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221章 国字号的含金量,小心思

早上。

方唯吃过早饭就骑车出发,去了其他11个生产队巡视。

张楚见到他一下子就慌了,心里不停的反省,莫非自己最近有什么事情做得不对?

各队的队长不怎么害怕郑虎,别看郑虎脾气上来骂人骂的很凶,骂完了就完了。

可他们现在越来越看不透方唯,再加上对方头顶的光环实在太耀眼,这些人见了方唯就打怵。

方唯在一队查看了水稻的生长情况,又去山上看了植树造林的情况。

“支书,没什么问题吧?”

张楚见方唯一言不发,实在忍不住了就小声的问了一句。

“大问题没有,你们要加强田间管理,植树造林的工作也不能松懈。”

“好的,好的,我们马上整改。”

张楚松了一口气,趁对方不注意,偷偷的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

离开一队之后,他又去了三队。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详细查看了各队的生产情况,总体还不错,有一些小问题他都及时指了出来,让他们整改。

各个生产队还都挺高兴,小问题不怕,改了就行。

随后方唯召集大队干部开了一个会,总结了今年以来的生产情况,并对接下来的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不能一直躺在过去的功劳上,不愿意走出舒适区。现在上级提出了‘大干快上’的口号,大家应该应该深挖潜力,努力使我们的工作再一个台阶。”

方唯举例,有些生产队的土地利用效率不高,能增加的耕地在那儿闲置。还有的生产队不思进取,连一个育种方面的行家里手都没有。

特别是一些生产队,拨弄一下动一下,村里的卫生还行,可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愿意做。就不能向人家二队学习?

好好规划一下,在村里种树种,美化一下环境不好吗?

还有业务学习,除了二队,就没有一个生产队能长期坚持下来。

郑虎等人很惭愧,这是他们的工作不到位,要求不严格,致使各个生产队都有些松懈的苗头。

这时,郑先发和黄志刚突然来到了队部。

“开会呢?你们先忙,我俩在外面等一下。”

郑先发笑容满面,态度好的让人满是怀疑。

“我们讲的差不多了,郑主任,黄主任,你们二位有何指示?”

“没有指示,我俩是来报喜的。接上级通知,授与下塘大队【全国育种示范基地】的牌子,明天县里会派人过来举行挂牌仪式。”

或许是方唯在京城的表现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经过讨论,才有了最新的挂牌。

这块牌子的含金量毋庸置疑,关键是授予整个大队的,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仅仅是授予二队的。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就连方唯这个始作俑者,都感到很激动。

“郑主任,黄主任,谢谢两位领导来报喜,这既是我们大队的荣誉,也是整个公社的荣誉。”

方唯的这番话简直说到郑先发和黄志刚的心窝里了,下塘大队取得的成绩,自然也有公社的一份功劳在里面。

郑先发很满意,和大家随口讲了两句,便乐呵呵拉着黄志刚走了。

他俩今儿来就是为了报信,明天还得陪着县领导再来一趟。

翌日。

在武耀阳的带领下,一群人敲锣打鼓送来了牌匾。

【全国育种示范基地】的牌子挂在了大队部的门口,金光闪闪,引来了很多社员围观。

不管什么单位,前缀加上了“全国”两个字就显得更加的“高大上”,以至于很多社员都觉得和做梦差不多。

武耀阳站在大队部的门前,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这块牌子的含金量很高,武耀阳心里高兴呀,这也是他的工作成绩,今年的总结报告有得写了。

不过县领导并没有在大队多呆,挂牌仪式过后,来人就全部撤离。

根本不给方唯提要求的机会。

实际上方唯刚才还真想提要求来着,挂了这么大一块牌子,总得给点好处吧?要不然都对不起上级的信任。

可惜武耀阳跑得快,根本没等他开口。

但事情的发展还是超出了大家的想象,一周后,来自国内顶级农业研究所的15位专家就来到了下塘大队。

武耀阳亲自陪同这些专家过来的,人家不肯住在县城,打算在下塘大队住下来,好好考察一下当地的杂交水稻育种情况。

二队之前为了安排学习交流人员建设宿舍,明显不够用,二队只好暂停接待学习交流人员。

这些专家住下之后,就开始在田间地头忙碌起来。重点是考察二队的田地有什么独特之处,为什么会出现只能在这一带育种的情况。

比如像南光系列、离开了二队的水土,根本培育不出来。

这些专家采集了样本,也和方唯等人聊过,但自始至终找不到答案。

一周后。

这些专家离开了下塘大队,返回了京城。

他们对带回去的样本进行了化验,结果显示,二队的土壤活性要比一般的土壤强大,富含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各种元素,甚至还有一些无法判断的活性物质在土壤里面。

按照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他们无法对二队的土地特殊性做出解释。

但存在就是真理,他们同样无法证伪,人家二队所取得的育种成绩可是实实在在的。

方唯觉得这些国家级的专家来一趟也好,免得老有人拿这事儿作文章。反正他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是真真切切的,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除了二队,包括清河县以及成立不久的新林县农优育种基地,都是这项技术的受益者。

反正他没有造假,随便什么人来检验都行。

等到今年秋天,等县育种基地的【yx-032】稻种培育成功之后,一些质疑的声音就会销声匿迹。

时间匆匆。

于浩的婆娘梁雪琴生了一个闺女,队里将一栋空置的小院子简单收拾了一下,分给了他们夫妇。

在赵金生看来,两人虽然是知青,但结婚生子之后大概率会在本地扎根。

盘莲去探望梁雪琴的时候,见到了人家的闺女,心里喜欢的不行。她也想给三哥生一个女儿,但这种事可说不准,生男生女都有可能。

县里在下塘大队新修建了一排宿舍,具体地点在一队靠近二队的地方,具备同时接待100人的能力。

自从那些专家回去之后,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育种工作者到大队来学习取经。县育种基地趁机向来人推荐了【yx-032】稻种,希望把这种稻种推向全国。

当然,推广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但【yx-032】稻种的名气却逐渐打响了。

很多地方的农业科研单位,都向县育种基地下了订单,他们要把这种稻种拿回去进行研究,争取研制出新一代的杂交水稻。

方唯这下可没办法继续悠闲的生活了,因为很多时候都需要他去和人家做技术讲解。

在杂交水稻这一块,即便是吴茂盛也得甘拜下风,队里压根找不出来能替代他的人,有时候只能自己亲自上阵。

不过这对于他也是有益处的,让他在结识了很多专家级人物的同时,也了解当前农业科技的真实水平。

新林县地处偏远,信息不通畅,他对于外面的事情一直处于模模糊糊的状态。

通过和全国各地农业专家的交流,让他对很多事情都有了新的看法。

随着采摘季的来临,下塘大队逐渐停止了这种交流活动。

“今年和往年一样,我们要把所有的人员都撤回来,集中力量去山里进行采摘。”

方唯不仅叫停了交流活动,同时也把支援瑶寨修路的人手也撤了回来。

全大队只要符合标准的人员,一律上山采摘板栗和油茶籽,最后再考虑野生枇杷的事情。

民兵连提前进山清除障碍,郑豹亲自带队当先锋。他回来后说,山林的植被越来越茂密,危险程度还要胜过原始森林。

他带人开辟了一条安全通道,但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小心山林里的毒蛇猛兽。

好在是上千人的行动,野兽和毒蛇对危险有着天然的警觉性,一般都会远远的避开人类大部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