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域都护安抚使司

第173章 西域都护安抚使司

西域都护府,也就是安西都护,在唐时还有北庭都护等等的地区结构,眾多都护府在唐朝的结构中,有个大名鼎鼎的体系名称,藩镇。

明朝是没有藩镇结构的,早期有藩王管辖地方的钱財和政务,但到朱老四夺位后,就彻底结束了,並且明朝如果在西域设置都护府,那肯定也是文官来统辖,几年轮换一次,

逐渐行省化。

像西域叶尔羌人的管辖,明朝最常用的,就是宣慰使司。

这也是轮换制的州府机构,像皇帝暂设的西域都护安抚使司,在明代常用来管控羈摩地区或者说统治的高成本地区,用这个单位结构来安抚和震地方上那些非汉化的百姓。

像叶尔羌人,蒙古人,西孟加拉的土蛮,都同属於这一类。

皇帝是期望於自己外省制,也就是类似阿拉干省、西孟外省一样,用文官来更多的控制这些新疆土。

而要这么做,那明廷也应该要在西侧安置一个留都,否则一条条大明政令难以迅速通达,很难及时的处理边疆事宜。

当然,这方面划分出来的州府乃至总督,依旧是文官来担任,用大明朝的藩王去管边境,那是想都不要想,朱老四的例子是后世明朝皇帝一直有所防范的。

將来朱由检把大明藩王们一个个封出去海外,也会像现在的情况一样,也同样是利用地方官和太监、锦衣卫来一直监控,

他是不可能再像汉帝国一样,去把王子封出去保边,那是绝对不行的,朱由检绝对不可能允许。

藩王们只能混吃等死,当然你也有权利点钱,享受极其奢侈的生活,但绝对不可以干涉朝政,也不能掌控地方財权,更不可能干涉地方官的地方政务。

当然现在也是这么做的,明朝从朱棣一代之后,就一直是这么对待宗室和藩王,甚至越往后,宗室就越惨。朝廷不仅不给钱养他们,也不让他们经商,更不充许他们当官,说句实话在古代这就是等著饿死的意思。

这件事情从十一月,一直吵到二月年关到了才结束,內阁以及吏部忙於设置西域的安抚使司诸官,也使得內阁很多事都做不了,廷臣们为此事,纠结於和勛贵武官们之间的关係,乾脆皇帝就以年关將近为由,先暂且搁置。

既然处理不了,就先用西域都护安抚使司这个机构来行使朝廷职能,对此朱由检的看法就是先安抚叶尔羌人,然后迁民,安抚使司就只要完成这两个工作就行,至於说武官来管还是文官来管,他反正是无所谓。

至於说再次设立一个留都,西安显然单论文化底蕴是完全够的,相比较看,洛阳是逊色许多。

简单的商议后,內阁阁老们大多数都认定了西安,只有一个孙承宗认为不应该再设置留都。

他亲自带著奏疏覲见皇帝说道过:“陛下曾南迁之后统合北京、南京的两地廷臣,这是为了什么?如果说留都有好处,那南北直隶又为何非要同归一个朝廷呢?”

总之孙承宗是觉得南北朝廷合併了,对於再加设西安留都,显得有些多此一举。

这一点虽然有点道理,但朱由检和內阁其他阁臣都认为,还是应该设立西安留都。

原因也是很简单,那就是距离。

留都和皇帝京畿实控区间的距离。

南京与北直隶之间的直线距离,相对於西安来说其实更近,而且路线很多,可以通过京杭大运河,也可以通过海上。

而南京前往西安,路途更加繁杂崎嶇,水路也不甚安全,一些重要的地方事务如果要在南京才能处理,就需要面对三千里的路途限制。

也就是说南北方向,明朝通过南京其实就可以控制江南省和山东、北直隶了,但是西安地区路途上的因素,导致一个南京是控制不了更靠西的土地。

那么西安被搬上来,作为留都西京的首选显得格外合理,反对的人也很少,廷臣年关一到,绝大多数政务都会被要求儘快的处理掉,然后处理不掉的,就先压一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