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风起北美1625 > 第353章 空虚的大明海防

风起北美1625 第353章 空虚的大明海防

作者:一贱下天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5 09:52:35

第353章 空虚的大明海防

“其实吧,这件事件发生的起因在葡萄牙人身上。”新华移民船队第二分队负责人李雁山在谈及广州虎门海上冲突时,也是唏嘘不已。

时间拨回至两年前(163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与葡萄牙果阿总督达成一项意向性协议,允许英国商船前往澳门贸易。

于是,在去年(1636年)4月,英国柯亭协会的几个商人兴冲冲地派出了由4艘武装商船和2艘轻型帆船组成的舰队前往大明,准备与传说中的这个东方帝国建立直接贸易关系。

却未料到,当这支英国船队今年6月抵达澳门附近海域时,却被当地的葡萄牙人拒之门外,声称未收到果阿总督的命令。

英国人跟葡萄牙人就此事来回扯皮一个多月,但却一直被葡澳当局拒绝,禁止其入港。

英国人退而求其次,在表示不进入澳门后,请求葡萄牙人作为中介,将他们引荐给大明政府。

出于担心英国人威胁他们在东方的贸易垄断地位,葡萄牙人毫不犹豫地再次予以拒绝,并“好心”地劝说英国人前往马六甲或者果阿,同样可以购入东方商品。

想跟大明直接贸易,门都没有!

绕开了我这个中间商,我还怎么赚差价?

万般无奈之下,英国人决定绕过澳门,直接驶入珠江口,试图跟大明地方政府面对面交涉。

7月2日,他们抵达虎门亚娘鞋炮台(今威远岛)附近(因葡萄牙人的拒绝态度更为坚定,使得英国人未如原有历史时空那般在澳门附近海域滞留太多时间),但遭到大明巡检司船只的拦截和警告,要求其掉头驶向大屿山,然后递交正式市舶请求,获得允许后方可前往广州。

开什么玩笑,这么多武装商船驶入广州港,视我大明天朝如无物吗?

但英国人对大明的“提醒”置若罔闻,在亚娘鞋岛徘徊良久,迟迟不退。

到了7月4日,英国一艘武装商船在测量珠江航道时,当即遭明军炮台的炮击警告。

英国船队随即展开反击,炮轰亚娘鞋炮台。

此前,两广总督张镜心曾向新华购置“新夷大炮”十二门,皆部署于该炮台,以为扼守珠江航道,屏护广州。

在英国船队发起炮击后,明军当即施以猛烈反击,配合三十余门小型火炮,立时封锁了珠江水道。

尽管明军炮手疏于训练,使得火炮射击精度普遍不高,对英国船只伤害性不大,但密集的弹雨却让英国人慌了神,唯恐在狭窄的珠江水道里遭到炮台重创,遂仓促撤离。

不过,英国人却并未离开,而是游曳在伶仃洋面上,隐隐堵在了珠江口。

大明广州总兵陈谦在负责两广军务的广西巡抚郑茂华和海道副使郑觐光的施压下,派出十余艘大小战船,出珠江口,驱赶英国舰船。

但囿于船小且火力弱,被英国船队击败,并损失三艘战船,狼狈逃回广州。

一时间,广东地方驻军竟奈何不了英国船队,使得整个局势出现尴尬的僵持状态,广州港进出贸易也立时陷入停滞。

广东海道副使郑觐光见“红夷(大明地方官员皆误以为英国人是荷兰人)”如此粗鄙无礼,便决定“以汉御澳,以澳御红”,即,向在澳门的葡萄牙人施压,使他们向盘桓在珠江口的英国人施压,迫其自去。

而且,他还与总兵陈谦联名向“红夷”发出警告,“如尔等胆敢损坏一草一木,余必下令士卒歼灭尔辈,使尔等片帆不留。”

7月10日,就在广东地方官府与葡澳当局进行交涉时,四艘新华武装移民船载着大量皮毛、玻璃和白银抵达珠江口,不期与六艘英国武装商船遭遇。

英国人二话不说,径直上前拦截,准备阻止新华移民船队驶入珠江口。

眼瞧着几艘夷船不怀好意的模样,船队指挥官李雁山当机立断,在采取避让未果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命令开炮轰击,试图先发制人,强行闯入珠江水道。

这支武装移民船队中包括三艘原西班牙大帆船,是新华移民船当中少有几艘保有武力的船只。

虽然,为了腾出更多的舱位,这三艘老船拆除了不少炮位,但仍有十余门威力巨大的舰炮,其中不乏24磅的重炮。

随着炮声的响起,一场突如其来的海战立时在珠江口爆发,四艘新华船与六艘英国武装商船战成一团,海面上硝烟弥漫,落入水中的炮弹不断激起巨大的浪。

不过,这场战斗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从上午十时二十分开始,至午前十一时四十分结束,双方便脱离接触,各自离去。

英国船队不愿过多恋战,是因为它们根本不敢在这遥远的东方遭受太过严重的损失。

在无法获得任何补给和维修的情况下,稍有不慎,英国船队便有可能尽数覆没于此的危险。

况且,这四艘不明身份的武装船只战力不弱,火炮打得又快又狠,可不是大明水师那些不入眼的小舢板。

而新华移民船队则是因为势单力孤,并且战斗经验还明显不如对方,船只多有受创,更有十余名水手死伤,再继续打下去,怕是会吃大亏。

更重要的是,船队还载有大量皮毛、玻璃和白银,总价值超过五十万两。

这要是有一个闪失,对本年度移民工作势必造成严重影响。

然而,当大明官员闻知新华舰船与“红夷”大战一场后,顿时就来了兴趣,并找上门来。

帮我大明揍那帮不听话的“红夷”!

为了促请新华人出力帮忙,在两广总督张镜心的授意下,海道副使郑觐光承诺给予新华人在享有澳门葡商同等关税优惠条件下,还提出可将大屿山岛西部的大澳划做他们的专属贸易区。

最令人心动的是郑觐光所说的一句话,“许设商馆,自募乡勇,仿壕镜例”。

要知道,此前新华曾借着京师朝觐的风头,向广州府提出以重金租借新安县所属的香姑岛(今香港岛),以作商栈集货所用。

但这个要求毫不例外被广东总督衙门一口回绝,而且还不客气地警告一番新华人。

“尔等若诚心贸易,可依例至广州黄埔,经市舶司抽分后,自有公平买卖。若欲效佛郎机占澳故事,实乃痴心妄想!“

别看你们新华获准进京朝觐,拜见了我大明皇帝,但依旧不过是撮尔小藩,何敢求取我大明疆土?

却没想到,今日让“红夷”搞得狼狈不堪,为了将其驱逐衅,并挽回一点朝廷脸面,大明广东地方政府竟然一改此前高高在上的姿态,主动提出拿一块“晒货之地”,来酬谢新华人。

李雁山在与新华驻广州商栈负责人贺延贵商议之后,便立时应允了郑觐光的要求。

不过,为了确保能顺利击败“红夷”,李雁山提出广东水师也需随同出战,集结所有大小战船,配合新华舰队的进攻。

虽然,广东水师军备废弛,战船体型不大且普遍老旧破败,但好歹也有二三十艘,有绝对的数量优势,可以壮壮声势。

最不济的话,也能将其中几艘小船改为纵火船,吓唬吓唬英国舰队。

7月16日,将所载货物卸载一空的四艘新华武装移民船与二十余艘广东大明水师战船组成联合舰队,浩浩荡荡地杀向珠江口。

当日下午三时四十分,联合舰队于牛头岛附近海域发现英国船队,一场算不上特别激烈的海战爆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