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风起北美1625 > 第360章 “豆腐张”的时来运转

风起北美1625 第360章 “豆腐张”的时来运转

作者:一贱下天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5 09:52:35

第360章 “豆腐张”的时来运转

一场秋雨一场寒,连绵数日的雨势终于止住了,但始兴城气温却已跌至十度上下,让人切实感到一股初冬时节的阴冷。

清晨的湿气尚未消散,水泥街道上已传来木轮碾过的吱呀声。

张老五推着他的独轮车,车上架着一口大木桶,桶里是刚点好的嫩豆腐,盖着湿麻布,水汽氤氲。

他裹着厚厚的一层皮袄,戴着一顶河狸皮帽,嘴里哼着岭南小调,脚步轻快,仿佛这阴冷的天气也掩不住他的好心情。

“老张!”街口食肆店的贺掌柜探出头来喊住了他,“今儿的豆腐给我秤五块!”

“好嘞!”张老五立时将独轮车停了下来,熟练地掀开麻布,用菜刀切下几块方方正正的豆腐,拿出秤杆,“五斤八两,两角三分钱。……来,你收好了!”

贺掌柜用木盆接过,指尖轻轻一按,豆腐颤巍巍的,却不散,他满意地点头:“嗯,今日的豆腐甚好!”

“嘿嘿……,放心好了,这可是头一锅,最是细嫩!”他接过三枚角币,然后从荷包里摸出七个分币,找给了对方。

“你这手艺,比城东老丁家要强几分。”贺掌柜将木盆交给过来的妻子,笑着说道:“是不是祖传下来的老手艺?”

“那可不!”张老五取过麻布将豆腐重新盖上,颇为自傲地说道:“我们老张家在广州府三水县做豆腐可是有三代了。我爷爷那辈,就跟着人学磨豆腐,点卤水,做豆干。到了我爹那会,就成了四里八乡的好手艺了,被人称为豆腐张。”

“不过呀,做豆腐终究是个苦活计,天不亮就得起来磨豆子,然后挑着担走街串巷,吆喝一天,才能赚几个大子。”

“说来也是糟践呀!这般辛苦,一大半都得交地里的租子,还有朝廷的这饷那捐的,到最后也剩不了几个钱,连顿饱饭都吃不上。”

“有句俗话是怎么说的,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嘿,我老张家就摊上了这么一个!”

“既然这么苦,那你怎么到了新洲,又操持起这个营生?”贺掌柜笑着问道。

“那还不是咱们新华朝廷施仁政,拢民心,让咱们小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呗!”

张老五笑呵呵地说道:“最关键的是,咱新华没有大明那般多的捐税,也没有那些多要吃人的小吏差役。只要按照官府的规定,交上定额的市场税费,那便可以将豆腐卖往任何地方。”

“咱们这新朝,大明岂能比的了!”贺掌柜说着,朝他挥了挥手,转身朝店里走去。

“说的是!咱们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来到新洲,那可是咱们一辈子最大的幸事!”张老五说着,推车往街道上走去。

街边的铺子陆续开张,粮油铺的门板卸了,飘出一股清香味,铁器修理铺的炉火也已点燃,火焰烧得愈旺,供销社的伙计正往门口挂新到的松江布。

几个归化土人妇女挎着篮子,用生硬的官话问价,张老五也不嫌弃,耐心地比划着,生意做得热络。

五年前,他刚来始兴城,可没这般光景。

初时,他还战战兢兢,生怕这片蛮夷之地活不下去。

可官府说了,新来的移民,官屯三年(此前在北瀛拓殖区待了一年),便会分得四十亩田地,并发放安家银子(主要是农资贷款)。

两年前,他被分配至始兴城郊外的一个村庄,获得了一份土地,还有一栋老移民留下的旧木屋。

在辛苦种了一年地后,他发现始兴城及周边乡镇村屯好像没有几家磨豆腐的,随即,他的心思便活泛起来。

他试探性地询问乡里的官人,是否可允许民间商贩兴业置产。

在得到肯定性的回复后,他便立时去寻石匠,给他做了一个石磨,准备重操旧业,在农闲时候做些豆腐售卖。

青沙溪的水甜,种出来的黄豆饱满,磨出的豆浆格外香浓。

当他做出第一板豆腐时,周边邻居尝了一口,皆齐声夸赞,“比大明的嫩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