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流华录 > 第一百三十五章 仁心止杀

流华录 第一百三十五章 仁心止杀

作者:清韵公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4 10:38:50

残阳如血,将宛城郊外的荒原染成一片凄厉的赭红。风卷起沙尘,掠过枯黄的草尖,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双方对峙,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一方是孙宇、于吉,以及刚刚赶到的司马徽、许劭,代表着秩序、招抚与可能的未来;另一方,则是以宗仲安为首,南宫晟、张曼成麾下的太平道精锐与黄巾残部,充斥着复仇的烈焰与破坏的**。

宗仲安立于阵前,葛衣在晚风中拂动,他并未因司马徽与许劭的出现而显露出丝毫退意,那双眼眸依旧古井无波,只是深处仿佛有黑色的漩涡在凝聚。他缓缓抬起右手,这是一个再清晰不过的信号。

“杀!”

南宫晟厉啸一声,声音尖锐刺耳,如同夜枭啼鸣。他手中长剑一引,身后数百名太平道教众如同决堤的洪水,挟带着积郁已久的愤恨与杀机,汹涌扑上!与此同时,张曼成也挥舞着那柄门扇般的大刀,发出野兽般的咆哮,率领着那些衣衫褴褛却凶悍异常的黄巾残部,从侧翼掩杀过来。刀光映着夕阳,闪烁着令人心悸的寒芒,呐喊声、兵刃破空声、杂沓的脚步声汇聚成一股毁灭的声浪,瞬间吞噬了荒野的寂静。

孙宇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经脉中因宗仲安威压而不断翻腾的痛楚,以及身体深处传来的阵阵虚弱。他看了一眼身旁的于吉,老道对他微微颔首,浑浊的眼中是鼓励与了然。他又瞥向坡顶的司马徽与许劭,司马徽依旧负手而立,神情平静,仿佛眼前这汹涌而来的杀机不过是镜花水月;许劭则面容肃穆,目光扫过冲来的太平道众,带着一丝悲悯与威严。

是时候了。

孙宇眼中精光一闪,不再犹豫。他一步踏出,身形如孤鸿掠影,竟主动迎向了那滚滚而来的人潮!腰间的倚天剑发出一声清越的嗡鸣,骤然出鞘!

“锃——!”

璀璨的银色流光再次闪耀,如同暗夜中升起的第二颗太阳,只是这光芒少了几分往日的酷烈杀伐,多了几分流转不定的灵性与……克制。

《流光剑典》——星罗棋布!

孙宇的身影瞬间变得模糊,仿佛化作了数十上百道残影,融入那汹涌的人潮之中。剑光不再是追求一击毙命的狠辣,而是化作了漫天闪烁的银色星点,如同夏夜纷飞的流萤,精准无比地迎向那些劈砍而来的兵刃,点向那些蕴含着内力的拳掌。

“叮叮当当……噗噗……”

金铁交击之声与利刃切入皮肉的闷响混杂在一起。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惨叫声虽然此起彼伏,却少有那种濒死的绝望哀嚎。只见银光过处,太平道教众与黄巾士卒手中的兵刃纷纷被挑飞、荡开,或是手腕、肩胛、腿弯等处爆开一团血花,身形踉跄后退,失去再战之力。孙宇的剑,快得超出了他们的反应,却又准得匪夷所思,每一次出剑,都恰好废掉对方的攻势,或是令其暂时失去行动能力,剑锋总在间不容发之际避开要害,留下一条性命。

他穿梭在刀光剑影之中,玄色的身影如同鬼魅,倚天剑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不再是单纯的杀戮之器,而更像是一支挥舞的巨笔,在书写着一篇以伤止杀、以武宣仁的奇特篇章。剑风呼啸,卷起地上的落叶与尘土,却带着一种奇异的“柔”劲,往往将靠近的敌人推开,而非撕裂。

一名黄巾力士嚎叫着,挥舞着沉重的铁椎砸向孙宇后心。孙宇仿佛背后生眼,看也不看,反手一剑点出,剑尖如同灵蛇般在铁椎侧面轻轻一搭一引,那力士顿时感到一股浑厚柔韧的力道传来,沉重的铁椎不由自主地偏向一旁,连带他庞大的身躯也失去了平衡,向前扑倒。而孙宇的剑脊已然拍在他的后颈,力士闷哼一声,眼前一黑,瘫软在地。

另一边,三名太平道游侠配合默契,剑光如网,分取孙宇上中下三路。孙宇身形微晃,如同柳絮随风,从剑网的缝隙间不容发地穿过,倚天剑划出三道细微的银弧。“嗤嗤”声中,三人的手腕同时被剑气划破,长剑脱手,他们惊骇地看着自己流血的手腕,又难以置信地看向那已然远去的玄色背影。

于吉紧随孙宇身侧,他的出手更是云淡风轻。拂尘挥舞间,道道柔和的青气如同涟漪般扩散,靠近的敌人往往只觉得一股无法抗拒的沛然之力涌来,脚下不稳,便已东倒西歪地跌倒在地,虽未受伤,却一时半刻难以爬起。他更是不时屈指弹出一道道细微的符箓,这些符箓并非用于攻击,而是在空中燃烧,散发出淡淡的异香,或是形成小范围的迷雾,扰乱敌人的视线与心神,进一步瓦解着他们的斗志。他的存在,就像一道无形的屏障,为孙宇挡去了许多来自暗处的冷箭与偷袭,让孙宇可以更加专注于“止杀”而非“自保”。

南宫晟见孙宇剑下留情,己方人数虽众,却如同陷入了一张无形的大网,空有力量而无处施展,反而不断有人受伤倒地,失去战力,他心中又惊又怒。惊的是孙宇重伤之下,剑法竟还能如此精妙,掌控入微;怒的是对方此举,分明是未将他和这些太平道精锐放在眼里!

“孙宇!休要假仁假义!”南宫晟尖声喝道,手中长剑攻势更急,一道阴寒刁钻的剑气直刺孙宇肋下,“今日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孙宇挥剑格开,倚天剑上的流光与南宫晟的剑气碰撞,发出嗤嗤声响。他目光平静地看着状若疯狂的南宫晟,沉声道:“南宫道主,杀戮若能解决问题,张角将军也不会将毕生功力传承于外。尔等苦苦相逼,不过是让亲者痛,仇者快,让这南阳大地,再添无数孤儿寡母的哭声。”

“放屁!”张曼成怒吼着,挥舞大刀劈砍而来,势大力沉,仿佛要将孙宇连人带剑劈成两半,“天公将军的仇,必须用血来洗刷!弟兄们,别被他蛊惑!杀了他!”

孙宇身形飘忽,避开张曼成的猛劈,剑尖在他刀背上一触即走,借力打力,让张曼成的攻势为之一滞。他声如金玉,再次朗声道:“正因不愿见更多无谓的流血,孙某才剑下留情!难道你们非要让张角将军最后的传承,也湮灭在这无休止的仇恨与厮杀之中吗?!”

他的话语,伴随着那神乎其技、只伤不杀的剑法,如同投入滚油中的水滴,在冲杀的太平道众与黄巾士卒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一些原本狂热的眼神中,开始出现了迟疑与挣扎。他们看着身边倒下的同伴,大多只是受伤呻吟,而非变成冰冷的尸体,再看向那在人群中穿梭、剑光如神却手下留情的玄色身影,手中的兵刃,似乎变得沉重了起来。

坡顶之上,许劭微微颔首,抚须叹道:“孙文台有仁心,亦有大勇。以武止戈,非纯粹妇人之仁,而是深知‘杀’易‘止’难,此乃真正的大丈夫所为。”

司马徽目光深邃,看着场中那道如同在刀尖上起舞的玄色身影,轻声道:“然其心愈仁,其行愈险。宗仲安……不会坐视。”

他的话音刚落,一直静立不动的宗仲安,终于动了。他并未直接出手攻击孙宇,而是向前迈出了一步。

仅仅一步。

“轰——!”

整个战场的气机陡然剧变!原本只是无形的威压,此刻仿佛化作了实质的山岳,轰然压落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尤其是正在激战中的孙宇,只觉得周身一紧,仿佛陷入了无形的水银之中,每一个动作都变得异常艰难迟缓,那精妙绝伦的“星罗棋布”剑势,瞬间出现了凝滞!

宗仲安的目光,如同两道冰冷的箭矢,穿越混乱的战场,牢牢锁定在孙宇身上。

“妇人之仁,徒取死道。”

宗仲安那一步踏出,仿佛并非踩在实地,而是踏在了某种天地规则的节点之上。整个荒原的气流为之凝固,风声、喊杀声、兵刃交击声,似乎都在这一刻被无限拉远、扭曲,只剩下那无处不在、沉重如铅的天道威压,如同无形的枷锁,重重地套在了孙宇的身上,更要压垮他的意志。

孙宇那如行云流水般的剑势骤然一滞,仿佛银色的流光被冻结。一名太平道教众觑得空隙,嚎叫着挺矛刺来,矛尖直至孙宇背心!若是平日,孙宇轻而易举便能避开或格挡,但此刻,在那庞大的压力下,他的动作慢了何止一拍!

眼看矛尖即将及体——

“止步。”

一声平和的道号响起,于吉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孙宇身侧。他并未去看那刺来的长矛,只是手中的拂尘看似随意地向前一拂。那万千银丝仿佛活了过来,柔韧地缠上了矛杆,一股浑厚绵长的力道顺着矛身传递过去。那持矛的教众只觉得手臂剧震,如同触电般酸麻难当,长矛再也把握不住,脱手飞出,“哐当”一声落在地上。

于吉挡在孙宇身前,面对宗仲安那如同实质的目光,他清癯的脸上依旧平静,只是宽大的葛袍无风自动,猎猎作响,显示出他正在承受着何等巨大的压力。“宗道兄,何必与晚辈一般见识?府君心存仁念,剑下留情,乃是不愿多造杀孽,此乃上天好生之德,岂是‘妇人之仁’四字可以轻辱?”

宗仲安面无表情,声音冰冷如同万载玄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道运行,岂因区区仁念而改易?于吉,你护得了他一时,护不了他一世。今日,他要么拿起屠刀,斩尽杀绝,要么……便葬身于此,为他那可笑的仁心陪葬。”

他的话语如同最终的宣判,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酷逻辑。随着他的话音,那股天道威压更盛,不仅针对孙宇,更是隐隐将于吉也笼罩在内,显然,若于吉再行阻拦,他并不介意连这位故人一并清除。

场中形势急转直下。南宫晟、张曼成等人见宗仲安终于要亲自施加压力,精神大振,攻势再起。而那些原本因孙宇手下留情而略有迟疑的太平道教众,在宗仲安这绝对的力量宣言下,也再次被激发了凶性,嘶吼着扑上。

孙宇紧咬着牙关,倚天剑上的流光在庞大的压力下明灭不定,如同他此刻摇曳的心神。宗仲安的话像毒刺一样扎入他的心中。难道……在这乱世,心存仁念,不愿多造杀孽,真的是一种原罪?是一种取死之道吗?他看着那些再次蜂拥而上的面孔,有些还很年轻,有些眼中还残留着刚才的犹豫,此刻却被仇恨与恐惧驱使着,再次挥舞起兵刃。

不!

一个更加清晰、更加坚定的念头,如同破开乌云的闪电,骤然照亮了他的灵台!

他猛地挺直了几乎要被压弯的脊梁,体内《流光剑典》的内力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疯狂运转,不再是追求极致的杀伤与速度,而是化作了一种坚韧不屈的意志,对抗着那无处不在的天道威压。他手中的倚天剑,似乎感受到了主人的心念,发出了一声更加清越、更加悠长的剑鸣,剑身上的流光不再闪烁,而是变得稳定、温润,如同月华般流淌。

他深吸一口气,将胸腔中翻涌的气血强行压下,目光不再局限于眼前的厮杀,而是扫过全场,扫过那些状若疯狂的太平道教众,扫过凶悍狰狞的黄巾残部,最后,定格在气息如同深渊的宗仲安身上。

是时候了!必须揭开最后的底牌,打破这僵局,也为这些被仇恨蒙蔽双眼的人,指出另一条可能的道路!

孙宇猛地将倚天剑往身前一划,一道凝练的银色弧光荡开几名逼近的敌人,他运足内力,声音如同春雷乍响,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喧嚣的战场,甚至压过了所有的喊杀与金铁交鸣之声:

“住手!!”

这一声断喝,蕴含着《流光剑典》独特的穿透力与一种坦荡无私的浩然之气,震得所有人耳中嗡嗡作响,前冲的势头不由得为之一顿。连宗仲安那古井无波的眼神,也微微动了一下,似乎想看看孙宇究竟要做什么。

趁着这短暂的寂静,孙宇目光如电,朗声喝道:

“尔等口口声声要为张角将军复仇,可知张角将军临终之前,究竟做了什么?!”

他的声音在荒原上回荡,带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南宫晟、张曼成等人皆是一愣,不明所以。就连那些普通的太平道教众,也下意识地停下了动作,疑惑地看向孙宇。

孙宇毫不退缩地迎着宗仲安那骤然变得锐利如刀的目光,一字一句,石破天惊:

“张角将军,在巨鹿城破、油尽灯枯之际,并未将他的毕生修为带入坟墓,也未曾散于天地!”他顿了顿,感受着怀中那卷《太上清静》残卷传来的微凉触感,声音更加沉凝,“他选择了我那身中奇毒、命在旦夕的二弟,赵空!”

“什么?!”

“这不可能!”

“天公将军他……”

此言一出,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泼入了一瓢冷水,整个战场瞬间炸开了锅!所有的太平道教众,包括南宫晟在内,全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惊呼声、质疑声响成一片。张角,在他们心中如同神只般的存在,他那身惊天地、泣鬼神的庞大真气,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传给一个外人?一个朝廷的军官?!

“胡说八道!”南宫晟第一个反应过来,厉声尖叫道,“孙宇!你休要在此妖言惑众!天公将军的真气,岂会传给尔等朝廷鹰犬!”

张曼成也挥舞着大刀,怒吼道:“弟兄们,别听他胡说!他在骗我们!”

孙宇对他们的反应早有预料,他毫不理会南宫晟和张曼成的叫嚣,目光扫过那些惊疑不定的普通教众,声音反而放缓了下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真谛:

“孙某所言,句句属实!此事于吉先生可以作证!张角将军之所以如此做,绝非一时兴起,更非认同朝廷!而是因为他深知,他那身蕴含了太平要术精义的庞大真气,若是随他而去,乃是天下苍生的损失!他希望这真气能找到合适的传承,或许能从中寻得救治更多人的方法,或许能从中参悟出真正平息这乱世祸端的契机!”

他抬手指向宛城的方向,声音中带着一种复杂的情感:“如今,我那二弟赵空,正因为无法承受这过于庞大的异种真气,而气脉膨胀,命悬一线,在宛城苦苦支撑!孙某此番冒险前往淮南王陵,便是为了寻找古籍秘法,希望能救他性命,也希望能找到妥善处置这股真气的法门,不负张角将军临终所托!”

他环视全场,看着那些渐渐安静下来,脸上表情从愤怒、质疑转变为惊愕、茫然,甚至隐隐有一丝期盼的太平道教众,语气变得无比诚恳:

“诸位!张角将军此举,其深意难道还不明白吗?他并非要你们沉浸在无休止的仇恨与杀戮之中!他留下了希望的种子,留下了超越仇恨的可能!你们今日在此与我等拼个你死我活,让这宝贵的传承就此断绝,让张角将军最后的苦心付诸东流,这难道就是你们想要的复仇吗?这就是你们对天公将军的忠诚吗?!”

他的话语,如同重锤,一下下敲打在众人的心上。尤其是那些底层教众,他们加入太平道,最初或许只是为了生存,或许是真的信奉张角那“致太平”的理想。连年的厮杀,同伴的死亡,早已让他们疲惫不堪。此刻,听到张角临终前竟有如此出人意料的安排,心中那早已被仇恨和麻木掩盖的某些东西,似乎开始松动。

“他……他说的是真的吗?”

“天公将军……真的把功力传给了别人?”

“如果是真的……那我们……”

窃窃私语声开始在人群中蔓延,许多人手中的兵刃,不由自主地垂低了几分。就连南宫晟和张曼成,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天秘闻震得心神摇曳,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

孙宇趁热打铁,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带着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

“放下兵刃吧!看在张角将军这最后传承的份上!孙某以南阳太守之名,以手中倚天剑立誓,只要尔等愿意归顺,过往之事,均可既往不咎!愿意回乡务农者,分发田地种子;愿意从军报国者,依才录用,一视同仁;愿意探究张角将军真气之秘、寻找真正太平之道者,孙某愿提供一切便利,与诸位共参之!”

他目光灼灼,扫过每一张犹豫不决的脸:“难道你们就愿意永远背负着‘反贼’、‘流寇’的名声,如同阴沟里的老鼠般东躲西藏,让子孙后代都抬不起头吗?难道就不想亲眼看看,张角将军留下的这团真气,究竟能带来怎样的变化?不想亲手去实现他未能完成的,‘黄天当立’之下,那真正人人安康的太平盛世吗?!”

“出路,就在眼前!是继续在这条流血的死路上走到黑,还是放下仇恨,选择一条新的、充满可能的生路,就在尔等一念之间!”

旷野之上,风声呜咽,卷动着孙宇那掷地有声的话语,也卷动着数百颗激烈挣扎的人心。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恰好落在他的身上,为他那染血的玄色身影镀上了一层悲壮而神圣的金边。他持剑而立,虽伤痕累累,气势却如同山岳般巍然。

仁心止杀,真相劝降。这一刻,他不仅是在为自己和赵空争取生机,更是在试图扭转一场注定血流成河的悲剧,为这混乱的世道,点亮一丝微弱的、却可能燎原的星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