公、魏国公等人,告诉前面的将士,百姓苦得,将士也应该能苦得,莫要因为身负军功而骄横,不愿下力气做事!要想草原无战事,边疆和平,国泰民安——”

“他们就应该抗起来这一切,为六千万百姓负重而行!另外在文书里写上,我择日抵达,看望将士与百姓!”

盛熙领命。

顾正臣能出关去看看,总归是一件好事,毕竟他讲话,许多百姓爱听,也听得进去。

只是现在他还走不开,服徭役的百姓还没完全北上,各地方的物资调拨、核实、账目都需要他处理,服徭役中毒牺牲的,也需要送回来,还需要按重恤的标准送归故土……

千头万绪的事,都需要顾正臣在这里处理,他也只能是择日出关了。

这一日,顾正臣处理好一干文书,吩咐林白帆送去布政使司安排下去,林白帆刚走,赵海楼便走了进来:“胡里改部、斡朵里部、骨看部等女真首领到了北平,求见镇国公。”

喜欢大明:寒门辅臣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大明:寒门辅臣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