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 > 第185章 于谦的烦恼

于谦收集上来的退伍申请,十五万份中,只有寥寥无几的百余份。

也就是说,99%的士兵都不愿意退伍,他们要为大明强盛复兴,奋斗终生!

放在过去,应该属于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

在正统年间,军户为了逃避兵役,百人队伍实到一二人。

真的是“谁爱干这苦差事,谁干!”的态度。

现在倒好,完全反过来了?

于谦挠挠头,他表示很难办。

其实他心里也不希望清退这群士兵,毕竟人家又没犯错,勤勤恳恳的每日训练,打仗时又勇猛无比,一个比一个冲得快,干嘛要赶人家走呢?

但是,君命不可违,他只能想办法解决“士兵不愿意走”的棘手问题。

百分之三十的比例,还是有点难为人了。

于谦只好硬着头皮上谏,请求皇帝收回成命。

“君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呀,目前军中,仍有大量战士们没有参与实战,对于他们而言,未必不是此生一大憾事。”

于谦从各个角度分析,试图去说服皇帝。

然而,朱祁钰铁了心就要清退,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铁律的形成,一开始是有点痛苦的。

更何况,他只是要求清退百分之三十的人而已,又不是所有士兵都得走。

朱祁钰狠狠地教训了于谦一顿,让他自己看着办,朕只看结果。

于谦重重的叹了口气,没办法,只能照做了。

......

于谦认真分析了士兵们不愿意退伍的原因,也亲自询问过退伍士兵的想法。

其实,在每一个士兵参军入伍之前,均有明确告知。

“如果在规定年限内,超龄没有晋升为士官的,都将面临清退的风险。”

只是那群士兵,一开始并没有放在心上。

在明军内部,晋升士官主要看个人表现,简单来说,就是军功。

那么,在和平时期军功哪里来?

就是通过每年三次演习,红蓝双方对抗,表现优异者,可以晋升为士官。

总会有一部分人日常摸鱼的,觉得反正是演习嘛,混混就行。

现在好了,士官是不可能被清退的,只有普通士兵会有几率被淘汰。

后知后觉的摸鱼党,后悔得眼泪都掉了下来。

早知道,当初就不混日子了。

一旦被清退,去哪里找那么好的工作呀?

于谦重点关照这群摸鱼党,他的手中掌握着每个士兵的考核评分。

简单粗暴一点,从低到高点名。

为了让这群士兵心甘情愿的离开,而且不会对朝廷心怀怨言。

于谦申请提高退役士兵的福利待遇,这个得到了朱祁钰的批准。

最后,就是要风风光光的操办退役仪式,营造出一种“当兵最光荣”的表态。

经过半年的努力,于谦总算是完成了任务。

......

天威营第七连队指挥使方逸风,出生于南直隶的一个小乡村里,相貌平平,因为长期务农,身上腱子肉棱角分明,他除了是天威营指挥使,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景泰三年首届“武举”状元。

那时候,他中举的消息,传遍了乡野,许多人羡慕不已。

当有人得知,中了“武举”,就相当于半只脚踏入了将军的门槛,于是,乡亲们就想麻烦方逸风,帮忙介绍介绍。

方逸风可不敢乱来,于是一一回绝了。

后来,在他的乡里,还真有人成功被选中,从此成为一名光荣的大明军人。

这几个老乡,想着方逸风既然是“武举”状元,如今应该混得不错。

在接到《军队调令问卷》之后,便千方百计的主动找上门,想要疏通疏通。

“武举”中举者,确实有一定的优势,属于将军后备人选,但不代表,你日后就一定能当上将军。

老天爷不会喂饭吃,皇帝也不会无缘无故赐赏,还得看你个人的努力。

方逸风,就属于特别努力的那批人。

天威营指挥使,属于三级军官,位列五品,确实算得上一个小将军了。

当老乡找上门的时候,方逸风再次回绝了,表示自己无能为力,实则不想趟浑水。

他始终相信,制度是公平的,君父也是公平的。

如果你自己入伍十年了,还一直浑水摸鱼,那你被清退,再正常不过,怨不得别人。

......

普通的平民子弟,如果想改变命运,目前为止,参军入伍是最好的选择,特别是参加“武举”。

如果将大明的社会阶层划分,可以分为:士家子弟、富家子弟、寒门子弟、平民子弟。

新“武举”不同于旧“武举”,不考什么骑术、射箭、舞刀弄枪的,而是单纯的力量和耐力体测。

“武举”改革之后,让许多平民子弟有了晋升通道。

在过去,什么骑马射箭的,都是贵族才有资格玩,他们这群农村人哪里有机会接触?见都没见过。

都说“穷读书,富学武”,是有道理的。

如果说“科举”,寒门子弟可以通过后天努力逆袭,可是旧“武举”,寒门子弟和平民子弟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

虽然平民子弟生活条件很差,但是苦难真的可以锻炼一个人,他们的意志力,绝对强于富家子弟。

对于富家子弟而言,“武举”只是一场游戏,但对于平民子弟来说,却是改变人生轨迹,族谱单开一页的必争之路。

也许有人会说,那群富家子弟吃得好,营养均衡,还有专业老师悉心教导,怎么比不过啥都没有的农家子弟?

举个例子,一群健身人士,你让他们去工地搬砖,真的比得过农民工吗?

对,没错,短时间内是可以超越,但让你日复一日的干,能做到吗?

不要用你的兴趣,来挑战我养家糊口的本领。

无论如何,至少现在的“武举”是公平的,朱祁钰也一直在努力维持。

方逸风是逆袭上岸了,在他的身后,还有成千上万个平民子弟,为了出人头地,在努力拼搏。

也许他们也意识到,这将是他们此生为数不多的机会。

朝廷创造了如此公平公正的平台,如果你连养尊处优的人都比不过,这辈子将碌碌无为。

然而——

“新武举”的进士,平民子弟占比高达70%。

在“新科举”里,因为朱祁钰大力打压豪强,寒门子弟占比一度攀升到30%,平民子弟的占比只有可怜的3%。

真的是因为他们不努力吗?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