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风起北美1625 > 第431章 岔路

风起北美1625 第431章 岔路

作者:一贱下天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5 09:52:35

第431章 岔路

莫小山站在门口,愣愣地看着屋里的母亲和她怀中的婴儿,一时间僵立当场,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几个弟弟妹妹都围在母亲身边,嬉笑着逗弄那个婴儿。

可能是感受到太多的陌生气息,婴儿嘴角一瘪,哇哇地大声啼哭起来。

母亲温柔地轻拍襁褓,嘴里哼着家乡的俚语,安抚着婴儿。

“小山,给你……”李二狗走了过来,手中握着一支碳水笔递了过来,脸上还隐隐带着一丝讨好的表情,“我也不晓得你想要什么,但琢磨着你在城里读中学,怕是要用到这写字的物什,便在城里顺便买了回来。还别说,这玩意还挺贵的,要四角五分钱呢!”

“我不需要,我有用的。”莫小山一把推开,转身来到院子里。

走了几步,又停了下来。

母亲刚刚生产,而且还是在城里的医院做了剖腹产手术,自己逢休学日回家来,可不就是专门看望母亲和……弟弟的吗?

若是就这么转身离去,怕是伤了母亲的心。

自去年二月,母亲跟李二狗再婚后,他为了避免相见的尴尬,基本上都待在学校里,很少回家。

即使,在夏收、秋收以及年节假期间,他也待在“自己”的家中,帮“自己家”地里干活,轻易不会到母亲的“新家”,更不会与这位继父有片言只语。

莫小山靠在院子里那棵杉树下,粗糙的树皮硌着他的后背,茫然地打量着简陋的小院。

初夏的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洒落,在他青灰色的学生装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屋内婴儿的啼哭声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母亲轻柔的哼唱声。

那调子他熟悉,是家乡的摇篮曲,依稀记得母亲也是这样哄弟弟妹妹入睡的。

“哥,你吃……”那个六岁的继妹二丫递过来一块烤馒头,眼神中还露出一丝怯意。

“哦,我不饿。”莫小山摆摆手,没理她。

“哦……”二丫回头望了一眼继母,脸上露出委屈之色。

“小山……“

母亲的声音从后面传来,莫小山下意识绷直了脊背。

他慢慢转身,看见母亲扶着门框站在那里。

她脸色还有些苍白,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贴在皮肤上,宽大的粗布衣裳下是尚未恢复的身形。

但她的眼睛亮亮的,带着小心翼翼的期盼。

“……谢谢!”莫小山心中一软,从二丫手中接过了那块烤馒头。

“小山,进屋坐会吧,外面站着累。”母亲露出了一丝微笑,“我煮了绿豆汤,一会跟弟弟妹妹一起喝。”

莫小山抿了抿嘴,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经过母亲身边时,他闻到一股淡淡的奶香气息。

李二狗不知何时已经出去了,几个弟弟妹妹也不在,多半是跑出去疯玩了,只有那个襁褓中的婴儿安静地躺在摇篮里。

莫小山注意到摇篮是用松木做的,边角都打磨得圆润光滑,不像家里角落里摆着的那个粗糙柳条筐。

“你继父特意找村里唐木匠打的。”母亲顺着他的目光说道,并递给他一碗水:“唐木匠手艺好,还做了张小床给……老七。”

老七?

莫小山怔了一下,然后接过碗,指尖碰到母亲粗糙的手掌。

他低头喝了一口,甜丝丝的,里面放了砂,这在乡下可是稀罕物。

“他对你们……好吗?”话一出口,莫小山就后悔了。

这问题显得多幼稚可笑!

母亲却笑了,眼角的细纹舒展开来:“还行。知道疼人,也勤快,对你几个弟弟妹妹也很关心。去年秋收后,家里添了一头半岁的牛犊,过两年就可以帮着耕田了。”

说着她顿了顿:“小山,娘知道你心里有疙瘩,可人得往前看。你继父是真心想对你好,那支笔……”

“娘!”莫小山突然打断她,“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不需要他用小恩小惠收买我。”

“你这孩子……”母亲叹了口气,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娘有一件正经事跟你商量。”

她从一口箱子里取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的打开。

里面是一迭泛黄的纸页,莫小山认出那是他家的户籍册。

“你已经满十六,上十七了,该到说亲的时候了。”母亲的手指在户籍册上摩挲着,“前些日子,我托人到后屯孙家去说媒,他家二闺女比你小一岁,模样周正,手脚勤快,还在城里一家酱园子做事,每月拿两块四角多钱……”

莫小山手里的碗“咚”地一声搁在桌上:“娘,我还在上学读书……”

“我知道,我知道。”母亲笑着说道:“明年不是就毕业了吗?我寻思着,你们可以先定个亲,待你毕业了,就可以马上成亲。你是不晓得,在咱们新华,女子稀少,可金贵着呢!”

“那孙家瞧过你几眼,觉得你是一个好后生,便许意了你。聘礼也要得不多,我们凑一凑,也能勉强可以定下来。要不然,孙家闺女可就被别人抢走了!”

“娘,我还不想成亲。”

“你这孩子尽说傻话!”母亲皱眉,“咱们新华政府有规定,男子成丁就能分四十亩份地。要是去新华湾或者子午河那边,还能多买四十亩。你读了那多么年书,算算这是多大产业?你爹当年在大明的时候,想都不敢想!”

屋外传来一阵狗吠声,惹得让人心烦。

莫小山低着头沉默不语,盯着自己磨出茧子的手指,那是长期握笔留下的。

他想起学校图书室里那些厚重的书本,想起老师说的“知识改变命运”,想起同学之间激扬的言语,想起了自己曾经许下的理想。

“娘,我想考大学。”他抬起头,“老师说我的成绩还不错,可以去考大学。我想……试试。”

母亲的脸色变了:“大学?那可是相当于大明的国子监,可不是我们普通小民能考的!”

“可以的!”莫小山语气肯定地说道:“在我们新华,不拘任何身份、性别,也不论任何出身,只要能考上大学,皆会获准录取,并且享受一定额度的政府助学津贴。”

“嗯?”母亲愣住了,“咱们这种普通农人家庭也能去考?”

“娘,在咱们新华,每一个子民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概莫除外。”莫小山眼睛闪现出一丝光芒,“而且,读书也是我们普通人获得上升渠道的唯一出路。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只要考上了大学,我们全家的命运就将彻底改变!”

“考上了大学,能做官吗?”母亲小声地问道。

“……”莫小山迟疑片刻,然后点点头:“能!”

“可是……”母亲脸上又露出为难的神色,“你要是读大学,又得好几年。那家里……”

“娘,读大学是有政府津贴补助的,三年下来不了多少钱。”莫小山说道:“而且,毕业后,每月的薪水至少都有十块钱。”

“十块钱!”母亲轻声呼道:“那一年下来岂不是有……好几十块?”

“娘,一年下来有一百多块。”

“哦,有一百多块呀!”母亲呆住了,“……比我们种几年地还赚得多?小山,你莫不是在诓你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