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风起北美1625 > 第226章 文明的冲突

风起北美1625 第226章 文明的冲突

作者:一贱下天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5 09:52:35

第226章 文明的冲突

三年前,分州堡设立。

是时,移民们与周边的印第安部落相处还算融洽,更是通过彼此之间简单的易物贸易、互通有无的形式,建立了较为亲密的关系。

然而,随着近年来新华移民的逐渐增多和一个又一个屯殖村寨的建立,以及双方贸易交换的频繁,也在不经意间让原始落后的原住民部落制度发生了重大改变,甚至有的走向解体。

曾经,移民们用铁具、布匹、调料以及粮食等文明商品与印第安人交换毛皮、猎狗、肉食,甚至给予粮食雇佣他们开荒、建房、挖矿。

后来,新华政府发行了自己的货币,并将其扩散至印第安部落,然后强制他们接受这种法定的交易等价物。

当然,这种看着精美而又小巧的“物什”依旧可以从新华人手中换得他们所想要的任何东西,而且携带异常方便,交易过程也省却了诸多步骤,获得了许多印第安“开明人士”的认可。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印第安人渐渐地发现这种被称之为“钱”的物什,所能换来的东西越来越少,迫使他们要猎取更多的皮毛、砍伐更多的树木,甚至要为新华人干更多的活计。

原先,一张柔顺的狐皮可以换来大罐酒水,一张海獭皮也可以换得一袋玉米粉,而现在用同样的数量的皮毛在换取钱币的后,再拿去“交换”那些酒水或者粮食时,似乎数量较之前要少得多了。

其实,在经济学里有种现象叫做“物以稀为贵”,便能合理地解释这种状况。

无论什么东西或物品,只要多了,就不值钱了。

或者说,当商品供大于求,供给增加速度大于需求增加速度,则均衡价格下降。

很显然,三年多时间,分州堡周边印第安部落所提供的毛皮数量比移民初来时增加了十数倍。

他们从仅仅满足自身简单需求,到为了获取“商业利益”而展开的大规模捕猎行为,虽然为他们自身提高了收益总量,但也不可抑制地降低了单位售价。

新华人是“文明人”,也是“经济人”,在敏锐地察觉某种商品数量急剧增长后,自然而然地将其价格予以相应的压一压,从而提高自己的商业利润。

但朴实而憨厚的印第安人根本不会理解这种经济行为,他们只是简单地认为,那些新华人在“坑”他们!

不过,这买卖交易讲究的是你情我愿,若是嫌弃新华人给的价格低了,大不了不卖给他们就是。

可问题是,三年多的“亲密接触”已经让分州堡周边十余个部落的印第安人习惯了新华人提供的好玩意,还对其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

比如盐巴,吃食里缺了它,根本就没什么滋味了。

比如各种香料,篝火烤制的鹿肉或者鲑鱼没有撒上一点,那简直味同嚼蜡。

比如铁器,想要砍些树木,就凭此前使用的石斧,那可是要费老鼻子劲了。

比如酒水,那种熏熏然的感觉,别提多让人陶醉其中。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往嘴里灌上这么一口烈酒,整个身体从里到外,瞬间就会燥热起来,仿佛外面的冰雪世界根本就不会再对自己构成任何困扰。

这种神奇的饮料让大部分印第安人为之迷醉,为之沉溺,而且在多次饮用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很快便成瘾,难以摆脱和割舍。

在后世,有科学研究者发现世界上不同人种、地区、国际的差异会延伸到血液的组成!

其中的一个特征就是,人类血液中用于分解代谢酒精的两种酶含量(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存在显著差异,而这些酶的含量和人类祖先的饮食习惯有极大的关系,并会遗传到后代身上。

乙醇脱氢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醇分解变成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醛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在一般人体中,虽然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数量基本相等,但缺少乙醛脱氢酶或完全缺乏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了。

那些数千年就从未接触酒精饮料的印第安人,其血液中尤其缺少这种分解酒精的乙醛脱氢酶,这导致他们在接触到高浓度的烈酒后无法快速、完全地将其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醛的形式继续留在体内,使其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保持醉酒状态,并产生酒精依赖。

而且,印第安人的自制力还很差,总是会过度饮酒。

他们喝酒的目的很单纯,认为喝酒就一定要喝醉,否则就不是喝酒。

新华人之间的适量饮酒或社交性饮酒的习惯在印第安人之中根本行不通,他们喝酒时只求一醉!

所以,他们在获得酒水后,总会不分场合地快速喝下过量的酒水,如此想不醉都很难。

更甚者,印第安部落中的祭祀、萨满等“通神”人员会为了追求某种宗教意境而迫使自己喝下更多的酒精。

他们将醉酒后的状态视为更高的精神层次(微醺、恍惚的感觉),而喝酒则是达到这一境界的最好途径。

而祭祀们的这一习惯转而又影响部落中其他的普通印第安人,从而使得更多的潜在酒鬼向他们学习和模仿。

当然,印第安人这般酗酒,也有新华人的有意无意地纵容和诱惑。

盖因,在诸多商品类别中,烈酒是毛皮贸易中最完美的交易品。

新华所售卖的酒水主要是以土豆为原料酿制,成本相对低廉,而且便于运输。

更重要的是,烈酒本身就是一种快消品,不像小刀、斧头、五金工具等耐用品那般耐用,而且印第安人对酒精几乎没什么自制力,需求可以说是无止境的。

还有一点就是,印第安人喝了酒后,本来就不怎么灵光的脑子会变得更为“浆糊”,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新华人的交易价格。

不过呢,摆脱不了新华人提供的酒水也好,舍不得他们售卖的其他稀罕物什也罢,这终究是一个经济问题,还不至于会激化印第安人和新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购买力不足的话,大不了降低一下自己的物质**,或者多付出一些自己的劳动力,争取赚得更多的金钱,从而来满足个人的需求。

双方之间真正的问题所在就是,新华人试图要“解放”所有的印第安人,想将他们从部落的羁绊中剥离出来,成为真正的“自由人”。

他们希望印第安人可以自由地接受雇佣,去新华人的城寨或者屯殖点去工作,不论是伐木,还是开荒种地,亦或去矿场里挖矿,用他们的劳动换取报酬,而不是依如过去的传统,人身依附于部落,受部落酋长或者祭祀的控制。

这对于部落的“统治阶层”而言,无异于在变相地挖掘他们的根基。

若是部落中的印第安人都跑到新华人的地盘上,通过自己的劳动,便能轻松的养活自己及家人,不再需要部落的救济,也不再需要部落的庇护,那么作为部落的统治者,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传统部落的解体,原始集体制度的崩溃,就意味着他们这些部落酋长或祭祀的身份的消亡,最终转变成可有可无的边缘人物。

更让他们愤怒的是,随着新华人数量的增多,对自然资源和土地的争夺和冲突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三年前,新华人刚刚来到这里时,他们将主要精力皆放在挖矿和开荒的事务上面,占用的土地皆为“无主”的荒地,尚未侵犯到印第安部落的“合法领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