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花开彼岸,晴若无殇 > 第168章 完成布局

花开彼岸,晴若无殇 第168章 完成布局

作者:小眼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9 21:23:42

戴大人心里很清楚,只要那两位出手相助,这件事基本就稳了,但那两位的身份实在太特殊了,自己根本使唤不动他们。可要是不请他们帮忙,这事恐怕很难办成。一时之间,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这时,杜县令看出了戴大人的心思,知道他正左右为难呢。于是,他从怀里拿出上午从“老辛”那里得来的一包盐,毕恭毕敬地递给戴大人,并说:“大人,您看看这私盐的成色。”

戴大人接过袋子,从中抓出一把盐,借着烛光仔细观察,又用手指捻了捻。果然,这盐质地细腻,不像寻常的私盐。

过了好一会儿,戴大人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然后对杜县令说:“你先去客房休息吧,明天早上到我的书房来找我。”

杜县令听后,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开了。

待杜县令离开之后,戴大人便马不停蹄地开始行动起来。他先磨好了墨汁,接着在纸上奋笔疾书,写下了一封短信。随后,他小心翼翼地将纸条塞进竹筒里,并挑选了一只信鸽,将其绑在了信鸽的腿上。最后,他双手捧着信鸽,走到窗前,轻轻一抛,信鸽便如离弦之箭般飞了出去。

次日清晨,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一只鸽子悄然飞到了戴大人的窗台前,发出了“咕咕咕咕”的清脆声响。这阵叫声立刻将戴大人从睡梦中惊醒。他迅速伸出手抓住鸽子,熟练地从它的腿上取下竹筒,抽出里面的信纸。看完信后,他随手将鸽子放飞,同时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原来,信纸上只有一个字:准。

戴大人随即派人去找来杜县令。此时的杜县令还沉浸在梦乡之中,但听到戴大人的传唤后,他立刻睁开双眼,胡乱抹了几把冷水,试图让自己尽快清醒过来。他深知这个时候被叫醒来,必定是收到了重要的消息。于是,他急忙穿上鞋子,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戴大人的房间。

当杜县令到达时,戴大人还没有来得及更换衣服。只见他神情严肃地对杜县令说:“你现在立即返回,与他们商谈生意事宜。关于人手问题,那两位高手自然会出手相助。”说完,他拍了拍杜县令的肩膀,表示鼓励。

杜县令一听就知道肯定是昨夜戴大人做了些什么。他心里很清楚,这种事情知道得越少越好,以免惹祸上身。于是,他连忙点头称是,表示明白。接着,他迫不及待地赶回镜湖县。

戴大人揉了揉自己有些疼痛的太阳穴。他知道这是因为昨晚一夜未眠,伤了神。既然如此,不如趁现在补个回笼觉,好好休息一下。想到这里,他便转身回到屋内,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一路上,杜县令马不停蹄地赶回镜湖县。终于,他在约定的时间到达了祥子的小酒馆。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孤身一人前来,并未带上刘俊。

由于连续赶路,杜县令显得有些疲惫不堪,浑身沾满了灰尘。当他走进酒馆时,迎接他的是一杯温度适宜的热茶和一碟美味可口的点心。

陈瑞林热情地招呼杜县令坐下,并礼貌地向他做出“请”的手势。此时的杜县令又累又饿,也就不再客气,大口吃了起来。

不一会,杜县令对付了半饱后,才正式进入正题。

杜县令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然后笑着对陈瑞林说道:“我现在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咱们的合作正式生效。”

陈瑞林面露喜色,赶忙拱手道:“多谢杜大人成全!我先以茶代酒,祝咱们合作愉快。”说罢,他端起茶杯,敬了杜县令一杯。

杜县令笑了笑,放下茶杯,认真地说道:“既然这合作已经签订了,那么现在是不是应该谈谈具体的细节问题?”

陈瑞林心头一动,知道重头戏来了,于是连忙点头应道:“全凭杜大人吩咐!”

杜县令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问道:“不知道你的盐,多久能运来咱们这镜湖县?”

陈瑞林眼睛一转,心中暗暗盘算着,然后回答道:“那要看大人您需要多少盐。我才好根据您的需求量来计算运送的时间。”

杜县令见陈瑞林如此谨慎,也不再隐瞒,直接开口说道:“我这里有十二担盐。”

陈瑞林听完杜大人的话后,点了点头,并回答道:“杜大人,按照之前的约定,我应该拿出十八担盐。不过由于运输方面的一些限制,这十八担盐大概需要四天才能运到这里。”

杜县令听到这个时间安排,微微皱起了眉头,似乎对这个交货时间不太满意。他思考了一会儿后说:“四天太久了……我希望你能在三天内将盐送到。这样可以吗?”

陈瑞林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但很快他又露出坚定的神情,表示愿意尽力满足杜县令的要求。他说:“好,那就三天吧!虽然时间有点紧,但我会想办法加快运输速度。三天后我一定运十八担盐过来。毕竟这是与杜大人的首次合作,我会全力以赴。”

杜大人轻轻拍了一下桌子,赞赏地看着陈瑞林,满意地说:“好爽快,我就喜欢跟你这样痛快的人合作。那么,三天后的同一时间,我们就在县外东边不远处的山上交易。那里有一座破旧的庙宇,环境较为隐蔽且安全,适合我们的交易。”

既然杜大人已经确定了交易地点,陈瑞林自然不会有任何异议。他明白这次交易对于双方来说都非常重要,必须确保一切顺利进行。于是,他郑重地点头回应道:“好的,杜大人。三天后,我会准时带着十八担盐前往那个山上的庙宇,与您完成交易。期待与您的成功合作!”

说罢,他从怀里掏出两张银票,递给杜大人。

“大人,这是我答应你的每斗盐多付的十文钱。这一共是十二担的钱,您点一点。”

杜县令接过银票看了一眼,心里暗喜,表面却装作若无其事地算了起来

银票一共两张。杜县令算了算之后发现这一张银票也就够了。

此时陈瑞林说道:“这另外一张是大人的。第一次合作,有什么我不懂规矩的地方。还望大人多包涵包涵。”

杜县令心中一喜,但脸上仍保持着平静,不动声色的将银票放在衣袖中。满意的点点头,道:“好说好说,陈老板果然是个痛快人!”

一切都谈妥后,杜县令便直接离开。

看着杜县令走远后,巧珍问着陈瑞林:“为什么你一开始要和他说是四天才能运到?咱们不是根本就没有盐。直接说三天不就好了。”

陈瑞林笑了笑,解释道:“我这是试探,也是打消怀疑。”

巧珍还是不明白,一脸疑惑地看着陈瑞林。

陈瑞林解释道:“我们都知道。这工部尚书宋大人和转运盐司正樊大人正是三天之后到达。我若也说是三天,难在这时间上杜县令会多疑。我这先说四天正好可以试探一下他们的意图。按道理来说,他们应该不希望私盐在这两位大人来视察的时候到达。尤其是转运盐司的樊大人,他在盐这方面可是咱们南国最具专业和权威的,如果他是真心想做生意,那么必然是应该避开这二位大人的视察期间。可是偏偏他要在三天之内送到,那就是他要在这二位大人面前证明什么!”

“那他到底要证明什么。”巧珍疑惑地问道。

就在这时,徐萍推着吴晴从里屋走了出来。只见吴晴坐在轮椅上,条理清晰地分析道:“这杜县令就是想在那二位大人面前证明,我们就是打劫盐的山匪盗贼,然后将丢失的盐归咎于我们头上。这样一来,正好有二位大人作为见证,如果我们真的藏有盐,到时候两边的盐都混在一起,恐怕他们就更有借口和理由了。”

听到吴晴如此一番解释,众人恍然大悟。而徐萍更是笑着称赞道:“原来你打得是这个主意。”

吴晴面带狡黠地笑了笑,说道:“不知道三天后当他们指认的山匪是刚刚从北国回来的郡主殿下时,会作何感想呢?”

徐萍紧接着问道:“那你有没有通知京畿处的人?毕竟三天后这里可都是他们的府兵。万一他们狗急跳墙,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吴晴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但很快恢复了平静,他回答道:“我也曾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最终还是认为自己多虑了。即使他们所有人都前来围攻,我们又何惧之有?在我们之中,除了巧珍的武功稍逊一筹外,其他人的实力都不容小觑。不说与他们正面交锋,至少在想要脱身时,并非难事。况且……”说到此处,吴晴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并非我轻视他们。在得知我们的真实身份之后,他们岂敢当着两位京官的面前,轻易对我们下手?就算…就算那二位大人也和他们是一丘之貉,恐怕也没这么大胆子。”这句话,吴晴说得充满自信。

“而且……”吴晴接着解释道,“若我事先调动京畿处的人手,届时在宋尚书和樊司长面前,难免会给人一种我们早有预谋的感觉。这样一来,事情恐怕会变得复杂起来。相反,如果我们首先发现疑点,然后再通知京畿处前来调查,这样的处理方式更为妥当,也更符合常理。”

徐萍听完笑骂了吴晴一句:“你个小狐狸。”而吴晴也是故意作揖道:“谢郡主夸奖。”

杜县令并没有直接回到自己的县衙,反而像是有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一般,独自一人前往了郊外那座荒凉的大宅子。

到达目的地后,他轻轻敲响了门扉,耐心等待了片刻,很快就有人前来应门。此刻的杜县令头戴斗笠,进门之前还极其谨慎地环顾四周,似乎担心被人发现。然而,他却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已被不远处的陈瑞林尽收眼底。

陈瑞林目睹了这一切后,迅速返回并将此事告知了吴晴。杜县令竟然去了郊区的大宅子。

吴晴似乎对此有所预料,他的表情显得十分淡定从容,表示他们之前的设想都是正确的。

陈瑞林坐在吴晴对面,开始慢慢地分析道:“根据芜湖府传来的消息,今天一大早,杜县令是从芜湖府衙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位芜湖知州戴大人很可能存在问题。而杜县令从戴大人那里回来之后,按照时间计算,他应该是直接来到了我们这里,但后来又去了那座大宅子。由此可以推断,他背后的人极有可能就是戴大人。”

吴晴皱起眉头,缓缓地摇了摇头:“这芜湖知州应该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可以指使细雨和闪电这样的高手。我觉得他可能只是这个事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细雨和闪电可是二皇子的得力手下,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

“这件事真是越来越刺激了啊!”陈瑞林感叹道。

吴晴赞同地点点头:“是啊,我想这宋尚书和樊司长来到芜湖也不会像表面那么简单,我始终觉得他们是带着某种目的来的,当然只是我个人的感觉。”

吴晴说到这里,便不再言语,而是与陈瑞林对视了一眼。两人目光交汇,仿佛在无声地交流着什么。紧接着,他们几乎同时开口,吐出两个字:\"账册!!!\"

或许,这本账册就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所在。而此刻,救出朱兵的家人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确保他们的安全。才能尽快让朱兵交出那本账册。

这时,陈瑞林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一个用蜡密封好、卷成圆形的纸条递给吴晴:“哦,对了,这是芜湖府的暗探送来的密信,是给你的。”

吴晴接过纸条,小心翼翼地捏碎蜡封,展开一看,上面果然是父亲熟悉的笔迹。只见纸条上写着几个苍劲有力的字:“必要时,可以动用同知令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