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 > 第19章 故人音

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 第19章 故人音

作者:微微的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9 18:37:04

姚宗文现在看余令也不爽了。

他没想到这辽东除了一个熊廷弼不给自己面子,又来了一个余令。

前有掐人大腿让人把气往肚子里咽。

今有撕人嘴,扣人嗓子眼。

这手段和小孩打架有什么区别?

姚宗文不想在这个时候发火,更不想在钱谦益面前让他抓住把柄,他东林人最擅长的就是扣帽子。

真要扣上去了名声也就坏了。

望着嘴巴流血的张修德,姚宗文拍案而起,怒喝道:

“大敌当前,吵吵闹闹成何体统,都说了,若有不满可商议!”

“我不满,我也不想商议!”

余令拿着茶水冲完了手,看了一眼众人道:

“五百两也好,一千两也罢我不要了,别打我战获的主意,我是客军,你们爱怎么分就怎么分!”

有了余令这个反骨仔,今日肯定是商议不了。

望着笑眯眯的钱谦益,姚宗文接着余令的话道:

“也罢,今日暂时搁置,等等看,看看朝廷是否还有政令到来。”

这一句话出口,余令真想骂一句他妈的。

这脑子就是好使,这饷银明显不对!

他这么一等,下一次就可以说朝廷有新的政令到来了,他可以说是五十万两,七十万两.....

一场分钱的会议不欢而散。

其实可以没有事情的,可能是这群人在辽东蛮横惯了,别的队伍打了胜仗自然要去分一杯羹。

就如朝中久传的那句话一样……

将军在外打了胜仗是文官的功劳,若是吃了败仗,那就是武官的指挥不力.

好事是他们的,坏事跟他们没有一点的关系。

姚宗文望着余令离开。

他很想弹劾余令一手,细细一想无从下手。

在京城没产业,一个院子还没自己的厨厅大,怎么弄他!

一来辽东就对炒花下手,大胜而归。

要弄余令,就得先弄钱谦益!

弄钱谦益就得弄那群虚伪的东林文人,外加余令的那些年兄年弟,这怎么搞。

就算搞赢了今后怎么办?

余令这么年轻,这么能打,迟早会复起!

那时候自己或许就死了,他这么暴烈的性子,万一对自己子孙下手该怎么办?

思来想去,姚宗文打算忍下这一口气。

官场如攀登高峰,这一路只能说是走着瞧,逮到机会直接按死,不能为了出一口气,把祸患留到以后。

“把客军饷银的规格提高到每人十两,后日给余令送去!”

“大人,他不要咋办?”

“蠢货,他要不要是他的事情,我们若是不给那就是我们的问题,你以为钱谦益很好说话么!”

一大群人被姚宗文骂的头都抬不起来。

姚宗文不知道,他弹劾熊廷弼的折子已经到了内阁,并点燃了“战火”。

没了万历信任的熊廷弼辽东经略一职摇摇欲坠。

要想罢免熊廷弼,就得选一个继任的人。

继任的人不但政绩要好,而且还要懂军政,御史擢右佥都御史袁应泰成了最热门的人选。

袁应泰履历璀璨夺目。

在政绩方面,他是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担任临漳知县时,筑长堤四十余里,凿太行山引沁水入水渠,灌溉数万顷农田,活民无数。

在军政方面他也不弱。

万历四十七年,袁应泰任永平兵备道,负责训练军队、修缮城防,为辽东提供粮草,做事滴水不漏。

这些政绩都是实打实的,他被提出来能让人心服口服。

袁应泰是东林人,东林人拼命把他举在前面。

一旦浙党把熊廷弼从辽东赶走,袁应泰担任辽东经略十拿九稳。

因为,朝堂上找不出来一个比他更优秀的人。

为了人选,朝堂乱成了一锅粥。

没有人明白打仗和政绩是两码事,袁应泰的政绩耀眼,的确是能吏,干吏,谁也否认不了。

可他从未带兵杀敌过。

党争一旦开始,哪有人还会去细细地思考这些。

只要权力到手,我能压你一头,他们可不会去思量这些。

真要知人善任,辽东也不会变成这样。

辽阳城又开始下雪,正在写信的钱谦益抬了头,搓了搓手后继续写。

他也是第一次来辽东,身为南方人的他也怕冷。

望着余令开始给他煮姜茶,他倍感欣慰。

低下头继续写,文人心思在作怪,他在信里不敢自夸。

于是他就使劲地夸余令,直接将余令推崇为“治世能臣”!

他,钱谦益只不过是一个发现人才的人。

“山君,辽东这摊子结束咱们也该回去了,前几日听你不停的念叨也不知道夫人生了男娃女娃!”

余令警惕道:“做什么?”

“通家之好如何,儿子我有,女儿我也有,没有我再要一个,时间来得及,你家孩子大一点我不嫌弃!”

“嫌弃?我家孩子可是亲生的!”

钱谦益胡子猛地一翘,怒道:

“呸呸呸.....我就说了你没把书读好。”

“啊,你家亲生的,我家就不是亲生的,我家的都是我从大街上捡来的?”

“我就是捡来的!”

钱谦益深吸一口气,他娘的,怪不得肖五说话气人,原来源头在这里。

一样的口气,一样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死样子。

“定娃娃亲你不觉得残忍么?

别瞪我了,孩子的事情还早,我也不打算管,将来若是互相对眼了,我什么都不会说!”

“奇怪的论调,你家根子浅,不说跟我,跟别人联姻是最快的扎根方法!”

“余家不联姻,孩子喜欢就行!”

钱谦益低下了头,他觉得只要不是正事,余令就看起来疯疯癫癫的。

早先在姚宗文那里也是,哪有扣人嗓子眼的。

直接照脸邦邦给几拳多好,有自己帮衬,他姚宗文又能如何?

不过,那一刻是真的舒服。

娘的,这得写到书里,留给后人看。

浙党的那批人就该余令来这么治他们。

仗着御史多,口舌多,把一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弹劾这个弹劾那个。

遇到余令这样的客军,怎么弹劾?

真要把余令弹劾走了,跟余令一点关系都没有!

钱谦益又低下头了,思量着该怎么写!

……

赫图阿拉城的陈默高在雪地里抬起头了。

舔了舔鼻子流出来的血,陈默高咧着嘴巴笑了起来。

“余山君来了,山君来了,我就知道他会来,他会来.....”

这顿打挨得值,他知道余令来了。

托余令先生的福。

如今的陈默高混了一个端茶倒水的好活儿。

这真的是一个好活儿,当时跟自己的那一批人累死累活的在开荒。

如今土地开始上冻,那群人又调到林子里砍树。

剩下的那部分主动投降的人全部剃发改旗,摇身一变成了英勇无畏的建奴先锋。

今年五月二十二日的蒲河之役这群人上阵杀敌。

听说他们勇猛如虎。

不仅打败了大明猛将贺世贤,还斩杀明军三百余人。

要不是熊廷弼派人来搭救,贺世贤也跑不了。

怯懦到被人嘲笑的明军,在投降了之后勇猛异常。

也不知道哪位高人在给奴儿出点子,说这批人勇猛是“剃发易服”开了脑洞。

也就是所谓的开窍了,改变了运气。

这个说法在赫图阿拉城的汉人中间广为流传。

越来越多的人信这个,建奴更是深信不疑。

接连的大胜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天命所归,有福气笼罩。

陈默高觉得,想出这个点子的人一定是个半仙。

陈默高知道这是屁话,用余令的话来说是给人洗脑的,为了宣传,为了让更多投降的人加入他们。

陈默高知道,这群人根本没得选。

要么拿着刀往前杀自己过往的袍泽兄弟,要么回头被身后的建奴督军砍死。

在生死面前总得有一个选择。

都是被逼出来的。

当初还说主动投降的人给牛、发女人呢?

陈默高到现在也没看到牛在哪里,女人在哪里,不过给钱倒是真的。

就是给点好处吊着你。

可有钱了也给不到大明的家人,在这赫图阿拉城没土地,没房子,钱都得花在这上面,连衣锦还乡都做不到。

“小高~~~”

“诶,小的在,有什么事你吩咐!”

“热水不多了,快去烧点水去!”

“好嘞!”

陈默高又开始忙碌了,他现在是赫图阿拉城风月地的伙计,刚才被打就是因为避让慢了被建奴打的。

赫图阿拉城模仿大明建城。

真要说的具体些就是,赫图阿拉城的布局非常像沈阳城。

沈阳城里有的,赫图阿拉城里也有。

青楼自然是少不了的。

赫图阿拉城的青楼是赫图阿拉城最凄惨的地方,这里的女子绝大多数都是官宦家的小姐以及模样不错的大明女子。

在这青楼里……

在这里青楼里除了管事的是建奴八旗的人,剩下的所有人都是大明人。

奴儿说是对大明一视同仁……

在这里,所有人都是建奴的狗,是下等人。

陈默高摘下帽子摸了摸自己光头。

他不喜欢那老鼠尾巴,所以他就剪了一个光头,这样最起码心里好受些!

“小高?”

陈默高抬起头,老鸨子小玉儿风姿绰约地倚着门框,懒散的身子展现着体态,赶紧站了起来。

“姐姐,水马上就好!”

“哎呦,你这嘴真甜,今晚我有空!”

陈默高笑了,赶紧道:“正好,我晚上也有空,我不光嘴甜....”

老鸨子不着痕迹的舔了舔嘴唇:“我等你!”

“嗯!”

老鸨子站直了身子后转身离开,陈默高笑容也收敛了起来,忍不住喃喃道:

“娘的,老子就吃点亏,伺候一下你这个满嘴孩子气的野猪!”

说罢,陈默高叹了口气,到现在还他不懂满嘴孩子气是什么意思。

这话是余令口中蹦出来的,问余令也不说,总是笑而不语。

男人的默契让陈默高觉得这话好脏,好脏。

“满嘴孩子气……”

陈默高往火炉里使劲的塞木头,一边塞一边咬着牙恨声道:

“赐你经书,我赐你经书,赐你经书......”

“老子祝你祖宗十八代的人都是满嘴孩子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