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流华录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兴学

流华录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兴学

作者:清韵公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4 10:38:50

秋日的南阳,宛如一幅被岁月浸染的画卷,天高云阔,湛蓝的天幕似被清水洗过,澄澈而明净。宛城东南,新落成的南州府学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馆舍俨然,青瓦白墙在晨光的轻抚下,散发着古朴而庄重的气息,飞檐斗拱似展翅欲飞的鲲鹏,于肃穆中透着灵动。

今日府学开讲,盛况空前,仿佛一场盛大的文化盛宴正在拉开帷幕。荆州各地的士子如过江之鲫,蜂拥而至,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更有中原、江淮的学子慕名而来,车马冠盖如云,充塞街衢,马蹄声、车轱辘声、人们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激昂的文化交响曲。

府学正堂内,气氛庄重而热烈。蔡邕端坐主位,身着一袭宽博的深衣,那深衣的褶皱似岁月的涟漪,每一道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面容庄重而威严,大儒的威仪尽显无疑。许劭陪坐东席,玄端常服整洁而得体,天机剑横置于膝前,剑身闪烁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它的不凡。他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堂下济济学子,微微颔首,那目光中既有对学子的期许,又有对文化传承的坚定。于吉则隐于西侧帷幕之后,宛如一位超凡脱俗的仙人,仿佛超然物外,却又将堂内气象尽收眼底,他的存在为这正堂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蔡邕开讲《尚书》,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正堂内回荡。他剖析今古文之异同,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每每切中要害,仿佛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析着历史的脉络和文化的精髓。他的手势时而舒展,如展翅的雄鹰;时而紧握,似握紧的拳头,每一个动作都与他的讲解相得益彰。许劭则择机穿插品评人物,言简意赅,直指本质。他的语言如锋利的匕首,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物的优缺点,引得满堂惊叹。学子们时而低头沉思,时而交头接耳,脸上洋溢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智慧的敬仰。府学之内,文气氤氲,如同一团温暖的火焰,照亮了南阳乃至荆州的文风,确乎为之一振。

然而,此时的孙宇,却并未置身于这喧闹的文场之中。他如同一只孤独的雄鹰,翱翔在属于自己的天空。

方城山上,层林尽染,宛如一幅绚丽的油画。枫叶如火,银杏叶似金,在山风的吹拂下,纷纷扬扬地飘落,宛如一场金色的雨。孙宇独自立于一处断崖之上,玄色深衣在山风中猎猎作响,似一面黑色的旗帜,在风中飘扬。他极目远眺,南阳盆地的沃野如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铺展在他的眼前;远方的伏牛山峦连绵起伏,似一条沉睡的巨龙,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府学的盛况,他乐见其成,那是他文治的一部分,是他为这片土地播下的文化种子。但他骨子里的孤傲,让他更享受此刻独临绝顶的超然,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脚下,他可以俯瞰众生,洞察一切。

“如此盛会,府君竟独自在此凭风,岂不辜负了满城文华?”一个清越的女声自身后响起,如同一股清泉,在寂静的山林中流淌。

孙宇并未回头,嘴角勾起一丝淡漠的弧度,那弧度中带着一丝不屑和一丝自信。“文华在于人心,非在喧嚣。苏姑娘不也脱离了那人声鼎沸之处?”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山风中回荡。

苏笑嫣缓步上前,与他并肩立于崖边。她今日未着华服,仅一袭月白深衣,那深衣如月光般皎洁,衬托出她的清新脱俗。发髻简单绾起,斜插一支玉簪,玉簪上的花纹精致而细腻,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她素净如秋日清泉,眼神清澈而明亮,仿佛能看穿人的内心。“蔡公讲学,字字珠玑,然笑嫣以为,学问若只囿于经籍,不免失之空疏。真正的智慧,当在天地之间,在民生百态之中。”她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独立见解,那声音如同春风,吹拂着孙宇的心田。

孙宇终于侧首看她,眼中闪过一丝激赏。此女确与寻常闺秀不同,她的见解独到而深刻,仿佛一颗璀璨的星星,在文化的天空中闪耀。“哦?依姑娘之见,何谓天地智慧,民生智慧?”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好奇和一丝挑战。

“府君可知,南阳郡内,除了伏牛山张曼成,尚有大小十七股盗匪,多则数百人,少则数十人,皆因土地兼并,百姓失所所致?”苏笑嫣迎着他的目光,毫不怯懦,那目光中带着坚定和勇敢。“剿抚并用固然是良策,然若不根除兼并之弊,今日抚平,明日复生。此乃**,非纯然天灾。府君欲行辟疆之志,岂能不见此根本?”她随手折下一段枯枝,在沙地上寥寥数笔,竟勾勒出南阳郡的大致山川地形,并精准地点出了几处匪患最烈之地。那沙地上的线条简洁而明了,仿佛一幅生动的地图,展示着她对这片土地的熟悉和了解。

孙宇目光微凝,此等见识,已远超许多只会空谈的幕僚。他那份深植于骨的骄傲,让他遇强则强,仿佛一头觉醒的雄狮,准备迎接挑战。“姑娘所言,直指时弊。然积弊非一日之寒,根治需雷霆手段,亦需水滴石穿之功。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那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好一个‘非常之法’!”另一个清脆又带着几分英气的声音插入。只见南宫雨薇不知何时也已上山,她身着浅碧色曲裾,外罩一件锦绣半臂,那曲裾如碧波般荡漾,半臂上的锦绣花纹精美而华丽。她步履轻盈,宛如山间精灵,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云朵上。她来到近前,先是对苏笑嫣微微颔首,眼中带着对刚才那番言论的惊讶与欣赏,继而看向孙宇,嘴角含笑道:“只是不知府君的‘非常之法’,是倚仗手中倚天剑的锋锐,还是……”她顿了顿,明眸流转,似两颗明亮的星星,“还是这方城山云海般的莫测心机?”

她言语间既有江南女子的柔婉,又透出武道世家出身特有的洒脱与直接,仿佛能一眼看穿人心底的波澜。她的声音如银铃般清脆,在山林中回荡。

孙宇面对南宫雨薇这略带挑衅却又切中要害的问话,不怒反笑,那是一种居于上位、洞悉一切的自信笑容。他的笑容如同阳光般温暖,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倚天剑可斩妖氛,却斩不断天下纷繁。心机若只为权谋,终是落了下乘。”他负手转身,再次面向苍茫云海,声音沉浑,如洪钟般在山林中回荡。“吾所求者,乃是以力证道,以势成局。力之所至,万邪辟易;势之所成,百川归海。南阳便是起点,而非终点。”

他的话语中带着毫不掩饰的雄心与自负,仿佛天地亦在掌中。他的身影在云海中显得格外高大,仿佛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峰。这份孤高与自信,让苏笑嫣眸光深邃,似在衡量,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敬佩和一丝思索;也让南宫雨薇心头微震,看到了这位年轻太守平静外表下的磅礴野心,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和一丝欣赏。

苏笑嫣轻轻用脚尖抹去沙地上的痕迹,淡然道:“府君宏愿,笑嫣期待。只望他日功成,莫忘今日山巅之言,民生根本,方是‘势’之基石。”她的声音轻柔而坚定,那语气中带着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孙宇的提醒。她再次对南宫雨薇微微颔首,便转身飘然下山,背影清绝独立,宛如一朵盛开在山间的白莲。

南宫雨薇则留在原地,望着孙宇挺拔而孤寂的背影,柔声道:“力与势,固然磅礴。然刚极易折,强极则辱。有时,山间清风,江南细雨,亦能润泽万物,化解干戈。”她的话语,如同她的人一般,带着水的柔韧与坚韧,那声音如潺潺流水,滋润着孙宇的心田。

孙宇并未回头,只是淡淡道:“清风细雨,固然怡人。然欲涤荡这浑浊世道,非雷霆飓风不可。南宫姑娘的好意,孙某心领。”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那语气中带着对理想的执着和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南宫雨薇闻言,也不再多言,只是深深看了他一眼,旋即也施展身法,如惊鸿般消失在林间小道。她的身影在树林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只灵动的鸟儿,飞向远方。

山巅之上,复归寂静。孙宇独立良久,直到日头西斜,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那影子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趴在地上,仿佛在诉说着他的孤独和坚定。苏笑嫣的洞见,南宫雨薇的关切,都如石子投入他心湖,却未能动摇其分毫。他的路,注定孤独,也注定由他自己掌控。他如同一位孤独的行者,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行,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和挑战,他都毫不退缩。

***************************************************************************************************************************************************************************************************************

襄阳城外,水镜山庄宛如一片宁静的世外桃源,与南州府学的恢弘截然不同。这里竹篱茅舍错落有致,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清溪环绕,溪水清澈见底,如同一条蓝色的丝带,在山庄周围蜿蜒流淌。溪水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弋,时而跃出水面,溅起一朵朵洁白的水花。庄内弥漫着一股清新的竹香和花香,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庄内一间雅致的草堂,是司马徽与友人清谈的场所。草堂的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仿佛给草堂披上了一件温暖的棉被。墙壁由竹子编织而成,透着一种自然的气息。草堂内,摆放着几张简单的桌椅,桌上放着几杯清茶,茶香袅袅,让人心旷神怡。司马徽正与数位好友清谈,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智慧的光芒,仿佛在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蔡讽亦在座中,此刻的他褪去了官场上的威严,更显名士风范。他的面容和蔼可亲,眼神中透着一种豁达和从容。

于吉亦受邀在列,他与司马徽对坐,面前一副棋局,看似随意,却暗合天地至理。棋盘上的棋子黑白分明,如同宇宙中的阴阳两极,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于吉的手指在棋子上轻轻移动,仿佛在指挥着一场无声的战争。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能看穿棋局的未来。许劭则抚弄着天机剑,闭目养神,似在感应冥冥中的天机流转。他的手指在剑身上轻轻滑动,感受着剑的纹理和温度,仿佛在与剑进行一场心灵的沟通。

“德操这水镜山庄,真乃世外桃源。”蔡讽品着山泉烹煮的清茶,感叹道,那茶香在他的口中回味无穷,让他仿佛置身于一个纯净的世界。“比之我那宛城府邸,更多了几分清静自在。”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羡慕和一丝向往。

司马徽青衫依旧,笑容温润,那笑容如同春日的阳光,温暖而和煦。“红尘有红尘的热闹,山野有山野的清净,各得其所罢了。只是如今这世道,想求一片真正的清净,却也难得。”他的声音平和而深沉,那语气中带着对世事的洞察和对宁静的渴望。

正说话间,庄外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德操,庞某来迟,还望恕罪!”那笑声如同洪钟般响亮,在山庄中回荡。

众人望去,只见一位布衣老者,手持藤杖,缓步而来。他须发皆白,面色红润,眼神清澈如孩童,仿佛岁月在他身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他正是名满荆襄的隐士庞德公。令人惊讶的是,他手中还牵着一个看起来年仅三岁、步履蹒跚的幼童。

那幼童生得眉清目秀,最奇的是他一双大眼睛,黑白分明,灵动异常,仿佛两颗明亮的星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进入这满是高士的草堂,竟无丝毫惧色,反而好奇地四下张望,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的**。

“庞公光临,蓬荜生辉。”司马徽起身相迎,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那幼童吸引。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惊喜和一丝期待,仿佛看到了一个未来的希望。

庞德公将幼童引至身前,笑道:“此乃我侄儿,名统,字士元。其父早亡,便由我带在身边。这小子虽年幼,却甚是不凡,今日特带来,让诸位高人瞧瞧。”他的声音中带着对侄儿的疼爱和自豪。

小庞统挣脱了伯父的手,摇摇晃晃地走到司马徽面前,仰着小脸,竟学着大人的模样拱了拱手,口齿尚有些不清,却努力说道:“小…小子庞统,见过水镜先生。”他的声音奶声奶气,却充满了真诚和可爱。

众人皆觉有趣,脸上露出了笑容。蔡讽捋须的手顿住,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于吉眼中精光一闪,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东西;许劭也缓缓睁开了眼睛,目光中带着一丝好奇。

司马徽含笑蹲下身,与他平视,温言道:“不必多礼。小士元,你可知此地是何处?”他的声音轻柔而温和,仿佛春风拂面。

庞统眨了眨大眼睛,奶声奶气却语出惊人:“是…是洗镜子的地方吗?可是,先生的镜子,在心里,不用水洗。”他的声音天真无邪,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此言一出,满座皆静。草堂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众人都被这幼童的话语所震惊。蔡讽捋须的手顿住,眼神中充满了惊讶和敬佩;于吉眼中精光一闪,仿佛看到了一个天才的诞生;许劭也缓缓睁开了眼睛,目光中带着一丝赞叹。

司马徽脸上的笑容更深,带着前所未有的惊奇与探究:“哦?那你说说,心中的镜子,该如何洗?”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和一丝挑战。

小庞统歪着头,想了想,指着自己的心口,又指了指脑袋:“这里静了,这里明了,镜子…就亮了。”他的手指在空中划动着,仿佛在描绘着一幅美好的画面。

庞德公在一旁抚须笑道:“这小子平日就爱听我与他讲述些典籍故事,偶尔冒出几句,连我也时常惊讶。”他的声音中带着对侄儿的赞赏和欣慰。

司马徽凝视庞统良久,忽然伸出右手,轻轻按在庞统小小的额头上,闭目感应。片刻后,他睁开眼,眼中竟有星河倒转般的异彩,那异彩如同宇宙中的星辰,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他看向庞德公,语气带着罕见的郑重:“此子灵台澄澈,慧光内蕴,乃千年不遇之奇才。庞公,此子……可愿让他暂留我这水镜山庄一些时日?”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恳切和一丝期待。

庞德公似乎早有所料,笑道:“能得德操青眼,是他的造化。只是这孩子年纪尚小,还需人照料……”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和一丝无奈。

“无妨。”司马徽语气坚定,“我自会悉心教导。此子将来,或可承我之学,明天下之镜。”他的声音中带着对未来的信心和对庞统的期望。

草堂之内,众人神色各异。蔡讽是欣慰,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仿佛看到了荆襄未来的希望;于吉是了然,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种洞察一切的智慧;许劭指尖在天机剑上轻轻一点,似有所感,望向宛城方向,心中默念:“北有管宁,南有司马徽。如今卧龙未出,凤雏已现……孙建宇,你的机缘,看来不止在朝堂江湖,更在这薪火相传之间啊。”他的声音在心中回荡,仿佛在预示着未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