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 > 第191章 只说好的?坏的一点不提?

朱祁钰抬手,殿下群臣终于停止了喧嚣。

他们还以为皇帝听进去了,没想到,朱祁钰只是给王腾一个眼神,让他继续念下去。

“始皇帝嬴政,并吞八荒,混一**;经纬天地,肇建皇极;废诸侯而立郡县,同轨文而制度量;百代皆行秦政法,万世永赖帝业基。”

群臣目瞪口呆:“???”不是,还能这么夸的吗?

他们刚想反驳,却看到倚靠在龙陛旁边红柱的东厂总管宋七,抽出腰间手枪,转了几圈。

连忙欲言又止,老实了。

“汉武帝刘彻,奋扬威武,北逐匈奴;恢拓疆宇,南收闽越。兴太学以崇儒术,通西域而耀汉威。德泽流于四海,功业冠于百王。”

“!!!”

坏事,这完全就是一顿猛猛夸,丝毫没有提及过错呀?

“汉昭烈帝刘备,绍炎刘之嗣,延汉祚于既颓;弘仁德之风,励君臣以鱼水。虽偏安一隅,而正统攸归。”

“隋文帝杨坚,平南北之裂,启开皇之治;革九品之弊,立三省之规。俭以养德,勤以思政,隋唐盛业所基也。”

有一说一,杨坚也是个负面教材。首先是夺位手段不光彩,篡夺外孙帝位,虽然名义上是禅让,但懂得都懂。再加上“二世而亡”,唐朝又那么牛逼,就注定了他的名声不会太好。

“唐宣宗李忱,继中唐之弊,振贞观之风;杜宦官之专,恤黎庶之苦。小太宗之誉,岂虚言哉?”

李忱即位前目睹宦官弑君(唐敬宗、唐文宗),登基后虽未彻底铲除宦官势力,但通过巧妙制衡减少宦官专政的乱象。

史料记载,李忱“精于听断,勤于政事”,常批阅奏章至深夜,甚至微服私访民间疾苦。

军事上,大中三年(849年),趁吐蕃内乱,命张议潮收复河西走廊十一州,这也是晚唐时期最大的军事胜利。

后人对唐宣宗的评价很高,被誉为晚唐黑暗中的一抹光。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起朔漠而创辽业,定汉制以安华夷。虽北朝之君,实天命所眷。”

耶律阿保机立朝之后,创立了“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南北面官制。

征服河北、辽东后,并未强制游牧化,而是鼓励农耕,减轻赋税。

以汉字隶书之半增损之,创制契丹大字。

尊孔崇儒,吸收汉人官僚。

“金世宗完颜雍,践位中原,行仁俭之政;尊孔崇儒,同华夏之文。世称‘小尧舜’,夷君之罕俦也。”

完颜雍延续了延续了金熙宗以来的汉化政策,完善官僚体系,重用汉人官员。

下诏“禁权家冒占官地”,禁止女真贵族强占汉人土地。

大定年间多次减免河北、山东赋税,鼓励农耕,使金朝经济达到鼎盛,史称“大定之治”。

等等,别看夸得那么多,事实上,《金史·选举志》:“汉人进士虽多,不得过女直之数。”

诏令虽然颁布了,但是并未严格执行,属于是说一套做一套。

朱祁钰之所以选他,是为了给以后自己的行为找一个合理的借口。

最新占领的北疆区域,你得安抚那群牧民。

先将辽金两朝的君主纳入历代帝王庙,承认辽、金两个异族王朝的正统性,散播“华夷一家亲”的政治思想。

只要你学习汉文化,那咱们就是一家人。

但是呢,朱祁钰身为明朝皇帝,肯定会在政策上偏倚汉人的。

所以,金世宗老哥,你是我的好榜样!

如果有人反对政策,朱祁钰就会拿出完颜雍来举例说明。

毕竟,完颜雍在北疆的声望挺高的,小尧舜的说法,可是在他活着的时候出现。

这时候有人说了,女直不是被你灭了吗?你宣扬一个金朝君主,去教化蒙古人?

对哦,立刻加上成吉思汗!

打到西方去,就说匡扶汉室!

......

等到王腾念完之后,群臣面面相觑。

往历代帝王庙里新增祀位,这本来就是皇帝的自由。

而且,他们都觉得,朱祁钰担得起“明君”一称,背地里对这位年纪轻轻的小皇帝,评价堪比尧舜。

但凡是别的事,他们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吧。

可是,竟然要祭祀臭名昭着的秦始皇?直接冲击了三观,这他们绝对忍不了。

“陈循,你是内阁大学士,朝中第一人,理应你去!”

“别闹,老夫刚过七**寿。”

“于谦,平日里你最喜欢顶撞君父,你经验丰富,你去!”

“这能一样吗?”于谦瞪了眼,“什么叫顶撞君父?我这是据理力争!”

“求求你了,这次也争一下?”

“哼!”

“杨宁,此乃礼部事宜,你这个礼部尚书最有发言权了,你去!”

“???”

一群老臣左右推诿,谁都不敢做出头鸟,最后,年纪最小的礼部尚书杨宁,被推了出去。

“嗯?”朱祁钰眯着眼睛,身体向前倾,无形的威压顿时让杨宁额头直冒冷汗。

“君父!秦皇嬴政、暴虐无道、焚书坑儒、劳民伤财、二世而亡,岂配与尧舜禹汤同列?若将其入庙,恐天下士人寒心,有损圣朝德政之名啊!”

见有人出头,别的大臣纷纷上谏附和,御史、翰林学士接连上奏反对。

朱祁钰冷笑一声:“朕问你们——若无秦始皇,可有今日之一统江山?他灭六国、废分封、行郡县、书同文、车同轨,哪一件不是奠定华夏万世之基?”

“尔等今日能站在紫禁城里议政,靠的是谁的制度?难道靠周天子分封八百诸侯吗!”

群臣哑然,谁能否认明朝没有沿袭秦制呀?

不对,好像我们被皇帝带进沟里了,如今的制度,跟一千多年前的秦制,这能一样吗?

杨宁刚想反驳,却被朱祁钰再次打断。

“太祖高皇帝当年北伐檄文,说‘驱除胡虏,恢复中华’,这种花大一统王朝是谁先建立的?回答朕!若否定他秦始皇,岂不是连太祖‘恢复’的根基都否了?尔等是要自毁我大明法统吗?”

群臣:“......”

坏了,君父太鸡贼,只要搬出太祖高皇帝,那谁争论得过他呀?

问题是,若让太祖高皇帝泉下有知,后人竟公然祭祀恶名远扬的秦始皇?估计是笑不出来,准备摩拳擦掌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