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风起北美1625 > 第352章 强干和弱枝

风起北美1625 第352章 强干和弱枝

作者:一贱下天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5 09:52:35

第352章 强干和弱枝

“孟教官,你说百年之后,这北瀛岛,乃至我们要占领的库页岛、外东北……”卫仲龙顿了顿,轻声说道:“会自立门户吗?”

说话间,他靴尖不经意踢到一块黝黑的煤矸石,骨碌碌滚下斜坡,惊起几只隐匿在草丛中的灰鸟,扑棱棱地飞向天空,打破了片刻的静谧。

孟胜新眯起眼睛,看着那些灰鸟在铅灰色的天空中划出凌乱的轨迹,最终消失在远处的白桦林里。

此时正值夏日,临海湿原上蒸腾着氤氲水汽,卫仲龙和孟胜新正站在青岭(今钏路市东北十余公里钏路町)郊外的高岗上。

远处蜿蜒的青岭山(钏路川)在阳光下泛着碎银般的光泽,成群的丹顶鹤在沼泽间优雅踱步。

放眼望去,远处是郁郁葱葱的密林,树木层层迭迭,像是大自然精心铺设的绿色绒毯。草甸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草浪此起彼伏。

大片的湿地泛着粼粼波光,时不时有不知名的水鸟从中飞起,发出清脆的鸣叫。

如此壮丽的景色,彰显着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可两人此刻却无心欣赏,反是心事重重。

“你看那些鹤。“孟胜新突然开口,声音低沉得像是从地底传来,“它们每年都要往返于库页岛与本岛之间。但无论飞得多远,终究要回到出生的沼泽。“

卫仲龙弯腰拾起一块煤矸石,指腹摩挲着粗糙的表面。这块不起眼的黑色石头,正是他们此刻站在此处的理由。

青岭煤矿的矿洞在不远处的山腰张着黑洞洞的嘴,运煤的轨道车正发出吱呀呀的呻吟。

“可鹤群总会分家。“卫仲龙掂了掂手中的石块,“老巢拥挤了,年轻的鹤就会去开辟新的沼泽。“

青岭有储量不低的煤炭,北瀛岛拓殖队于此建立了一座大型煤矿,投入了两百余采煤工人和大量采购自本土的机具设备,日日采掘。

这座煤矿理论上可以日产两百到三百吨,年产量也可达到近万吨。

但实际上,因为采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冬日大雪严寒天气,青岭煤矿年产量从未超过八千吨。

而且,拓殖队也没有进一步扩大其产量的意思。

因为,整个地区可用到煤炭发展的产业并不多。

也就是制陶、烧砖、炼焦、生产水泥以及居民有限取暖做饭之用,使得煤炭的整体消耗量并不大。

毕竟,整个拓殖区就没什么像样的工业,自然用不到太多的煤炭。

是的,在这八年时间里,北瀛岛一直承担着新华移民中转点的角色,除了建立一些事关百姓民生的手工业外,并未发展任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工业。

数年前所建立临海修船所,规模和技术水平也都十分有限,除了能为规模庞大的移民船队进行例行的维修保养外,最多也只能建造一些两百吨以下的小型船只。

至于冶铁、炼铜、玻璃之类的“高端”工业,更是没有任何基础。

凡是从大明、朝鲜,乃至日本“淘”来的工匠、艺人,全都紧着送往新洲大陆,从而不断充实和加强本土的技术实力。

甚至,就连费尽心思搞来的大批妇人,也要优先满足本土的需求。

可以说,北瀛岛,就是一个纯纯的人力输出中转枢纽,在资源分配上,似乎总是被边缘化。

对此,也不是没有人表以微词,认为本土这般对北瀛岛拓殖区“抽血”,是在牺牲当地数万移民的切身利益,更是在阻碍或者延缓本地区的发展进程。

但新华政府为了加快发展速度,不断积聚自身实力,只能采取这种集中所有的资源的方式,倾力打造本土,暂时置海外领地的利益而不顾。

而作为拓殖区负责人,卫仲龙自然也是想要有一番作为的。

这几年陆续建立的诸多手工作坊和初级工场,还有这座青岭煤矿,以及艰难发展的修船所,无不是他和齐永泽多番努力的结果。

一个地区,即使只是作为移民中转点,也不能仅发展农业吧。

起码的初级手工业,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过,强干弱枝,历来是大一统政权维持统治的基本策略。

新华政权自然也不例外。

这要是两头都一样重,那么谁是干,谁是枝,可就不好说了。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明确主次,将主要精力和资源集中于核心区域,以确保核心领地的稳定和强大。

当然,从长远来看,新洲本土一旦彻底发展起来,随着技术外溢,以及施于相应的扶持政策,北瀛岛地区迟早会迎来发展的机遇,搭上发展的顺风车,其发展下限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在孟胜新抵达临海后的第十天,卫仲龙闻讯立即放下手中的事务,从新辽(今带广市)匆匆赶了回来,趁着对方尚未启程返回本土之际,碰一碰面,深入探讨一下北瀛岛拓殖区的发展规划。

依着他的意思,希望新洲本土那边可以适当扶持一下本地区的工业发展,比如青岭煤矿的产业化外延。

据说,本土的煤化工产业经过数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初具规模,并建立了一系列产业链。

除了炼制冶金所需的焦炭外,本土的几座大型煤矿还通过高温干馏,制取出了煤焦油,然后从中成功分离出苯胺,由此极大地推动了合成染料的发展。

这种化工合成染料相较于天然染料而言,优势明显。

其颜色种类更为丰富,鲜艳度也更高,在对布匹、呢绒染色过程中,颜色均匀性更为优越。

当然,在染色牢度也高出一筹,比天然染料染就的布匹具有更好的耐洗、耐晒、耐磨等性能。

也正是因为有合成染料的加成,新华呢绒产品在墨西哥,乃至秘鲁等西属美洲地区,才能迅速打开市场,成功击败了欧洲进口呢绒,并且开始逐步蚕食当地呢绒产业。

更重要一点,化工合成染料不仅性能优越,其大规模生产和相对简单的生产工艺,使得其生产成本也相对较低,比市场上那些天然染料具有绝对的价格优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