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五百五十章 那是我们的金银岛

六月天,不只是金陵燥热。

这天不适合远行,容易中暍,可偏偏朱元璋选在了这个时候,不仅带走了马皇后,还带上了四个儿子——楚王朱桢、齐王朱榑、潭王朱梓、鲁王朱檀。

文官里,只有六部九卿,没有当年李善长、胡惟庸那般权臣。

武将里,只有汤和、邓愈这两个老实巴交,点子多,心思多的可都在北面……

藩王里,朱棡在北平,朱棣在东北,其他几个带上了。

这个时候的金陵,不管朱标怎么折腾,都没什么好担心的。

朱元璋迎来了自己的放松时刻,而朱标,也第一次,在文武大臣面前,坐在了奉天殿的龙椅之上,开始朝议国事。

三十出头的朱标,儒雅沉稳,目光坚定,常年的政务经验积累与朱元璋的谆谆教导,让朱标善于抓住主动权,以思考拿主见,不被官员带着走,有理有据,决断如流。

朱标的表现也让文武群臣很是称赞,毕竟相对强势且霸道的朱元璋而言,朱标算得上仁善温和了。

视朝之后,朱标坐在武英殿,打开了桌案上的木匣,拿出了传国玉玺,手掌在玉玺之上抚摸着,喃喃自语道:“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要拆开了看才是天下!”

“受命于天,是帝王。既寿永昌,是黎民长寿、国运永昌!这才是传国玉玺的分量,也是传国玉玺的使命!长寿的是民,永昌的是国,从来不是帝王!”

朱标伸手,啪地合上了檀木匣,开始埋头公务。

国事纷繁,没有丞相分忧,大大小小的事都汇在了这里需要拿个主意,虽然有内阁之人协助分出轻重缓急,可轻的、缓的事,也不能一直放那不管,每一件事背后,都关系着民。

整个下午,都在批阅公文。

朱标正审视着一封文书,思忖如何批文时,内侍前来通报:“信国公求见。”

朱标应允,看着走进来行礼的汤和,笑道:“信国公不必多礼,以前不知父皇疲惫,如今突然接手政军事务,才觉这手不够多,眼不够用,你看,这里一堆文书,这都要黄昏了,孤还没批完。”

汤和从袖子里取出一封公文,缓缓地说:“那倒是老臣的不是,又要给殿下添一笔没完成的公务了。”

朱标伸手接过公文:“信国公奏的事,必不是寻常小事,容孤看看。”

汤和含笑看着朱标。

他现在,也到了独当一面的时候了。

也是,打江山的这一代人,大部分可都上了年纪,年轻一些的,也要五十了,年老的,已经六十多了。

这个世界终究是年轻人的。

朱标审视着手中文书,神情有些凝重,仔细看过之后,将内侍挥退,对汤和道:“继续扩军火走私数量合适吗?对朝廷后续东征会不会不利?”

这是一封密奏,未具名,但朱标知道,写这文书的人是个女子,叫黄时雪。

汤和回道:“他们对日本国内的情况比较了解,眼下无论是南朝还是北朝,都在竭财力购置火器。他们也很清楚,谁的火器数量占优,谁就能在战场上占据主动权,并赢得最后的胜利。”

“为了不出现一边倒的情况,黄夫人在火器售卖时采取了一些策略,让南北朝短时间内不会发生一方过于强盛的情况。但黄夫人手中的火器数量不多,需要更多的火器。”

“至于是否会影响东征,在臣看来问题不大,一是因为镇国公说过,日本国制造不出火药,火药用量完全看购置数量,二来,走私出去的火器威力、射程都比不上当下京军配置火器。”

朱标起身,面带忧虑:“日本那地方孤看过舆图,山多林多,虽说走私出去的火器射程有限,可一旦行军途中出了差池,疏于防范,还是可能会被他们打个措手不及。”

汤和面不改色:“这事,镇国公应该考虑过,陛下说过,东征主将不作第二人选。既然镇国公放手,允许黄夫人走私,想来他是有把握的。而且,这一次黄夫人给水师输送了五十万两金银。”

朱标眼神一亮:“才卖出去多少火器,竟送来如此多银钱?”

汤和脸上浮现出几分笑意:“殿下有所不知,这已经是第二批五十万两金银了。黄夫人将火器卖出了天价,五百两一把火铳,一千两一门虎蹲炮,就这价,良成亲王、足利义满等人还必须捏着鼻子认了。”

这东西有价无市,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朱标着实没想到,火器买卖竟比航海贸易还要赚钱。

汤和继续说:“南朝在九州熊本、福冈、佐贺都有银矿,如今征调了许多人昼夜不停地开挖,而佐渡岛,也就是咱们之前发现的金银岛上,如今也出现了大批日本人,正在开挖金银。”

朱标的笑容消失了,转而道:“那可是我们的金银岛!”

汤和点头:“是我们的,但我们这些年来没去开采,如今足利义满勒令地方进入金银岛,现在,据黄夫人说,大概有一万余人正在开采金银。”

朱标沉默了。

顾正臣曾经去过金银岛,带了一群人挖了一段时间,因为这笔金银矿的出现,稳定了朝廷宝钞,避免了宝钞与金银铜失衡。

但随着后续南洋事宜,特别是大航海的进行,朝廷一时半会也没去开采金银岛。

哪怕是顾正臣发卖金矿,也没将目标选在金银岛,而是让商人去了澳洲。

说到底,金银岛是朝廷所有,是留给朝廷用的。

现在,让日本人去开采,还真不是滋味。

可想到这些开采出来的金银基本上又进入了朝廷的口袋,朱标又想笑。

大明没派人去挖矿,也没派人去冶炼,金银就通过火器走私源源不断地送过来了……

这种给日本人制造需求,还掠其财富的本事,实在是高明。

朱标言道:“那就准了,黄夫人不是要靠岸,那就让她去北平与顾先生直接商议吧,具体走私火器的数量,从沿海哪个卫所中取出,让顾先生拿主意吧。”

作为远火局掌印,河北巡抚使,他有这个权。

父皇可以放权,自己也能。

喜欢大明:寒门辅臣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大明:寒门辅臣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