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 第881章 捕奴团的利与弊

王直话音落下,文渊阁那翻动纸张的声音都停了下来。

“是抓流民,还是从外面抓人?”

于谦深吸一口气,看向王直问道。

闻言,王直道:“从外抓人,那些个夷人、獠人,在邦国之地,皆可合法抓捕买卖。”

“若是以当前情况,某自是认可。”

陈循开口插话道:“可是,如今大明劳工数量渐多,凡工厂作坊,需支付劳工费用,若是捕奴,那岂不是只需买下,无需支付劳动费用?”

虽然是疑问,但也是提醒在场的人。

金濂揉了揉眉间,从大明不断改变开始,他们刑部的任务就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事,都需要汇总,并且建立合理的法规,这些事情,都要落到刑部身上。

以往那些混吃等死的人,在如此繁重的工作之下,都无所遁形,从而刑部也很需要新鲜力量。

“若是能够捕奴,那我大明百姓就可从事更加体面的工作,只不过,就以当前改革方向而言,这是退步,在走回头路。”

金濂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捕奴虽然能解决人力,可是对于大明的新规也会造成冲击。

外邦人能成为奴隶,那底层百姓就不行了?

给予劳工费用的影响,可不仅仅是工厂作坊,这样的影响,已经逐渐触及上层的奴仆,而刑部早就在研究这个方向,一下子引进奴隶,那不就是打自己的脸?

可是,人力缺口就在那里,捕奴也是解决的最好方法。

“某再问一点,所捕之奴,要不要阉割。”

于谦并没有强烈反对,反而透露出有条件的支持态度。

被他这么一问,所有人突然都瞪大了眼睛。

说是要不要阉割,而深意就是当今缺口大,那么所捕之奴就会很多,同时这些人在不阉割的情况下,就会繁衍生息。

华夏并不是没有血统论,若是不看重血统,就不会立那什么孔家。

只不过,华夏这类血统论并没有某些蛮夷那样带有强烈的歧视,随着战乱而融合,华夏又不是没有出现过带有异族血脉的帝王,而其中,也不乏十分出色的皇帝。

可是,一旦涉及到奴隶,那就是卑贱之人,引进这样的人,让他们繁衍生息,就涉及到人群的分化。

这和如今大明的改革产生了冲突,甚至可能动摇辽地的融合发展。

要是手段残忍一点,把人阉割了,没有后代就谈不上繁衍,当成一次性的人力,自然而然就能和其他人区分开。

若是能做到这样,于谦觉得同意也不是不行。

“这,这,怎可如此。”

王直喃喃说道。

“若是要开这口子,阉割也不是难事,商人逐利,若是阉割之人为奴,大明的兽医匠也能参与其中。”

陈循眯着眼,他已经能想象到,若真按于谦的说法,大明的商贾和权贵,很乐于多一些自阉奴,毕竟这些自阉奴虽然明令禁止,但在权贵之间流通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一直没有参与的周忱,抬眉看向在场的人,弱弱说道:“某觉得,圣上必然不会认同捕奴团。”

这突然的发声,一下子就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诸位就不曾想过,若是要捕奴,整个辽地就无需派遣相当数量的官员,而沈阳城建设,完全能用辽地之人充当奴隶。”

面对众人目光,周忱咂了咂嘴说着,同时也看向于谦。

“如此,短期虽然解决了人力,但长远看来,辽地不稳,终将不断动荡。”

于谦立马就解释说道,并抬手拍了拍额头,继续道:“某也是昏了头,竟然会去认可如此短视之法。”

“开了捕奴团,理想之下,是合法合规去抓捕周边邦国之人,可是,诸位能保证苗疆、云南、辽地、乃至甘肃等地,不会有人为求便利,抓本就是我大明之子民?”

想通之后,于谦立马就开始解释,继续道:“国虽大,好战必亡,就算抓捕外邦之人,就不会出现如安南黎氏那般事态?”

“别忘了,如今可尚未确立国境,这是何原因,就无须某多言了吧?”

有了于谦的开头,陈循也加入其中,道:“不仅如此,如今大明九百五十万余户,而需求奴隶之地,皆是我大明经济发展重地,如此分散各处,日积月累,就算占至户口千分之一,也能对大明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

捕奴就是饮鸩止渴,有解药的话还好,可若是没有解决办法,那不仅是交坏了邻邦,更是为大明带来了一大群不良人口。

若是抓捕加阉割,那么这些人大多数对于大明必然产生怨气,必然不会有归属感,这在未来将成为不稳定因素,而未来要真是让他们繁衍了出来,那么这一届内阁的所有人,都将成为大明的罪人。

按照这个方面去想,就能想通为什么圣人情愿很麻烦的去接收辽地,也不选择最为简单方便的方法了。

华夏永远不缺有远见的人,而现在的朝廷发布任何政策都需要考虑长远后果,两者相加,在天下为公的概念下,自然能够拥有制定长远战略的能力。

在经过诸尚书的讨论后,王直直接将那奏折放到了另一边,这封奏折将会被收纳起来,除非有意查询,否则永不见天日。

“还是继续效仿商鞅实施徕民之策,此事急不得。”

将奏折收起来,王直才开口道。

大明虽然没有实施奴隶贸易,可是吸引愿意归籍大明这一策略一直在实施。

就好比辽地,麓川,乃至那些藏身山林的流民,都是在此列之中。

于谦看了看桌面的报告,感觉裁军的必要性更加急迫了。

在经过这一番讨论后,于谦不得不叹服朱祁钰的先见之明。

将军力转换成民力,可比那什么捕奴之法还要好更多,虽然实施起来可能比捕奴之法复杂,可以如今火器发展,这是顺着大势而为,符合大明切身利益。

“那诸位,这闽地、麓川裁军之事,可要加紧了。”

于谦拿起奏折,向着众人开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