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215章 功过各半,通电的希望

“三哥啊,我以前哪应付过这种场面,再说了,好歹是上级领导来考察,你躲起来不露面,是不是对人家不大尊重?”

郑虎都快哭了,他是真的应付不来。

“没经验才应该多锻炼!我可没说我要躲起来,只是尽量少露面,接待工作由你全权负责。”

方唯有些不耐烦了,等郑虎喝完了一碗茶水,就直接把对方赶了出去。

这小子,都看不出来这是在给他创造机会吗?

多在领导面前露脸是有好处的,说不定啥时候他就和郑先发一样去了公社。

喝了一会茶,方唯去育林区转了转。

现在植树造林的主战场,已经推移到其他的十一个生产队那边。板栗林沿着山势展开,五万棵板栗树树指日可待。

油茶林散布在高山上,其间还生长着各色各样的树林。

山脚下的楠木防护林像一道围墙,防护着山下的农田和房屋,深山里的珍贵树木也越来越多。

“老高,像这种古茶树的培育,大概需要多久?”

方唯带回来的茶树枝条已经扦插在育苗区了,数量不多,只能慢慢来。

“起码要五年以上的时间。”

高青山随后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时间,这还是因为这一带的水土好、林木生长快速,要是在其他的地方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方唯点点头,也不是很在意。

接下来他又去7号禽舍那边看了看,肉鸡的饲养已经走上了正轨,平均出栏天数在两个月左右,鸡肉的品质还能有保证。

从山上下来之后,他去了托儿所那边。

这会儿已经到了下午时分,他在沈钰的陪同下四处看了看,没发现什么明显的问题。

“爸爸!”

小宝看到了方唯,直接跑了过来。

小家伙在托儿所投入运行之后,就直接报了名。

孩子白天在托儿所,王竹韵就有更多的时间照顾阿公,基本上每天下午放学都是田桂把他带回去的。

“婶子,那我就把孩子带回去了啊,你给我大嫂说一声。”

该看的都看了,该了解的也都了解了,方唯便带着孩子回到了家里。

盘莲还没回来,王竹韵正在洗菜,阿公坐在屋里打瞌睡。

老人家听到动静,马上就醒来了,然后就带着小家伙去院子里荡秋千。

这个秋千也是方平亲手做的,很结实。

方唯看着这一幕,心里就很塌实,连心情都好了很多。

过了两天。

地区的考察组来到了下塘大队。

考察组的组长是地区农业局的一名副职,姓万,叫万勇。这人是个急脾气,一来就开始查账,想要知道大队去年的收支到底是什么情况。

方唯带队迎接了考察组的到来,并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座谈会。

接下来他就很少露面,接待工作由郑虎和刘会计负责,每天都有回答不完的问题。

万勇注意到大队支书总不见人,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了郑虎一句。

郑虎当然是尽量帮着遮掩,万勇就不太高兴。

他这次来队来考察,说实话是地区想树立一个典型。特别是曾庆对这件事很上心,考察组出发之前,人家还特意为方唯说了不少好话。

结果万勇等人来了之后,方唯几乎很少看到人影,连敷衍都懒得做。如果不是看在曾领导的面子上,他肯定会发脾气的。

查完了账,考察组又进行了实地考察,确认了下塘大队的工作成绩。

“万组长,这个下塘大队真的了不起。不仅在农业育种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副业、林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很耀眼的成绩。

不过,我们也发现大队在分配上大手大脚,完全不符合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指导思想。

咱们的结论不好写啊,这个方唯同志就不知道低调一点?”

考察工作基本结束,万勇等人借用了二队的会议室,举行了闭门会议。

现在大家都很头疼,因为反差太大,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下结论。

下塘大队在农业生产上、在发展副业经济上,都取得了很了不起的成绩。

特别是队里成立了医务室、小学和托儿所,为广大群众解决了后顾之忧,这些事都给考察组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吧,这个下塘大队实在是太高调,超出普通大队社员收入的好几倍。

还有物资分配,社员和知青的人均肉食占有率、食用油占有率、鸡蛋占有率,连他们这些城里人看着都眼红。

现在的主流还是提倡艰苦奋斗,富裕队应该把绝大多数资金投入到再生产上,而不是分光吃光。

“作为下塘的支书和前大队长,方唯同志无疑主导了队里的工作。我们是不是和他谈一谈,问问他是怎么想的,看我们在报告里能不能替他遮掩一下。”

大家对下塘大队还是抱着维护的心态,他们来的目的是树典型,现在看来这个典型不好树立啊。

但不管怎样,能遮掩的地方还是要尽量帮忙的。

组员议论纷纷,万勇觉得很有讽刺意味。这些人都在替下塘大队想办法,结果作为大队的支书,方唯居然连面都不露。

“大家静一静。”

万勇觉得讨论的差不多了,便进行了总结发言。

“咱们来了这么些天,方支书避而不见,就很能说明问题。说明他不想当这个典型,甚至从一开始他就没想过。

要不然就解释不通,下塘大队为何会这样大手笔的给社员分红分物资。当然,这都是他们的劳动所得,怎么分配他们有决定权,只是不宜广泛宣传。”

万勇说的很中肯,并没有掺杂个人的情绪在里面。

考察组的成员又再次交换了一下,决定如实写这份考察报告。

临走前,方唯才露面,万勇等人已经没了和他谈话的兴趣。

曾庆看到这份报告之后,忍不住大发雷霆。明明下塘大队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由于分配的问题,却不能树立一个典型。

他都不知道该怪谁,人家大队有错吗?肯定是没错,按照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社员们有权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和现在的主流不符,就不能广泛的宣传报道。

随后,地区领导开了个会,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可以向各县市以及上级通报下塘大队“大队核算制”取得的成果,但不进行媒体宣传。

所以说,下塘大队的试点工作只取得了一半的成功。

接下来,地区取消了下塘大队的试点单位名头,现在就看省里怎么安排吧。

省里已经接到了详细的报告,同样认为下塘大队的事迹不宜广泛宣传,在地区取消了下塘大队试点单位的名头不久,省里也作出了同样的安排。

不过,下塘大队二队的“育种示范基地”的两块牌子还在,前来交流学习的人员依然络绎不绝。

“呼呼.”

方唯得到了消息之后,终于松了一口气。

别以为试点单位能享受一些便利就是好事,不管是谁,处在聚光灯下都不是一件好事。

当时上面定的试点单位,他没办法阻拦,但他不希望一直带着这个“帽子”。

“你们是想头顶光环被当做典型,还是想给社员们谋福利?同志们,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们总要有所取舍。”

这段时间,队干部们的情绪都很低落,明明试点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到最后却虎头蛇尾,什么都没捞着。

鉴于此,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方唯召开了大队干部和生产队长会议,首次把这个问题摊在了桌面上。

他不加任何掩饰的告诉大家,你们是想要荣誉要还是要实惠?如果想要名誉,那么就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和大多数人一样过苦日子。

如果想要实惠,那就闷声发大财,关起门来过日子,不要去想名誉上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