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 > 第18章 我是君子么

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 第18章 我是君子么

作者:微微的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9 18:37:04

京城下雪子了,辽东已经开始下大雪了。

已经来到辽东城的余令望着已经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颇有些无奈。

这么大的雪落在长安多好。

这鬼天气,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寒风把所有人锁在了军营内,秦良玉有些不习惯辽东的天气,在川蜀,这个时候可没这么冷。

余令摆弄着茶壶,他在给秦良玉熬姜茶。

钱谦益的心是百思不得其解的。

他想不明白余令为什么会对秦良玉这么好,会甘愿以子侄之礼去服侍他。

余令的性子他是明白的。

余令就是一个懒人,鹿鸣宴排演那一次,他的官职最低,年龄也最小。

他都恨不得让左光斗给他倒茶,他都懒成了这样了。

如今太阳打西边出来,余令会服侍人……

“当初夭夭来长安的时候我就该来的,你和她年岁差不多,你俩若能在一起,我觉得是最好的!”

余令闻言慌了一下,赶紧道:

“夫人可不敢这么说,小子这样没定性的人不好,人不好,名声也不好,苦吃不完的,日子过得稀烂!”

秦良玉闻言笑了笑,她还是有些遗憾。

“日子过得好不好就不说了,如今的年景不景气,陛下也离去了,太子要登基了,天下大事就是一个大点的家!”

茶烧好了,余令给秦良玉倒了一杯,又给钱谦益倒了一杯,钱谦益觉得余令开始懂事了。

“夫人来辽东来得早!

如今天寒地冻无处可去,给小子讲讲熊大人,讲讲辽东最近都发生了什么事呗!”

秦良玉叹了口气。

熊廷弼在辽东的日子不好过,不是他为人不行,而是辽东这摊子太烂了。

三位总兵李如祯,李光荣,贺世贤……

这三人各干各的,唯一配合点的还是贺世贤!

去年的八月二十四日,北关陷落,熊廷弼赶紧派开原道佥事韩原善去镇抚。

结果这个韩原善不敢去。

可战事要紧,熊廷弼只得另派他人。

熊廷弼又派分守道阎鸣泰前去。

这个人也不行,看到从北面南逃的军人,他直言沈阳不可守,应专守辽阳。

军令这两人都敢违抗,辽东的混乱可见一斑了。

这还是只是抗命不遵,只要不出城杀敌,他们其实还是很听熊廷弼的。

可那些负责政事的文官不听就算了。

还一直弹劾熊廷弼。

巡视辽东的太常寺少卿姚宗文看熊廷弼就非常不爽。

据说是因为某件事他想请熊廷弼帮忙,熊廷弼没答应他。

这家伙认为熊廷弼看不起他,对他无礼……

随后,纸张就不值钱了,姚宗文带着一帮子文人疯狂的弹劾熊廷弼,各种污水往他头上泼,无所不用极。

如今支持熊廷弼的万历死了,这群人更加疯狂了。

哪怕熊廷弼还带着尚方宝剑,他们根本就不怕。

秦良玉三言两语就把她知道的说完了。

她有些厌恶这些不知廉耻的尔虞我诈,大敌当前了,这帮人还不能一致对外。

余令听懂了,忽然道:

“凉凉君,你在朝廷里手眼通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看人不爽的问题了,这是要把人往死里整啊!”

钱谦益无奈道:

“别用这种眼神看我,这种事我没干过,我只能说熊廷弼是楚党,姚宗文是浙党,这么说明白了么?”

余令笑着给钱谦益倒了杯茶:

“快,爱听!!”

钱谦益这一讲就是半天,他现在喜欢余令,他很想拉余令进东林。

只要余令进了,东林党就会出现杨镐这么一号人物,所有短板都会补齐。

余令太能打,练兵手段极强,而且还不迂腐。

所以,钱谦益讲得格外的细致。

余令此刻如拨云见日,终于明白了这个派那个派了。

齐党领袖人物是亓诗教,山东籍官员抱团取暖,这群人喜欢跟人死磕。

这群人护短,官官相护,形成同盟。

楚党人更务实。

这群人不爱出风头,在党争里面不显山不露水,只要有利益,只要能搞钱,他们其实很好说话。

至于东林党……

余令不认可钱谦益说的什么“重整道德”。

直白的说这群人喜欢立人设,他们组织能力和舆论操控力极强,擅长舆论战。

用余令的话来说都是杠精,挑你毛病,用大义来压死你。

至于浙党就更有意思了。

浙党的创建有三人,沈一贯、方从哲,姚宗文。

这三人里,先有首辅沈一贯,现有首辅方从哲。

如今朝堂最有权力的其实不是东林党,是他们,朝中一半的御史都是他们的人。

这群人可比东林党聪明多了。

他们可以和齐党、楚党相互勾结,来排斥东林党。

辽东虽然远离京城,可各派之间的斗争却从未远离。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为了各自的利益,心自然是不齐的。

余令听的入迷,秦良玉也听的入迷。

一群臣子,出身不同、理想不同,今天我和你亲如兄弟,转过头还能互相下刀子。

只要是和自己的政见不合……

你就是“奸臣”,“阉党”,“狗官”……

“那我上次打了三十多号御史?”

钱谦益笑了,强忍着笑意道:

“超过大半是浙党的人呢!”

余令觉得人有点麻了,先入为主的怪心思作祟,以为是东林人,结果是另有其人啊.....

“他们怎么不报复我?”

“上一次你差点死了你难道忘了?你掐了他们,真当他们忘了啊!”

钱谦益直言道:

“你得庆幸你在西北长安做官,你要是在京城或者南方你试试!”

余令哑口无言。

就在余令还想问东林党为什么现在搞不过浙党的时候,军中传令兵跑了进来,朝着三人行礼后大声道:

“诸位大人,巡视辽东的太常寺少卿姚大人请诸位议事!”

余令没想到辽东的地也这么邪,刚说到这位“大神”,这位大神就来了。

想想也是,既然是巡视,自然是随处可见的!

议厅里余令等人最后一个到。

随着余令等人到来,武将们全都站起了身,朝着秦良玉和余令行礼。

秦良玉不用多说,大破杨应龙军。

秦良玉为南川路战功第一。

余令在众人眼里是新秀,虽并没有完全覆灭炒花五大营,但也让他元气大伤,听说他们在往北跑。

人家还是客军,来帮忙的,所以,行个礼,招呼一下不算什么。

粗浅的道理,简单的寒暄人之常情,可这屋里就有人不懂。

一群文官坐在离火炉最近的位置,看着余令等人,冷眼旁观!

来得晚,只能坐在门口的位置。

秦良玉先前打仗受过伤,她又是妇人,来到辽东的她很怕冷。

门口这位置漏风,余令心有不忍,朝着尊位拱拱手:

“姚大人,位次是以官职论高低,还是以年长尊卑论序列?”

姚宗文看了一眼余令,闻言笑道:

“今日论小事,非大事,都为国之栋梁,身处军中不论高低,也不讲长幼之序!”

这话说的有水平,不愧是当官的人呢!

论官职排位,那些坐在火炉边的文官是真的不够看。

若论长幼尊卑之道,秦夫人也能离火炉近一点。

扯了一圈,说白了还不是在维护他的人烤火的权利。

“哦,下官明白了,你起来!”

余令直接向前,见一人面熟,托着他的腋下直接将他搂了起来。

其实提起来更方便,余令怕他讹人。

“余守心,余山君,余令你……”

“别你了我了,姚大人说了这是在军中,在军中自然是论实力,我认为我实力强,你若不觉得可以比划一下!”

余令的话很得罪人,被一群人怒目而视。

因为在很久之前,余令也是这么的嚣张,

姚宗文又看了一眼余令,淡淡道:

“今日无大事,略显匆忙,来人,在火盆边再加一把椅子!”

椅子来了,秦良玉坦然就座,她若客气,丢人的是余令。

见余令主动的站在门口,姚宗文看了一眼钱谦益后继续道:

“先皇驾崩,新皇即将登基,从内帑拿出银钱犒赏大明将士……”

众人闻言不由得露出了笑意。

“咱们辽东是大头,这一次得分的银钱三十万两,今日召诸位前来就是为银钱一事,该怎么分,分多少……”

“张修德,你来说一下该如何分!”

张修德站起身,看着众人道:

“钱财一事只是出论,大家有意见可以提,这个钱发到将士们手里用处不大,商议后的意思是用到地方....”

“地方好了,才能更好的防建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张修德嘴很能说,听着听着余令就觉得不对劲了,自己这一支客军只分的银钱五百两。

五百就五百,余令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去当刺头,可这狗东西把自己杀鞑子的战获加进去了.....

他还很好心的说不用上缴,这么一算,自己这支客军算是分了三万两。

余令怒了,这要是盖章了,自己有嘴也说不清了,就给了五百两,剩下的两万怎么解释?

余令猛的站起身,怒声道:“你再说一遍?”

张修德不怕余令,还就真的又说了一遍,余令阴笑着抓着张修德的领子,怒道:

“事不过三,你再说一遍!”

张修德望着余令,淡淡道:“君子动口不动手!”

“好!”

“呕,呕~~”

余令捏着张修德的嘴巴,手指扣着张修德的嗓子眼,张修德干呕个不停!

“圣人说的对,动口不动手,大家见证一下,我只动口了,没动他的手!”

钱谦益愣住了,他现在万分肯定余令读的是邪书,动口不动手是这个意思么?

余令他是真把书读歪了!

“余守心住手!”

一肚子火的余令那肯善罢甘休,望着发声的袁大人笑道:

“求求你,弹劾我,我带着我人回去,你们好好的在这里斗....”

“狗日的,老子卖了命还要替你们数钱,心眼子玩到我头上去了,快,弹劾我,立刻......”

张修德:“呕,呕~~~”

钱谦益深吸一口,淡淡道:

“守心,在扣就把人恶心死了,这事让我来.....”

姚宗文望着钱谦益,钱谦益无惧的望着他,两人都知道彼此要做什么。

余令笑着松开了手,嫌恶心的在张修德身上擦了擦,随后温柔道:

“我是君子么?”

(ps: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明末党争,这个时候最强的是浙党,天启二年东林实力达到巅峰,请课代表普及,我就不啰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