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 > 第185章 十年之期已到,该退伍了!

相似的一幕,发生在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

战争本就是如此,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不过,类似于种族灭绝的屠杀,确实不常见。

来自现代的朱祁钰十分清楚,满清,就是起源于女真。

抛开野猪皮对中华的伤害不谈,身为大明皇帝,为了永绝后患,他怎么可能会放过这群?一个人也别活着,想都不要想。

这次作战,一共投下了十万吨炸弹,就用来杀五六万人,颇有点大炮打蚊子的感觉。

朱祁钰倒是不心疼,烧多少钱,无所谓,重要的是,一个不留。

如果是正常的步兵突击,人家也是有哨岗的,很容易被发现,到时候躲起来怎么办?

于是,干脆直接空袭,主打一个信息差,丝毫不给逃跑的机会。

之前攻打杜尔伯特部和准噶尔部的时候,没有杀光,二十万草原战士,还是留下了五万活口。

草原平民也没有杀,他们的结局只有两个。

听话的,就被安置在中原地区,与汉人通婚,实现民族文化双融合。

不听话的,就去西伯利亚老老实实的挖矿,至少能活下去。

反观攻打女真,不仅全方位地毯式轰炸了两轮,还安排步兵清场五次!

直到看不见任何一个活口,再点燃一把火,把山和草原全烧光。

就连生活在中原里的女真人,同样一个都没有放过。

只要你带有那个血统,就别想活到五更。

不过,此类人的数量相对很少。

女真的灭族,看得出来,朱祁钰很谨慎。

......

转眼就到了景泰十一年(1460年),五月。

今年有点特殊,因为是大明改革军队的第十年。

前面提过,在景泰元年,朝廷在江南区域征兵二十万。

当时征兵告示明确写着,【投军者止于一身,十稔为期,期满听其自便。】

一名士兵在军队中服役十年后,朝廷允许退伍。

于谦,又开始忙碌了,他需要统筹规划这批士兵的去留。

朱祁钰突然在景泰十年发动对外战争,这个时间点掐得很准。

这批江南士兵参与了北伐瓦剌旧部的战争,正处在打了胜仗激动亢奋的时刻。

突然,接到军队调令问卷。

“十年之期已到,是否愿意留存在军中,继续效命下一个十年?或者,可选择退伍回乡,朝廷会根据个人情况,发放一笔退伍金?”

许多士兵都愣住了,你不说,他们早就忘记,居然还有这档子的规定?

“什么?参军入伍难道不是终身制的吗?”

从古至今,绝大多数封建王朝的官兵,都是实行终身制。

秦汉时期采取全民服兵役制度,男子23岁起需服役2年,一年在本郡,一年在边疆或京师,期满后会转为后备军(更卒),一旦发生战事要听取临时征调。

隋唐时期,实行“府兵制”,21岁入伍,60岁退役,平时务农,轮番到京师或边疆服役。

宋朝的“禁军”,一旦入伍,通常长期服役直至老弱。

元朝部族军世代为兵,不得转业。

明朝的“卫所军户”(旧),军户世袭,父死子继,相当于实质终身,外加家族连带。

以上,基本属于终身制,一旦你参军入伍,军人这个身份,是摆脱不了的。

那有没有不是终身制的呢?

有,就是在东汉末年的“募兵制”,如曹魏的青州兵,服役期取决于契约或战事需求,相当于雇佣兵吧。

正因如此,怪不得士兵们如此惊讶。

他们原本以为,那则告示只是说说而已,真没当真。

......

这次朝廷要清退的士兵,主要集中在天锋营和天涛营。

天威营属于特殊兵种,培养一个飞行员和炮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成本的。

凡是特殊兵种,都要签署一份“终身服役”的协议。

而天锋营那群普通步兵,就教会他们如何开枪射击,走了就走了吧,对朝廷没有多大损失。不过开坦克的那批人,属于特殊兵种。

天涛营也差不多,普通水手和士兵,依旧要面临清退,开宝舰的属于特殊兵种。

朱祁钰定下了指标,必须清退30%以上的士兵。

为什么非得这样做呢?

原因只有一个,军队如果想保持强大的作战能力,士兵必须要年轻力壮,军队要维持新鲜血液循环。

你不能指望一群年老体衰的士兵,为你上场扛枪吧?

抛开人道主义不谈,花大价钱养着这批人也没有意思,还不如放归民间,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可是,这个时间点太特殊了呀。

刚打完胜仗,大家还在亢奋之中,结果你突然泼下凉水,说要赶我们走?

“不行!我不走!生是大明军人,死是大明军魂!”

“没错,大明需要我!我不能离开!”

“如果被军营驱逐,回乡之后,乡亲们该如何看待我们呀?”

参军入伍之前:请问,服役十年后真的可以退伍吗?

参军入伍之后:大明需要我!朝廷需要我!天锋营需要我!家人不需要我!

太真实了。

......

为何这群士兵,都不愿意退伍呢?

首先,他们亲眼见识了明朝军事装备的遥遥领先。

逆风局没人想打,但顺风局不一样呀,一个个争着上线。

其次,自从军队改革之后,当兵的收入,真的挺不错的。

十年前的告示,是这样写的,【年给钱三百五,廪食居处,岁休沐十五日。】

不仅包吃包住,还有年俸三百五十钱,每年能休假回乡探亲十五天。

然后,当他们真正成为一名军人后,发现每年的俸禄都在上涨,如今已经达到了十两白银起步的薪资水平。

不是哥们,你知道年薪二十两白银,在明朝是什么收入水平吗?

你回家种地,辛辛苦苦一年,才赚几个钱呀?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当然,这群士兵一直生活在军营里,不知道外面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十两白银,放在十年前,能在村里横着走。

现在,也就一般般吧。

开放海禁,越来越多人出海贸易,直接带动了明朝的经济市场。

再加上朱祁钰近几年的疯狂基建,以及大力扶持农商业,让平民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只要你不是好吃懒做,年薪十两不敢说,五两还是可以做到的。

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物价飞涨,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之前属于和平时期,在军营里当个大头兵,一直在种草,没有生命危险,也不辛苦。

每天的训练量,相比于过去的田间劳作,真的轻松加愉快。

最后,就是面子问题。

乡亲们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个告示,哪怕知道了,也不会放在心上。

如果你退伍回乡了,他们只会认为,哦,这小子铁定在营里犯了什么事,被清退回来的。

流言蜚语满天飞,知道真相的你,百口莫辩。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