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216章 全国代表,世界领先

“那就麻烦你多帮忙,队里内部的线路我们自己出钱,你看行吗?”

“有你这句话就行!那咱们说好了啊,别等我把电线拉到了你们大队的门口,你却反悔。”

“不会的,我回去之后就给你们发一份公函,会写明这些事情的。”

双方达成了协议,方唯回去后就给供电部门发了一份公函,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家安心。

对这件事,大队所有的队干部都很支持。

有了电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油料,以后像抽水机这样的农机,就可以换成电动的而不是烧柴油的。

另外,像碾米坊、磨坊,都可以更换新的电动设备,效率更高。

所以,心疼归心疼,毕竟要差不多10万块钱,但依旧没有人唱反调。

等输电线架设到临近下塘大队的时候,郑虎亲自带人去帮忙。至于内部的线路更是大家一起动手,很快完成了线路架设工作。

前前后后半个月的时间,下塘大队终于通了电。

这天晚上。

方惟一家齐聚在一起,一个个都坐在堂屋里享受着电灯泡带来的光明。

实际上现在的农用电电压不是太稳,用方唯的话来说,灯泡一点都不亮。

60瓦的电灯泡看起来和40瓦似的,不是灯泡的原因,而是电压的原因。

即便如此,全家人还是开心的不行。

接下来,方唯大笔一挥,队里就开始了买买买的行动。

抽水机要换成电动的、很多农机都要更换或者添置,就连竹器厂都要引进几样电动设备。

“三哥,有了电力真的是太好了!接下来我们可以扩大竹筷子的产量,这个产品还是很畅销的呢。”

有了电动的机器设备,无论是加工竹器、竹制家具的效率都会提高很多。

特别是生产竹筷子,机械化生产比手工生产的效率提升了何止百倍?

等到机器设备买回来试用了一下,整个厂子的人都惊呆了。

盘莲一回来就兴冲冲的把这件事告诉了方唯,有了电动机械的帮助,比如像切割、抛光等环节就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人员可以专注于后续的手工制作。

“是啊,所以我宁可点钱也要尽快通电,要不然傻等着,谁知道要等多久?”

方唯觉得下塘大队还算幸运的,瑶寨通电恐怕还要等好些年。

即便是姚家岭水电站并网发电了,全县起码有一半以上的生产队无法享受到这个福利。

现在快人一步,绝对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他之前为啥对竹器厂不是很上心?就是因为没电,无法扩大生产规模。

现在通了电,就要好好合计一下了。

翌日。

方唯去了竹器厂,召集方平、盘莲和温工等人开会。

“厂里增加了投资,也添置了不少机器设备,应该积极的扩大生产。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主动去争取订单。

所以厂里必须要成立销售科,我建议把于浩调过来,让他当销售科的科长。于浩有文化、待人接物很不错,可以让他试试。”

现在厂里的生产问题暂时解决了,那么销售问题就需要认真对待。

再像以前那样坐在厂里等订单是不行的,而是要主动出击。

搞销售的话,他们三个都不行。

比如像方平的性格太木讷,不善于和人打交道。盘莲看着脾气很好,但实际上性格暴烈,受不得一点委屈,并不适合搞销售。

温工就更不用说了,他压根没有到处乱跑的自由。

因此,方唯就推荐了于浩。

于浩为人仗义、能说会道,为人处世也不错,是个搞销售的好苗子。

盘莲听男人说完,觉得眼前一亮,说道:“我觉得于浩行。”

方平和温工都没有意见,方平适合管理内部事务,正因为的他的话不多,厂里的人都怕他。关键是他的技术也最好,在群众中的威望也很高。

他同意了之后,这件事便定了下来。

“择日不如撞日,大哥,你派个人去把于浩喊过来。”

方唯决定马上和于浩谈话,这种事肯定要先征求个人的意见,要是本人不愿意,工作肯定做不好。

稍后,于浩来到了竹器厂。

方唯把事情和他一说,对方就欣然答应了。

“那行,回头你和厂里商量,销售再添两个人手,然后就投入工作。于浩,梁雪琴快生了吧?家里的事情你要安排好。”

“雪琴预产期还有一段时间,我会安排好家里的事情的,请支书放心!”

方唯和于浩谈完,便离开了竹器厂。

剩下的事情自然有方平他们几个去处理,不需要方唯再操心。

竹器厂成立了销售科,于浩带着两个年轻人去了陈州。

陈州的市场很大,之前厂里只是通过吴迪的关系接了几批订单,但一直没有认真的开拓市场。

以前受限于产能,厂里也没有开拓市场的需求,但现在不一样了。

于浩等人抵达陈州之后,首先拜访了吴迪和姜云,并给他们带了一些土特产。

吴迪姜云两口子听说于浩是知青,显得很热情,仔细的询问了一下姜霞的情况。有些事他们不好问方唯,但面对于浩就没那么多的顾虑。

于浩的口才很好,随口讲了一些生活上的趣事,还不动声色的提了一下姜霞一年下来的收获。

吴迪两口子很惊讶,像收入分配的事情他们并不清楚。姜霞写信的时候总说自己过得很好,但因为没有具体的参照,他们也不知道究竟好到什么程度。

现在听于浩一说,她俩才有了直观印象,好家伙,吃喝方面比一般的城里人都好。

吴迪两口子对于浩的印象很不错,听说对方结婚了,还暗自叹息了半天。

“我可以帮你引荐几个人,具体的事情需要你去谈。小于,销售工作不好做,你要多一点耐心。”

“谢谢吴厂长,我不会急于求成的。”

于浩明白自己只能从吴迪这里打开一个小小的缺口,后续的工作只能靠自己努力。

他们几个在陈州努力的推销竹器厂的产品,方唯也离开了队里去省城开会。他没有在陈州停留,下了客车就去了火车站。

他有代表证,不存在买不到火车票的问题,然后就直奔省城。

近一年的形势持续回暖,在返还了社员的自留地、允许个人有条件的饲养鸡鸭之后,又陆续出台了鼓励农业生产的一些措施。

但在分配层面还是提倡艰苦奋斗,坚决反对各生产队分光吃光的行为。

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方唯谈了自己的看法。比如像一些富裕队,在保证了各项提留和生产发展资金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提高社员们收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对他这个观点,有些人支持有些人反对,但总的来说大家的意见还是很客观的,没有人刻意针对他,也没有上纲上线。

这倒出乎了他的预料,他还以为自己说完,会是一面倒的批评声音。

他原本是想趁着这次会议请辞代表一职的,但现在他又有些动摇了。这个身份其实很有用,如果不是因为下塘大队的一些做法和主流不符,他也不会兴起这个念头。

正当他有些犹豫的时候,有关方面的同志找到了他。

“方唯同志,鉴于你和下塘大队在农业育种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我们已经将你报了上去,有可能成为全国代表,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对方的话简直让方唯震惊了,他本来都不打算当这个省代表了,结果还有希望更上一层楼?

这个时候他什么都不能说,只能感谢上级的信任。

“请领导放心,我今后一定会在育种工作中做出更大的成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