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164章 法治与人治!张居正vs李太后

第164章 法治与人治!张居正vs李太后

八月二十三日,常朝之后。

内阁值房。

殷正茂因被暂罢入阁参预机务之权,以阁臣身份,重回户部当值。

张居正、吕调阳、马自强三人则是在各自的值房忙碌。

三人的分工非常明确。

张居正总揽新政改革之责,掌控朝政最高决策权并负责协调内廷。

吕调阳总揽吏部考成、边防军事,协调六部;马自强主要负责礼制教育与各项文化事务。

殷正茂虽不在内阁,但负责的仍是天下赋税与商贸。

就在张居正三人忙碌之时。

司礼监太监孙得胜突然来到内阁,声称来传李太后口谕。

张居正三人面带疑惑,连忙来到内阁前厅。

要知。

李太后近一年来很少关心朝事,而向内阁传达口谕,显然是与朝政相关。

孙得胜,乃是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宦官。

供职于内廷文书房。

其主责便是草拟两宫太后的懿旨以及传达两宫太后的口谕。

张居正三人躬身行礼后。

孙得胜拉长声音道:“奉圣母口谕,今岁大喜,命内阁于刑科三覆奏本上,拟旨暂免行刑。”

此道奏疏令三大阁臣都皱起眉头。

但是面对圣母太后的口谕,他们还是不得不拱手高呼:“臣遵命!”

随即,孙得胜便快步离开了。

所谓刑科三覆奏。

即经由三法司定为死罪的犯人,需要刑科给事中三次覆奏,最后再由皇帝勾名判处死刑,以表现朝廷对处决死刑犯的慎重。

正所谓:春夏主生,秋冬主杀。

大明所有非犯有谋逆大罪的死刑犯,都是经皇帝勾名后,在霜降之后冬至之前集中处决。

当下正是皇帝勾名之时。

此举即:顺应天时,秋后问斩。

这道太后口谕直白来讲就是:小万历即将大婚,今年的秋后问斩取消,不杀一人。

此举显然与张居正铁腕治国的法治立场背道而驰。

张居正不能接受,吕调阳与马自强也不能接受,但三人又不能直接驳斥李太后的口谕。

毕竟。

小万历还未曾亲政,李太后仍有辅政之权。

她的口谕几乎相当于小万历的口谕,想让她收回口谕,非常困难。

这时。

吕调阳和马自强几乎同时看向张居正,然后拱手道:“此事便有劳叔大了!”

张居正面带无奈,长叹一口气。

大明之京官,无论是六部堂官还是科道言官,都有一人不愿招惹,即使其做错了,众人都不愿言说。

此人便是李太后。

科道言官们看似什么事情都敢上谏,但鲜有人敢得罪李太后。

不仅仅因李太后是小万历的生母,还因李太后能指使冯保对一些官员“光明正大”地使绊子。

冯保统管厂卫。

哪个科道言官敢与李太后过不去,便会有厂卫盯着他。

即使无罪,若被几名锦衣卫经常盯着,心中也发毛,心中也害怕。

外加李太后有着一手“孤儿寡母,梨带雨,我不听不听”的组合式绝技,官员们都不愿招惹她。

张居正是京官中唯一一个能和李太后“说的着”的官员。

李太后之所以传达此口谕,乃是因其狂热崇佛。

近年来她不但在京师修建了诸多寺院,还曾命人编集刊刻了许多佛经。

因佛教不主张杀生,故而她曾多次以“妇人之仁”破坏法令。

在她眼里。

此道旨意代表着皇家施行仁政,代表着她是民间的活菩萨。

但在张居正眼里。

此道旨意与国法律令相背,外加今年正是以考成法整顿吏治的关键时候,绝不可以权废法。

此刻。

张居正并没有把握使得李太后收回口谕。

他是一个喜欢讲大道理的人,然李太后是一个不爱听大道理的人。

面对太后之口谕,内阁有劝谏之权,然无将其撤回之权。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