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流华录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女儿心事

流华录 第一百三十九章 女儿心事

作者:清韵公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4 10:38:50

秋意渐浓,宛城蔡府的园林中,金桂飘香,菊色正艳。亭台楼阁间,侍女们捧着时令鲜果与茶点悄声穿行,处处彰显着荆襄第一世家的气度与底蕴。

蔡之韵独自坐在临水的绣楼中,纤纤玉指在二十五弦箜篌上轻抚,一曲《秋月照怀》从指尖流淌而出。她身着杏子黄缕金百蝶穿花云锦襦裙,臂挽泥金烟罗披帛,堆云砌黑的芙蓉髻上斜簪一支点翠衔珠步摇,随着她拨弦的动作微微颤动,在秋阳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

“小姐的琴艺越发精进了。”贴身侍女采薇奉上一盏新沏的菊普,轻声赞道。

蔡之韵停下拨弦,接过茶盏,目光却飘向窗外。园中几株早开的金桂树下,苏笑嫣正捧着一卷书简缓步而行。她今日穿着一袭月白素绒绣梅花锦袄,下系浅碧色留仙裙,发间只簪一支白玉梅花簪,素净得与这满园秋色格格不入,却又别有一番清雅气韵。

“笑嫣妹妹这是又要往西厢去?”蔡之韵抿了一口茶,语气平淡,眼底却掠过一丝探究。

采薇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抿嘴笑道:“苏姑娘这几日往来西厢确实勤快。听说赵将军伤势已大有好转,前日还能在院中练剑了呢。”

蔡之韵放下茶盏,纨扇轻摇,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赵将军重伤初愈,确实需要人多加照拂。只是不知这番殷勤,是出于义父之命,还是另有一番心意在里头?”

正说话间,苏笑嫣已行至绣楼下的曲廊。她似是听到了楼上的对话,脚步微顿,抬头望来,正好对上蔡之韵含笑的眼眸。

“之韵姐姐安好。”苏笑嫣敛衽一礼,姿态从容,“妹妹正要往藏书阁去,寻几卷《黄帝内经》的注疏。”

蔡之韵倚着雕花窗棂,纨扇半掩朱唇,眼波流转:“哦?我记着藏书阁在东院,妹妹怎么往西边来了?莫不是记错了路?”语气中的调侃之意愈发明显。

苏笑嫣面色如常,耳根却微微泛红:“姐姐说笑了。妹妹确实是先去西厢,将前日借阅的《道德经古注》归还赵将军。赵将军对道家典籍颇有见解,日前与他论及《归藏》要义,受益匪浅。”

“原来如此。”蔡之韵拖长了语调,笑意更深,“看来赵将军不仅武艺高强,于学问一道也颇有造诣。难怪能得妹妹如此青眼,连日来切磋不断。”

这话已是说得再明白不过。苏笑嫣颊边飞起一抹霞色,却仍保持着端庄仪态:“姐姐慎言。赵将军是府君挚友,更是护卫南阳的功臣,妹妹不过是尽地主之谊,略尽绵薄。此等话语,关乎女儿清誉,还请姐姐莫要再提。”

说罢,她再次敛衽一礼,转身离去。那背影依旧挺直,步伐却比平日略显急促,裙裾拂过青石路面,带起几片落叶。

采薇看着苏笑嫣远去的背影,低声道:“小姐,您这般打趣苏姑娘,怕是要惹她不快了。”

蔡之韵收回目光,重新坐回箜篌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琴弦,发出一串零落的音符。“我何尝不知这话说得过了?”她轻叹一声,“只是你看她,明明心中有意,却偏要端着那副清冷模样。我这是替她着急。”

“小姐心善。”采薇奉承道,“不过赵将军确实一表人才,虽说出身寒门,可如今深得孙府君信任,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苏姑娘若真能与他成就良缘,倒也是一桩美事。”

蔡之韵却没有接话,目光重新投向窗外。园中秋色正浓,她的心思却飘得更远。良久,她才幽幽道:“旁人的姻缘,看得分明。可我们这等世家女子的婚事,又何尝由得了自己?”

话音未落,就听廊下传来一阵脚步声,管事在门外恭敬道:“小姐,老爷请小姐到书房一叙。”

蔡之韵微微一怔。父亲素来忙于政务,鲜少在白天特意唤她前去。她整理了一下衣裙,对采薇道:“帮我重新梳妆。”

一刻钟后,蔡之韵来到父亲的书房外。还未进门,就听见里面传来兄长蔡瑁的声音:“...孙建宇执掌南阳以来,剿匪安民,整顿吏治,更得水镜先生、许子将这等人物倾力相助,其势已成。我蔡氏若想在这乱世中保全并更进一步,需得早作打算。”

她脚步微顿,心下恍然。原来父亲和兄长正在商议要事。

“小姐,请进。”管事为她推开房门。

书房内,紫檀木卷草纹书案后,蔡讽端坐着,手中持着一份礼单。他今日穿着深青色直裾常服,头戴进贤冠,虽是在家,依然保持着士大夫的威仪。蔡瑁垂手站在书案前,神色恭敬。

“之韵来了。”蔡讽放下礼单,温和地看向女儿,“坐吧。”

蔡之韵在父亲下首的蒲团上跪坐而下,姿态优雅,尽显世家贵女的教养。“不知父亲唤女儿前来,所为何事?”

蔡讽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手中的礼单推到女儿面前:“你看看这个。”

蔡之韵接过礼单,细细浏览。上面罗列的都是珍稀之物:东海明珠、和田美玉、蜀锦百匹、古籍孤本...每一样都价值不城,显然是备下的重礼。

“父亲,这是...”她抬起眼,疑惑地看向蔡讽。

蔡瑁接过话头:“妹妹,父亲与我认为,孙建宇孙府君年少有为,执掌南阳以来政绩斐然,更难得的是胸怀大志,礼贤下士。我蔡氏若想在这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需得与孙府君建立更稳固的关系。”

蔡之韵何等聪慧,立即明白了父兄的意图。她的心猛地一跳,握着礼单的手指微微收紧,面上却不动声色:“兄长所言极是。孙府君确实是当世俊杰。”

蔡讽观察着女儿的神色,缓缓道:“为父有意与孙府君联姻,将你许配于他。你意下如何?”

尽管早有预感,亲耳听到这句话,蔡之韵还是感到一阵眩晕。她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在脸颊上投下淡淡的阴影,掩去了眸中复杂的神色。

“孙府君...自然是良配。”她声音轻柔,听不出喜怒,“只是女儿听闻,孙府君性情孤高,恐怕未必愿意受世家联姻的束缚。”

蔡瑁笑道:“妹妹多虑了。孙建宇虽心高气傲,却也是聪明人。我蔡氏在荆襄经营百年,根深蒂固,若能得我蔡氏全力相助,对他执掌南阳,进而图谋更大事业,有百利而无一害。这门亲事,于他而言,也是好事。”

蔡之韵沉默片刻,轻声道:“既然父亲和兄长已经考量周全,女儿但凭安排。”

蔡讽满意地点点头:“很好。之韵,你是我蔡家的嫡女,才貌双全,仪态万方,与孙府君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这门亲事若成,不仅于家族有利,于你也是一桩好姻缘。”

“女儿明白。”蔡之韵抬起头,唇角勾起恰到好处的微笑,那双明媚的眸子却深不见底。

“不过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蔡讽又道,“孙建宇非寻常人物,贸然提亲恐适得其反。德珪,你要寻个恰当的时机,委婉地探探口风。”

“儿子明白。”蔡瑁躬身应道,“眼下南州府学初立,蔡公与许子将开坛讲学,正是好时机。待旬休之日,儿子可邀孙府君过府一叙,在闲谈中慢慢提及。”

“如此甚好。”蔡讽颔首,又转向女儿,“之韵,这些日子你也多留意些,若在府学或宴饮场合见到孙府君,可适当表现,但切记不可过于刻意,失了世家女子的体统。”

“女儿谨遵父亲教诲。”蔡之韵垂下头,长长的衣袖掩盖了她微微颤抖的手指。

从书房出来,蔡之韵没有立即回绣楼,而是独自来到后园的观鱼亭。池中锦鲤嬉戏,搅碎一池秋色。她凭栏而立,望着水中自己的倒影,那张倾城的容颜上,此刻才流露出真实的情绪。

她想起方才苏笑嫣谈及赵空时,那强作镇定却掩不住羞怯的模样。那样的情愫,纯粹而真挚,是她这样的世家女子可望而不可即的。

作为蔡氏嫡女,她从小就知道,自己的婚姻注定是一场交易,是巩固家族地位的工具。她接受这样的命运,也愿意为家族付出。只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时,心头还是涌上一股难以言说的怅惘。

“孙建宇...”她轻声念着这个名字。那个玄衣持剑,眉目冷峻的年轻太守,确实是人中龙凤。可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除了天下江山,可曾容得下儿女情长?

一阵秋风吹过,卷起满地落叶,也吹乱了她精心梳理的发髻。她抬手整理鬓发,指尖触到那支点翠步摇,冰凉的触感让她清醒过来。

无论如何,她都是蔡氏之女,这是她的命,也是她的责任。

方城山巅,夕阳西下,将满山秋叶染成一片金红。今日是南州府学旬休,蔡瑁做东,邀集了荆州名士俊杰登山宴饮,美其名曰“以文会友”,实则借机笼络人心,也为即将提出的联姻之事铺路。

山顶的观景台上,已摆开数十张案几,珍馐美馔,琼浆玉液,丝竹管弦,不绝于耳。名士们或高声论辩,或即兴赋诗,或抚琴助兴,好不热闹。

孙宇端坐主位,身着玄色深衣,宽大的袖口以银线绣着流云纹样,在夕阳余晖下流转着淡淡光华。他手持酒樽,面无表情地听着众人高谈阔论,偶尔颔首回应,举止间自带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仪,却也透着与这喧闹场合格格不入的疏离。

“府君,蔡公这篇《南阳赋》,文采斐然,字字珠玑,可谓道尽我南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啊!”一个喝得满面红光的文士高举酒樽,大声赞道。

孙宇淡淡瞥了一眼蔡讽刚刚即兴写就的赋文,语气平静:“蔡公大才,自然非同凡响。”

这话说得客气,却听不出多少真心赞赏的意味。坐在下首的蔡讽笑容微滞,随即又恢复如常,举杯道:“府君过奖了。老朽不过是触景生情,信手涂鸦罢了,当不得真。”

宴席另一侧,南宫雨薇安静地坐在女宾席中,面前案几上的酒馔几乎未动。她今日穿着一身浅碧色绣缠枝莲纹曲裾,外罩月白锦缎半臂,发间只簪一支简单的玉簪,在这珠环翠绕的女眷中,显得格外清雅脱俗。

她的目光,始终若有若无地追随着主位上的那个玄色身影。看着他应付自如却又难掩厌烦的神情,看着他与蔡讽等人虚与委蛇的疏离,心中百感交集。

“南宫姑娘怎么不用些酒菜?可是不合胃口?”身旁一位世家小姐关切地问道。

南宫雨薇回过神,浅笑摇头:“多谢关心,只是我素来食量小,已经饱了。”

那小姐顺着她先前的目光望去,了然地笑道:“也是,这般应酬确实无趣。不过今日蔡公做东,听说是有意撮合蔡小姐与孙府君呢。若是事成,倒是一桩美谈。”

南宫雨薇执杯的手微微一颤,杯中酒液晃动,漾开圈圈涟漪。她垂下眼帘,掩饰眸中一闪而过的痛楚。

“是吗?”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可不是嘛!”另一位小姐凑过来,压低声音,“蔡家早就存了这个心思。你看今日蔡小姐,打扮得多么精心,一举一动都恰到好处,分明就是做给孙府君看的。”

南宫雨薇抬眼望去,果然见主位旁的席位上,蔡之韵正含笑与孙宇说着什么。她今日穿着杏子黄缕金百蝶穿花云锦襦裙,臂挽泥金烟罗披帛,发间点翠步摇在夕阳下流光溢彩,确实明艳不可方物。

而孙宇,虽然神情依旧冷淡,却也在认真倾听,偶尔还会点头回应。

这一幕,刺痛了南宫雨薇的眼。她放下酒樽,悄然起身,离席而去。

观景台边缘,有一处突出的巨石,是观景的绝佳位置。此刻,孙宇正独自立于石上,玄色深衣在山风中猎猎作响。他俯瞰着脚下渐次亮起灯火的山城,身形挺拔孤直,仿佛与身后的热闹筵席处在两个世界。

一阵熟悉的清淡香气随风袭来。南宫雨薇悄无声息地来到他身侧,裙裾在晚风中轻扬,宛如月下初绽的青莲。

“筵席未散,府君怎一人在此?”她声音轻柔,带着江南水韵特有的温婉。

孙宇未曾回头,目光依旧投向远方:“喧嚣之地,非吾所愿。独处片刻,反得清静。”他的语气平淡,带着一贯的疏离与傲然。

南宫雨薇默然片刻,望着他冷峻的侧颜,轻声道:“方才席间,听闻蔡公与德珪先生,似有意将之韵小姐许配府君。”她顿了顿,声音更轻,“蔡家小姐才貌双全,与府君正是门当户对。”

孙宇闻言,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随即舒展开,淡淡道:“市井流言,何足挂齿。蔡公或有此意,然孙某婚事,岂由他人置喙?”他语气中那份不容置疑的自信与掌控欲,此刻显得格外强烈。

这话若是旁人听了,或许会觉得他过于狂妄。但南宫雨薇知道,这就是真实的孙宇——孤高自许,从不愿受人摆布,哪怕对方是荆襄第一世家。

她本该为此感到欣慰,可心中那份难以言说的怅惘,却并未因此消减,反而如这暮色般,愈发浓重。

她想起自己与他的初遇。那时她遭仇家追杀,身受重伤,是他恰巧路过,出手相救。他甚至没有多问她的来历,只留下一句“好自为之”,便要转身离去。

是她执意要报救命之恩,才跟随他来到南阳。这些日子,她亲眼见证他如何在这乱世中艰难立足,如何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如何一步步将南阳掌控在手。

她见过他深夜独坐书房,对烛沉思的孤寂;见过他战场之上,剑指千军的凛然;也见过他与于吉、许劭论道时,那难得一见的专注与共鸣。

不知不觉间,这个冷峻孤傲的男子,早已在她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可是,她终究只是个江湖女子,无依无靠,与这世家联姻的棋盘格格不入。继续留在此地,看着他与别人缔结良缘,不过是徒增烦扰,自寻烦恼罢了。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抬眸看向孙宇,眼神清澈而坚定:“府君,雨薇是来辞行的。”

孙宇终于转过身,深邃的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一丝审视:“辞行?为何?”

“南阳局势已定,府君身边又有于吉前辈、许子将先生等高士辅佐,更有蔡氏这等大族鼎力支持。雨薇一介江湖女子,所能甚微。”她语气平静,嘴角甚至带着浅浅笑意,但那笑意却未达眼底,“且离家日久,也该回去看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