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一百七十一章 是否重开西域都护

第172章 是否重开西域都护

洪承畴所料不错,为了能够停战,朝廷是可以接受这样的条件的,皇帝也最终给了洪承畴一大笔赏赐。

和平,在明朝现在是当务之急,能打成这样的战局,谈成这样的和议,明朝並没有损失,反而获得了一些真正的和平。

一条和约,重要性不言而喻。

任何的和平,如果没有契约精神,那就没有意义。

而任何的和平,在没有进行签订契约,那么后一步建立契约精神的规则精神,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皇帝很欣慰,朱由检的目光中,看中的不单单是疆域的扩张,这些都是虚偽的,一旦大势所趋,变得连建立规则的国度也无法违逆之时,那么这所有一切都会被毁掉。

建立秩序,维护秩序,遵守秩序。

英帝国就是这么玩转全球的,虽然最终失败了,或者说自己后来是被从最顶层的守序者“退位让贤”,但毫无疑问的是,这和他自身体量太小有关,而不是这套东西真的有问题。

如果把英帝国的基本盘从英伦三岛,变成明帝国呢?

细细琢磨,是不是就会显得不大一样了。

明朝现在的战爭,仅仅是剩下一支固始汗的草原蒙古而已,並且他已经是被秦良玉和满桂两路夹击战况其实进展的很顺利,毕竟满桂加入进来的绝大多数都是骑兵。

大量的归汉铁骑和固始汗打了几场小仗,打法上是蛮类似的,但因为披甲率和战马数量上的优势,明军依旧掌控著主动。

好在是明军自己配合不当,白杆兵不能及时的出击进攻,导致多次秦良玉期望的两路同时夹击都不顺畅。

一直打到崇禎十二年的十月,固始汗依旧控制著中部以及西南部的绝大多数地区,甚至还占据著崑崙山川以下的小片平原。

明朝大將满桂对此有些不高兴,他是认为秦良玉只是一个步兵將领,对於真正的战斗或者说边军作战,经验太少。

他可是蒙古人出身,加上在北方有许多对付韃靶的经验教训,认为秦良玉,或者说马祥麟应该听他的,隨他包围围困崑崙山川的山脚下,只需要半月时间,再发起进攻,势必马到功成。

但是秦良玉並不这么觉得,她是认为应该主动攻山,毕竟大明官兵都备有大量火炮和火枪步军,攻山早早拿下,以防有变。

而这样的结果也就使得即便朝廷將满桂分属到秦良玉魔下,两者的配合也不是很妥善朝廷的文官们是这么看的,满桂当然依旧是对付固始汗的不二人选,除了他,明朝就只能从辽东镇或者洪承畴魔下,调其他官军来接替。

毕竟像二曹、吴三桂,乃至於赵率教这样的大將,都是比较麻烦的。

赵率教是找到了一些银矿和金矿,也被皇帝调回,並调去了山海关。

而二曹的话,曹变蛟是调去陈奇瑜那,配合陈奇瑜来改土归流,曹文詔提督京营,管辖京中兵备。

如果调其他人来的话,皇帝是觉得不大妥当,毕竟要么满桂是最熟悉当地地形的大將了,如果另外调派,很可能不那么顺利。

越快越好,伤亡越少越好,是皇帝的两个要求。

等到十一月中旬,冬季到了,朝廷才將山东莱州总兵张可大,和甘肃镇游击李定国调过去会剿作战。

改回原名的李定国如歷史中的普王一样,人是非常能打的。

皇帝的意思是將李定国调到征伐固始汗的战场上镀金,情况如他所愿的那样打得还算不错,从他刚刚到位,就配合著满桂,打了两场胜仗,是能很快提拔的起来的。

赵率教老了,朱由检得多找些年轻將领带兵的,像辽东铁骑的话,目前是祖泽润和祖大弼两路带著,祖大弼的话,南北都能打仗,祖泽润是一直以来和祖大寿在北方建功,祖大寿一死,辽东铁骑在北方的建制就是他来担著。

至於说其他骑兵,比方说吴三桂和赵率教,他们的骑兵其实和黑云龙的一样都是关寧铁骑,虽然也是辽兵,但就像八旗里头有老满洲一样,分嫡系和旁支了。

关寧铁骑开始只有九千人,在皇帝拆掉祖大寿一支后,重新编练到现在,补充到两万多人,也是孙传庭一直带著的辽东镇重要部分。

明廷在培养骑兵方面,一个是依赖专门的骑兵训练营,再一个就是像二曹、吴三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