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710章 胆大的李娟,玄学的效果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710章 胆大的李娟,玄学的效果

作者:羁中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1 16:50:40

中秋节后,李青侠回来之前,李龙回到队里终于听到了一个他一直在期盼的好消息:

上级准备修路了——从四小队通往乡里的路,要从现在的土路修成砂石路。

四小队算整个乡里东面最远的村队,再往东北就是兵团的某个连队。那里往县里走也只能从四小队过,和其他连队只有一条驴车道能过。

后世从四小队往东南方面还有一条路直通乌伊公路,算是玛县的大环城路,只不过这条路修起来还需要三十年。

眼下能修一条砂石路已经非常好了。毕竟泥土地平时尘土飞扬,下雨又满是泥汤,太难走了。

按许成军去乡里开会回来后给的通知,这是国家出钱给各乡镇地区修路,算是村村通最早的雏形。

让李建国有些意外的是,修路再也不像以前挖大渠需要各村劳力出公用工了,也不需要村民交钱了。大家只需要等着路修好用就行了。

李建国在把这个消息告诉李龙的时候,感慨着说道:

“以前挖大渠修路,那咱都是带着干粮去干活,一干干一天,累得晚饭都不想吃就想睡,就那一天一个工分。那时候干活也不知道惜力气,头天手上磨的血泡第二天磨烂第三天再出……真苦。”

李龙默默的没说话,那年代他还小,根本不知道这事情,刚来的时候就知道混着玩,后来大了天天往外跑,累了饿了才回家。

现在想想,真算是享了清福了。

毕竟同龄人中,像许海军这些,哪一个在十来岁的时候不是帮着家里人一起干活的?他还曾经在顾二毛家地里帮着干一天活呢。

现在那个家伙是不是快放出来了?

路是从里往外修,就是从四小队开始,先拉来砂石料卸在路上,然后再用推土机推平,再用压路机压一下就行了。

毕竟只是铺砂石路,不需要那么麻烦。

“明年咱队里还要打一口机井。”李建国继续说道,“打算就在老马号对面那地方。”

四小队三个居民点,东南一个,就是李建国他们所在的位置;东面一个,也就是顾博远家那边;西边靠近苇沟那里有一个。

老马号处于三个居民点的中间,在路的北面。想来在路南打机井,主要应该还是方便村民饮水吧——毕竟在上级的记载里,四小队居民的饮用水主要还是以地井为主。

这种地井水通常只有三两米深,水碱性很大,喝久了容易生病。

他们并不知道实际上四小队大多数人家家里都打了压井,至少都是十来米的井深,水质肯定没问题,没盐碱味儿,村里的老人们都说,喝这水真甜。

李龙是没感觉什么甜,但至少比原来的井水要好多了。

渗层深嘛。

上一世也差不多这两年打了机井,那时候四小队还没现在的这种变化,打压井的极少。所以机井打好,大家便牵着驴车马车去到机井那里打水——当然打水的时间也是固定的,每个星期有一天时间。

开机井费电,所以管水员会在开井的时候会在大喇叭上给大家通知,然后家家户户去取水。

李龙当时用的是驴车,盛用的是一个改造过的汽油桶——桶身两头箍两个驴车外胎,作为减震使用。桶平放,上面开一个方形大约一本书大的口,方便往里倒水。

原来出油口焊死,在桶一侧另外开一个洞,焊一根钢管作为放水口,在钢管上套上胶皮管子延长使用。

这样的水桶不少人家都有,机井放水后各家轮流靠近机井,笨一点儿的就是直接用水桶接水往自家水桶里倒;聪明一点儿的就直接找根胶皮管子戳到机井管口里,另一头放进自家水桶里,这样方便。

机井管口直径得有十五到二十厘米,出水量大,边上修的水塔,过滤沙子用的。水压大,直接会把落水处冲出一个大坑来,然后再顺着渠流走。

那些没时间拉水的人等机井停了后有空再过来,如果急用水,也会取这个坑里的水。

毕竟坑四周包括里面都是戈壁石,时常被水冲刷,挺干净的。

李龙隐约还记得有件事情,村里一对母女两个步行去县里,回来的时候累了,身上也脏了,看四周没人,便在这坑边擦洗了身子,然后就被回来的学生看到,讲给了父母。

那父母专门跑到那母女家门口去骂,骂了快一个小时——因为大家都默认那坑里的水就是喝的,平时还会叮嘱学生路过的时候别玩里面的水,别弄脏。

这事传开后,相当长时间,那一家人都没脸见人。

今年路开始修,明年机井开始打,历史还是按原来的轨迹向前,只是队里的人生活其实已经变很多了。

李龙猜测今年可能还会有苇把子的任务,不过距离那个还有一段时间。目前呆在家里没啥事,偶尔就会回队里来帮帮忙。

稻子已经收获了,李龙买了不少新稻,一部份留在大哥这里一部分拉回到大院子。

队里人在收获地里剩下的作物,油葵、玉米一项项从地里收到麦场,最后再收到袋子里,一部分拉到粮食局成为交公粮的一部分,一部分卖给贩子成为异价粮,还有一部分留在家里储备自用。

这天,清水河的孟海拉着驴车过来给李龙送来两头黄羊。

李龙有些意外,一边帮着卸黄羊一边问道:

“你们那里跑来黄羊了?”

“是啊,一群,刚好最近乡武装部让我们点验枪支,准备冬训,我们就打了一些。”孟海笑着。

李龙猜出来其中的猫腻,也没说什么。

“最近还发现南山里的野猪也出来了。”孟海说道,“过段时间如果打到野猪,我也给你送一头来。今年的野猪娃子特别多,从开春长到现在都是三四十公斤的那种,肉特别的嫩。”

李龙倒是挺开心,没想到自己不进山,也能吃到野味了。

孟海来这里送黄羊还要办其他事情,送完喝了口水,和李龙聊了几句就离开了。

黄羊是剥好的,皮子和肉都在,内脏也是洗好的。

这诚意真就是满满的了。

李龙看了看肉,很新鲜,应该就是今天早上才打的。现在是上午,这就是打完立刻就处理,处理完立刻就拉过来了。

不错。

杨大姐正在看孩子,给两个孩子喂牛奶。李龙这边便先把其中一头黄羊的肉再往小里卸解,卸完后的肉,带着油一起切细,准备熬油。

骨头则准备煮上——眼下看来,抽空去乌城得买个电冰箱了。

眼下乌城已经有电冰箱卖了,只不过前几次李龙都没顾得上,也没想起来。

再一个他的吉普车也不好拉。

也不知道石城有没有,抽空得去看看。

杨大姐给两个孩子把牛奶喂完,哄着孩子在玩之后,便准备做午饭。

李龙转过去看孩子,同时把另外一头黄羊的肉和皮子上抹上盐,打算等吃过中午饭后就拉到大哥家那边去。

顾晓霞下班回来的时候看到院子里挂的风干黄羊肉也有些意外。

“清水河那边送过来的,两头,我打算把一头拿到大哥那边去。”李龙说道,“到时给老罗叔也送条腿。”

“好啊。”顾晓霞对这个完全没意见,家里真不缺肉吃。

顾博远对李龙这种“人在家中坐、肉从山里来”的现状非常的羡慕甚至嫉妒,不过他吃现成的,因此只会说好。

中午干脆就直接炒的黄羊肉,杨大姐现在已经比较擅长处理这种野生动物,香得很。

吃过饭,两个孩子睡午觉,李龙便开着吉普车去队里送黄羊肉。

有大卡车已经开始往四小队的路上拉砂石料了,料堆在路的一侧,留出一半地方来供车辆通行。

苇沟那里两边已经扩路开挖整理路基,李龙看到一些黄色的碎板子。吉普车开出去一段路才反应过来,那应该是以前的棺材板。

李龙也没在意。这地方虽然偏僻,但自古至今一直有人住,只不过人丁比较少,所以在李建国他们过来开发的时候跟荒地一样。

其实一直是有人烟的。

他先到的老罗叔那里,放下一条羊腿,和老罗叔聊了几句。老罗叔让李龙欣赏着他库房里晒的一袋袋的渣干,还给李龙说,他眼下就是用这玩意儿拌着草料给鹿和狍鹿子吃的。

老马号边上堆了好几堆的麦草,都隔开堆放,李龙猜测应该是老罗叔怕引起火灾一锅端,就分开了。

李龙想着后面是不是弄一台粉碎机,不然的话如果再多养些牛羊,草料按现在的吃法太浪费。如果用铡刀的话又太累,比较麻烦。

离开老马号,李龙去到大哥家的时候,正好碰到同村杨学兵在,不光杨学兵在,他女儿杨育红也在。不过李龙一眼就看到杨育红脸通红,呼吸急促,精神不好,明显是发烧了。

“咋了?”李龙把肉提下来放进厨房交给大嫂梁月梅,出来的时候问了一句,“咋这个时候发烧了?”

这个季节早晚天虽然有点凉,但也不至于冻着人,怎么会发烧呢?

杨学兵不到四十岁,家里还有一个儿子,和李建国家的家庭结构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