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 > 第220章 如何调查?

“兰堔,你在做什么?”

吏部侍郎李贤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兰堔悲痛欲绝的样子,恨铁不成钢的说道:“小侄无礼,冲撞了各位上官,我,我,我本想带他负荆请罪的,没曾想,他竟如此决绝!”

只见徐安的尸体躺在地上,脑袋破了半边,右手还端着燧发枪,从枪口冒出来的热气,再结合死状来看,大概率是徐安畏罪自杀了。

兰堔继续哭诉:“刚才我还在呵斥他不识礼数,准备将他捆绑献给上官,没想到,等我转身之后,却听闻枪响——”

吏部侍郎李贤微眯起双眼,揶揄道:“看来,你家侄子挺爱护你的嘛,居然选择自尽,而不是一起把你带下去?”

“他是我从小看到大的。”兰堔回道。

“你从小便与你家夫人认识?”

兰堔点点头:“是的,我们青梅竹马,小时候便是邻居。”

“我曾经向她发过誓,待我功成名就之时,必定风光迎娶她入门。”

“还好,我做到了。”

众人略显无语:“......”

想不到,这人还是个痴情男儿?

回到正题,徐安自杀?有这个可能性。

但是,兰堔的那句“不识礼数”,彻底激怒了李贤。

什么叫“不识礼数”,老子差点被你侄子一枪崩死!

兵部侍郎姚夔挥挥手,让人将兰堔拷住,就以“涉嫌杀人”的罪名。

现在还没开始调查,没有掌握兰堔贪污的证据,暂时不能将其定罪。

兰堔却一脸淡定的样子,丝毫没有害怕,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

将兰堔关入大牢后,三人表情有些凝重。

在硬闯总督府之前,他们就在当地调查过兰堔这个人。

许多百姓对他的评价非常好,都认为他是一个好官。

“所以,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肖志行挠了挠头,你让他去打仗还好,但你让他调查?真有点为难了。

“在调查贪污之前,有两个问题。”

“那个徐安,到底是不是袭击我们的凶手?还有,徐安到底是自杀还是兰堔杀的?”

姚夔瞥了眼李贤:“重要吗?”

“难道不重要吗?”李贤情绪有些激动,不小心扯到肩膀的伤口,龇牙咧嘴。

幸好燧发枪比较落后,准度不足,要是换作现在的枪械,怕是小命都保不住。

“我觉得,还是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

姚夔解释道:“在没有找到真正的凶手之前,徐安就可以是凶手,而他已经身亡,按照《大明律》,他的族人可以无忧。”

律法虽然严苛,但是,不至于意图谋杀一个朝廷正三品官员,就要灭了人家全族。

你又不是杀害皇室宗亲,真不至于那么离谱。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兰堔违法乱纪的证据,按照君父的习惯,大概率会抄家。”

“孰轻孰重,相信李侍郎自有分辨。”

李贤沉默了,他不再言语。

......

姚夔见劝服李贤,他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

“关于调查,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人数差异,核对所有将士们的名单,以及弄清楚多出来的近两万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其次,每个士兵到手的月俸,究竟是多少?”

“你们觉得呢?”

肖志行摇摇头说:“人数核查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君父要求下个月就要汇报结果,怕是时间来不及。”

“那,府内通判应该会有出纳记录吧?”

“万一,多出来的那些人,并没有记录在案呢?”

明面上,两广总督府的薪资发放数据,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户部是根据编制人数统一拨款的,哪怕多了近两万人,也不可能额外补贴。

正常操作应该是,多报少发,比如说编制人,实发人。

可是他们想不明白,多出来的近名士兵,难道他们都是义务劳动的吗?

“对了!义务劳动?”

李贤突然想到这一点,兰堔极有可能利用府衙声望,强迫部分百姓,免费为他做事,然后,将那批士兵应得薪酬,发放给其他人。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多出来的就不止是人了。

肖志行打了个哈欠,长途跋涉让他倍感疲惫。

“不用那么麻烦,让两广总督府的所有登记在册士兵,全都集中在一起。”

“到时候,我扫一眼便是。”

哪怕朝廷没有在岭南区域组织官方征兵,而是将征兵事项,交给地方府衙去做。

以此,可以减轻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工作压力,因为实在忙不过来。

无论是哪个部门主导,征兵要求都是一成不变的。

基本要求是,年龄在20-25岁之间,身高不能低于五尺二寸(166cm)。

而两广总督府在三年前征兵,朱祁钰早就计划攻打西南区域。

三年时间,最高年龄,不得超过28岁。

男人到了这个年纪,基本上身高就已经固定了。

即使有变化,只会长高,不会变矮。

只需要看一眼,就知道谁是关系户进来的。

朱祁钰推行编制制度,登记规则十分严格,要求“三印合一”,即个人户帖、地方存档、(吏部)注册登记表,三份资料上的指纹,必须一致。

虽然手续繁琐,但是能防止一些人吃空饷。

伪造其中一份资料很简单,你想伪造三份?可就难上加难了。

......

肖志行立即发放通知,要求两广总督府所有登记在册的将士们,必须在七天内集中。

如今,岭南地区的官道完善许多,无论你身处何处,理论上,都能在规定时间内抵达。

也许有人会说了,万一有些士兵住在很远的地方呢?

这不可能。

你见过哪个服役人员,让你天天在家享受的?

千万别忘记,你的身份是大明官军,相当于和朝廷签了十年卖身契。

哪怕闲暇时间耕种,也必须要在治所附近。

不然的话,如果真要发生什么突发事件,集结就要花费大量时间,到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七天后,在操练场上,下方集结了数万人。

肖志行站在高处扫视一圈,立即就发现了问题。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