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二十六章 银监司与兵仗局的现状

郑芝龙怎么想的朱由检当然清楚,但他根本不在意这位大海盗能有什么动作,地方海关当然会影响他在福建等地的海上贸易,大量利益由於规范化后的纳税金,而损失不小的实际利润,那么海贸的短期情况肯定是有一定的损失的。

通涨银和通缩金,这是什么意思?

说的很明白,从今往后,朝廷对白银的態度已经改变了,虽然白银依旧是主流货幣,一定程度上,铜钱的地位都被压了一大轮。

但现在朝廷对著外来白银要开始限制了,与倭国日本、西班牙的白银卡流玩一手统调,提前遏制明朝的白银数量,白银短时间內肯定是会有一定的贬值的,但朱由检也提前从南方输粮,控制了北地粮价在一两八钱到二两六钱,即使白银贬值了一到三成,朱由检也会提前通过大量开仓输粮,用朝廷手段平抑粮价,直到白银在全球的回温,西班牙在欧洲的战爭结束,或者白银贸易的明朝贸易份额被其他国家吸收,比方说英国人或者荷兰人。

有了朱由检的操作,大明朝自然而然是不会在崇禎十七年完蛋的,他现在有自信,哪怕是流寇到了崇禎十几年的那种规模,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由卢象升控制宣大,孙传庭控制著辽东,梅之焕能用几千浙兵、曹文詔控制住朝鲜,外部就不会有什么强大压力了,毕竟满清的老满洲已经是遭到重创,並且自己加大了生產力去生產甲冑、火枪,哪怕李自成再冒出来,甚至拥有百万流民,自己也只需要稳住东南等地,將灾害控制在大明的西南侧,依靠洪承畴、陈奇瑜二人,將叛乱彻底剿灭就是了。

甚至合適的话,杀个血流成河,也就镇住了。

晚明什么东西多?

不怕死的人多。

朱由检可不会那么仁慈,在他眼中,杀百万人和死上数千万乃至上亿人,这是个不必思考的问题。

只要自己彻底控制了大明货幣的话语权,那么他拥有的力量,就接近大明朝的真实实力。

和银监司的主事交代一番,朱由检看著工坊並无异常,也就走了,目前的產线规模,一天工作五个时辰,两个班组轮换,一天也只能製造十三万枚银幣,也就是说新的大明货幣是要到明年才能推行了。

走出银监司的这个工坊,朱由检又来到研製金幣、铜幣的工坊,也没检查出什么问题,金幣的製作有进出关口的搜敛,工坊內部也有太监和锦衣卫盯著,哪怕偷拿个金屑,也是颇有难度的。

倒是夜班的光源问题比较严重,夜里恐怕太暗,朱由检就让人准备烧制一批琉璃罩子,打算设计个压力高点的煤油灯出来。

当然,朱由检也不拦著你偷,你只要不暴露,没有查出来,也就没什么问题,但如果查出来了。

不好意思,你本身在我眼中和一个数字没什么区別。

拿了朕的钱,就不要想能活著了,妻儿老小,三族都是要没的。

这些都逛完,朱由检就赶往了自己的兵仗局。

虽然说朱由检已经在民间搞一些个燧发枪的商办工厂,通过自己这个皇帝与商家共同出资建造数百匠人的大型工厂已经有至少五间了,专门根据皇帝自己標准化的尺寸、重量、参数来製造燧发枪。

產能上即便开始流水线作业,也只能说每天產量在五六百支的规模,精铁的打炼上,即便採用简易机械,也是非常的费时费力,明朝在生铁、熟铁、钢材上的工艺的確是落后了。

朱由检也只能通过將工艺步骤的煤炭使用,通通改为木炭,並在工艺中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一个高炉火到急剧降温的淬火至回火两道工艺。

在热处理的水中加入盐巴,来提升钢材的强度和硬度,根据朱由检的知识局限性,他只能通过一些元素周期表上元素的合成,来想点笨办法。

兵仗局经过了朱由检的扩充,也已经有了往昔的製造能力了,有了充足的经费,整个兵仗局此刻正处於一个產能大爆发的时期,管理该地的大太监是李许元,是朱由检从眾多新人中一手提拔的,擅长算筹,有点能力,短短数月的时间,兵仗局就重新有匠人三千七百人,这些人每月都得拿朱由检四两五钱银子,毕竟朱由检还得保证这些人每天吃点肉荤,饭食管饱。

朱由检看了眼有些忐忑的李许元,看著面前这些个类似野战步兵炮,装有轮轂,明显是直射火力的炮有些不满意道:“李许元,你这里那么多的铸炮匠,从建立工坊到如今,怎么也快三个月了吧?竟然只给朕这二十四门步炮?你没剋扣钱两吧?”

他是真点狐疑了,自己的眼光应该没错,这傢伙是个老实人才对呀。

比起朱由检的疑惑,李许元却是一副有所预料的样子,躬身稟奏道:“回皇爷的话,虽然有了衝压工具机,但这毕竟是要把小红夷炮装到可用的铸铁架上,再装上宽一丈连杆的大號铁轮轂,我左右尝试了炮的大小,铁架重量,这整个炮架就已经重一千斤了,装上炮身至少也有一千四五百斤。”

“打造这样一门炮,不仅工艺复杂,装载炮架都是不易的事。”

李许元的回答令朱由检皱眉,他看了眼这炮,脑海里已经开始了算计,很快就继续问道:“如果要將装上一侧轮轂的炮身换面,用人力自然是危险又费力,为什么不使用滑轮组来吊?”

“啊?滑轮组?”李许元一愣,他反问了一句:“回皇爷的话,匠人们没提啊!”

说实在话,朱由检是很忙的。

呆在兵仗局操持改变了点硬体设施,朱由检感觉到一种深深的疲倦,他的眉头皱著坐上大马,在李若璉等锦衣卫和东厂番子的簇拥下,回了皇城。

有的时候,古人的思维和后世的现代人完全不同,兵仗局的工匠中自然而然有不少人在民间討过生活,有许多都是天津海关设立后,跑到北京来的。

这些走海贸的自然懂得省力的工具,和见识过西洋人的技术,只不过提不提出来又如何呢?反正自己领的按月薪水,又何必去干些不討好的事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