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711章 队里记得这个情,李龙领了。

李龙再次回到四小队的时候,李娟说杨育红她妈不让她跟自己玩了。

李娟是真的很委屈,当时自己只是没掰那牙齿,也没拿那个头骨,她很清楚如果拿了,迎接自己的就是一顿条子——梁月梅在这方面肯定是不含糊的。

杨育红发烧也不怪自己啊,为什么不让跟自己玩呢?

好吧,不玩就不玩吧,眼下上初中学习任务也挺紧的,李娟也只是吐槽一下而已。

上一世李娟学习成绩不好,加上家庭变故后,家里生活也变得困难起来,最后没考上高中。

这年头能考上高中或者中专的都是学习成绩非常好的,这一世李娟的成绩非常好,梁月梅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说过她非常有可能考上中专、师范或者高中。

国家在九六年九七年教育并轨之前,大学毕业生是包分配的,而再往前,考大学并不是大家的必选项,热门是的考中专,其次是师范。

因为考上中专毕业,十八岁就可以参加工作,起步就是国家干部,而考上师范也是去当老师,这两项十八岁就可以领工资。

相对而言,考高中上大学还要多上四年,所以这时候中专、师范的含金量高,且分数线也高。

目前为止,队里有一个人考上了师范,考上中专的人还没有,考高中的也没有。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要在九十年代才会出现。

而目前,因为李龙的人生发生了改变,导致整个李家每个人的走向都发生了变化,李娟还真有可能成为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

其实如果李龙不说的话,大多数人还是想着让李娟考中专的,但李龙的意思还是考高中上大学比较好。

毕竟后面那些这个时代上了中专师范工作的那些人,后来还要再晋升学历。而李娟如果能考上大学,就能走出县城,走出地州甚至走出自治区,到外面去看看。

李龙用两年多的时间成功的在大家的心目中有了重要的份量,导致他的话,大家还是很能参考的。

虽然有顾博完这个反例在,但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大学生份量真的很高,李娟在听了李龙的想法后,也坚定了要考高中上大学的想法。

这时候的孩子心思相对单纯,确定了目标,向前就行了,不像三四十年后,各种信息鱼龙混杂,让孩子们开始早熟,外界影响太多,有太多的选择,加上社会风气的影响,向钱看反倒比理想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比如网红。

修路工作在持续进行,每天有卡车把砂石料拉过来,从居民点拉到了苇沟这里。那里的棺材板子也被人聚拢起来烧掉,至于那些被挖出来的骨头也不见了,大概率是有些人看不过去,重新给埋进了土里。

修路的过程是一段一段的,先拉一段砂石料,然后再由推土机把砂石推平,然后再由压路机压几遍,砂石路就好了。

基本上一个星期能修个一公路,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从四小队到乡里的砂石路就修好了。

最开始的时候,这砂石路还引起了大家的不满,因为上面有大大小小的石块,走在上面还不如以前的土路平整。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的石块慢慢被压进了路里,再往后砂石路的好处就显露出来,至少下了雨之后,砂石路不再满是泥汤子,雨水会快速的渗下去,路上泥土没了,也好走了。

这条路将要继续用上十几年,到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才会逐段被柏油路代替。

最满意的是李龙和有拖拉机的那些人,砂石路开起来速度会快很多,没有溏土,不会扬起太大的灰,特别是下雨天不会溅的满身泥点子。

孩子越来越大一点儿,却不是想像中的那么调皮,很听话,不怎么哭,挺好带的。李龙也有充足的时间会去到四小队。

秋收过后,队里除了种冬小麦后,其他的农活基本上就没啥了。各家也就是剩下了一点儿收尾的工作。

李龙开着吉普车到了四小队,这一回直接去了许成军家里。

许成军正在院子里修理压苇把子的工具,看着李龙过来,有些欣喜的问道:

“小龙你过来了?是不是扎苇把子的活下来了?”

现在苇沟里的苇子已经基本上黄了,小海子和另外一条苇湖里的苇子也差不多。

大家已经习惯了李龙会在十一月左右发布扎苇把子的任务,所以许成军看李龙过来,以为今年的扎苇把子的活提前了。

“还没通知,今年有没有还不知道呢。”李龙自己是最清楚的。扎苇把子上交任务主要是用于盖房子,可是再过几年,北疆的农村盖房子还会用苇把子、麦草,城市里的或者兵团的房子已经逐渐开始用预制板了。

预制板房一旦流行起来,供销社便不再会收苇把子,这个活以后会慢慢没了。

北疆人比较少,但各项基础工业发展还是不慢的,水泥产业一发展起来,预制板这样的活就会成规模。

这是发展趋势,也是必然。

“那你这一次……”许成军笑了笑,也没失望,毕竟扎大扫把这次比去年多挣了一些,而他也种了打瓜,今年收成虽然不如李建国家,但毛收入也弄了七八块,知足了。

他家里的拖拉机已经买回来了,他甚至还在想着等明年开春的时候也找李龙买台收割机,到时自己家里也能干点收割麦子挣钱的活。

“队长,我打算承包老马号边上的一些地,把马号扩大一些。”

“啥意思,老马号还不够?”许成军放下手头的工具问道,“你里面也没养多少东西嘛。”

许成军抽空也去老马号看过,知道那里面有十几头野猪——虽然已经算家养的了,但那猪身条子细长,根本就不像家猪,养不胖的感觉。

还有一些狍鹿子和马鹿,加起来也有十来只。

不过这些东西看着多,但放在老马号里还真不够看。真要论起来,老马号里再养个一倍的东西,也够了。

“我打算以后等山上的牧民转场回来后,弄上一批牛羊喂着,等到快到过春节的时候宰了卖。这样算的话,老马号那地方不够。”

“那你打算往哪边扩?老马号西面?”

“对,西面,那些盐碱地我打算扩一块出来,加高地基,和老马号联在一起,然后建个敞圈和暖圈。”

“那你打算承包多少?”许成军问道。

老马号的事情他还记得,现在一式两份的合同还在队部,也给乡里说明了,乡里认可了。

毕竟两年前,拿几百块钱买老马号,在乡里看来也真是队里赚了。

只不过眼下谁赚谁亏还不好说。

所以许成军也有了心眼子,问李龙是承包多少地。

“五十亩地是队里的极限是吧?那就承包四十五亩——其实我还是想买的。我这种养殖专业户,队里就没啥奖励吗?”

“奖励有啊,乡里认可了,那就给你奖励五亩地。”许成军对于乡里的政策自然是懂的,“你还想要啥奖励?”

有五亩饲料地的话李龙自然愿意,哪怕直接种上苜蓿后不用管,一年割两茬,也够不少牛羊的饲草了。

“我就想着队里能划一块给我当那些牛羊的圈啊。反正是盐碱地,也没人开荒,不如批给我了。”李龙半开玩笑的说道,“咋样,过年的时候,我给队里每户十公斤肉咋样?”

“真的?”许成军眼睛一亮,“你要真能给每户过年的时候发十公斤肉,那这地我还真就能批——五十亩批不了,那盐碱滩给你批二三十亩还没问题。”

县里乡里是鼓励种养殖,也给了政策让各生产队适当的给与种养殖户一些补偿。

这方面生产队其实有挺大的自主权的,许成军自己就能做主。

“那就三十亩吧。”李龙想想三十亩也不少了,围个大圈是没问题,他其实也没想着养太多的牛羊。眼下老罗叔有干事业的想法,那就支持呗。

农村人和城里人不一样,在农村只要活着,除非瘫了,否则的话基本上一直在干活,甚至有些人死的头几分钟还在干活。

真正是活到老干到老。

习惯了。

老罗叔才不到六十,还能干不少年呢。队里的其他五保户,也就是老罗叔的那些朋友也差不多。

新的生产队就有这个特点,没有特别老的人,这年头也是劳动力最充足的时候。

“行,那就在老马号西边给你批三十亩地,”许成军也干脆,“我现在就给你写个条子,不过话我要说前头,地给你批了,今年没时间了,明年咋也得看到些成果出来。”

“没问题。那片地比老马号低,我今天就找王财迷,用他的拖拉机把那一片上面的盐碱土层推走,然后拉砂石料垫地基。今年是没空扎墙了,明年开春把墙扎起来,牛羊的话,到时看吧,说不定开春就能弄来一群羊养着。”

许成军知道李龙的本事,也知道他不会轻易说这些话,所以便放下手头的活,去给李龙写条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