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流华录 > 第一百一十五章 仙意来

流华录 第一百一十五章 仙意来

作者:清韵公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16:25:16

大河之水依旧。

又到风津渡口,这里是连接河北与中原的重要通道,即便在黄巾之乱尚未完全平息的年月,依旧有些许胆大的商旅不得不冒险往来。

渡口码头十分简陋,几根歪斜的木桩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栈桥,河水拍打着岸边,发出沉闷的响声。秋风已带着凛冽的寒意,卷起河岸上的沙尘,吹得人几乎睁不开眼。几艘破旧的渡船停靠在码头边,船夫们穿着打满补丁的粗布短褐,蹲在船头,用警惕的目光打量着每一个准备渡河的客人。

孙宇和赵空牵着马,站在等待渡河的人群中。两人都作寻常游侠打扮,刻意收敛了气息。孙宇内着青色劲装,外罩一件半旧的玄色斗篷,斗篷边缘用暗银色丝线绣着流云纹,虽然经过长途跋涉略显风尘,却依然掩盖不住他眉宇间那份与生俱来的孤高与锐气。他伤势未愈,脸色比平日更加苍白,但腰背挺得笔直,宛如一株在风雪中屹立不倒的青松。那双深邃的眼眸开阖之间,偶尔会闪过一丝令人心悸的精光,仿佛一柄藏在鞘中的绝世宝剑,虽未出鞘,却已让人感受到它的锋芒。

赵空则是一身灰布短褐,腰间随意系着一根麻绳,背上负着一个简单的行囊。他刻意低着头,将大半张脸隐藏在斗笠的阴影下。自从离开邺城后,他体内的太平真气就一直在蠢蠢欲动,时而如烈火焚身,时而如寒冰刺骨。他不得不分出一大半心神来压制这股狂暴的力量,这使得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沉稳许多,唯有偶尔抬眼时,那双清澈的眸子里才会闪过一丝属于年轻人的灵动。

“过了河,就是兖州地界了。”孙宇望着浑浊的河水,声音平静无波。

赵空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感受着体内真气的躁动,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这时,一艘较大的渡船靠岸,船夫吆喝着乘客上船。两人随着人流登上渡船,将马匹拴在船尾。渡船上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有挑着担子的小贩,有背着行囊的书生,有拖家带口的难民,还有几个看上去像是江湖人士的汉子,腰间佩着刀剑,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船夫撑起长篙,渡船缓缓离开码头,向着对岸驶去。河面宽阔,水流湍急,渡船在波浪中起伏不定,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

孙宇站在船头,玄色斗篷在秋风中猎猎作响。他看似在欣赏河景,实则全身的感官都已经提升到了极致。多年的江湖经验告诉他,越是这种看似平静的时刻,往往越是暗藏杀机。

赵空站在他身后半步的位置,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他体内的真气越来越躁动,仿佛感受到了什么危险的气息。

当渡船行至河心时,异变陡生!

“哗啦”数声,五道黑影如同鬼魅般从浑浊的河水中冲天而起,带起漫天水花!这五人皆身着紧身水靠,手持明晃晃的分水刺,动作整齐划一,显然是训练有素的水下好手。

几乎在同一时间,岸边的芦苇丛中射出十数支弩箭,箭簇在秋日的阳光下闪烁着幽蓝的光芒,显然是淬了剧毒。弩箭破空,发出凄厉的尖啸,精准地射向渡船上的孙宇和赵空!

“小心!”孙宇低喝一声,反应快如电光石火。

他并未拔剑,而是双袖一拂,一股柔和而磅礴的劲力如同水波般荡出。那几支射向他面门的弩箭仿佛撞在了一堵无形的墙上,去势顿消,轻飘飘地落入河中。这一手“流云袖”施展得举重若轻,虽然只恢复了部分功力,但那份宗师气度已然显露无遗。

赵空也在同一时间做出了反应。他虽真气不稳,但多年沙场历练出的本能还在。只见他身形如游鱼般向后滑出半步,险之又险地避开了两道从水下刺出的淬毒分水刺。然而这突然的发力牵动了他体内的真气,那股灼热与冰寒交织的力量顿时如同脱缰的野马,在他经脉中横冲直撞。赵空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几乎站立不稳。

袭击者约有二十余人,除了从水中突袭的五人外,其余的都隐藏在岸边的芦苇丛中。他们皆身着黄色劲装,行动迅捷,配合默契,出手狠辣刁钻,显然是太平道精心培养的高手,在此设伏多时,意图将这两位与张角之死密切相关的“仇敌”截杀于大河之上!

“太平道余孽,阴魂不散!”孙宇冷哼一声,眸中寒芒大盛。

他深知此刻己方势单力薄,赵空又有隐患在身,不宜久战。正欲施展辣手,先毙掉几名首领震慑敌胆,却听得一声清越的长笑自远方传来。

“哈哈哈……大河之上,风急浪高,诸位在此舞刀弄枪,岂不煞风景?”

声音初听时仿佛远在天边,缥缈难寻;眨眼间却已近在耳畔,清晰可闻。只见一道青影如御风而行,翩然掠过水面,足尖在波涛上轻轻一点,便已飘出数丈,轻飘飘落在渡船桅杆顶端。

来人是一位中年文士,面容清癯,三缕长须飘洒胸前,更添几分仙风道骨。他身穿一袭洗得发白的青色道袍,虽然朴素,却纤尘不染;头戴一顶竹冠,手持一柄玉柄麈尾,眼神清澈而深邃,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正是与孙宇在邺城有过一面之缘的月旦评主,许劭许子将!

几乎在许劭现身的同时,另一侧河岸上,一位鹤发童颜、身着宽大葛袍的老者亦缓步而出。他步履看似缓慢,如同寻常老翁散步,却一步数丈,缩地成寸般来到河边。老者面容红润,眼神温和中带着看透世情的智慧,周身气息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若不细看,几乎察觉不到他的存在。此人便是名动天下的道学高人,被尊为“天道八极”之一的左慈左元放!

左慈并未登船,只是立于岸边,目光扫过那些太平道高手,轻轻叹了口气。这一声叹息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为之一缓。

“尘归尘,土归土。大贤良师已登仙界,尔等又何苦执着于仇恨,徒增杀孽?散去罢。”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安抚力量,仿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那些太平道高手见到许劭和左慈,尤其是感受到左慈那深不可测、如同汪洋大海般的气息,顿时脸色大变,攻势为之一滞。为首一人厉声道:“左慈!许劭!你们身为道门中人,为何相助朝廷鹰犬,与我太平道为敌?!”

许劭立于桅杆之上,麈尾轻拂,淡然道:“道法自然,不涉权争。张角道友逆天而行,终至败亡,乃天数使然。尔等若冥顽不灵,徒然殉葬,非智者所为。”他话语平和,却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

左慈亦道:“痴儿,还不醒悟?”他屈指一弹,一道无形气劲破空而出,并非攻向任何人,而是击在河面之上。只听“噗”一声轻响,方圆数丈内的河水仿佛瞬间凝固,波澜不惊;旋即又恢复流动,但那股沛然莫御的力量,已然震慑全场。这一手举重若轻,展现出的修为境界,远非寻常武者可比。

太平道众高手面面相觑,皆知今日有这两位高人插手,绝难成功。为首者恨恨地瞪了孙宇一眼,那眼神中充满了不甘与怨毒,咬牙道:“撤!”话音未落,一众黄影如同潮水般退去,迅速消失在芦苇丛与河水之中,来得快,去得也快。

渡船上惊魂未定的船夫与乘客这才松了口气,纷纷向许劭和左慈投去感激的目光。有几个胆大的甚至跪下来磕头,口称“神仙救命”。

孙宇整理了一下微乱的衣袍,对着桅杆上的许劭和岸边的左慈拱手道:“多谢许公,左公出手相助。”语气平静,并无太多意外,仿佛早已料到二人会出现。

赵空也强忍着体内的不适,上前抱拳行礼:“多谢二位前辈。”

许劭飘然落下,来到孙宇面前,苦笑道:“府君恕罪,劭与元放公不告而别,实有不得已之苦衷。”他看了一眼左慈,继续道,“自邺城一别,我二人便一直在商讨如何解决赵都尉体内真气之患。”

左慈此时也已缓步登上渡船,他目光落在赵空身上,仔细打量片刻,眉头微蹙,叹道:“张角道友一身修为,已臻化境,一甲子精纯道元,刚猛霸烈,更兼其临终前心怀执念,使得这真气更具侵蚀性。赵都尉年未弱冠,根基虽稳,经脉却难以承受如此庞然巨力。纵有楚天行那老家伙的剑意压制,林子微那丫头的金针妙术,亦只能治标,难除根本。长此以往,恐有经脉尽毁之厄。”

他的声音平和,但说出的内容却让孙宇神色凝重。连剑圣和药神谷主都束手无策,可见此患之棘手。孙宇沉声道:“左公既与许公专程为此而来,想必已有良策?”

左慈抚须沉吟,目光望向南方,悠悠道:“当世道学,自孝武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日渐式微。尤其两百余年前,淮南王刘安聚集天下道学英才,编纂《淮南鸿烈》,收集珍藏无数道家典籍,意图光大黄老之学。惜其谋事不密,事败身死,那些汇聚了先贤智慧的典籍,亦随之殉葬于九江郡寿春城外的八公山淮南王陵之中,从此不见天日。”

他顿了顿,看向孙宇和赵空,眼神变得深邃:“张角道友天纵奇才,于道学衰微之世,竟能另辟蹊径,创出太平道一脉,其修为见识,老夫亦深感佩服。然其道偏于刚猛激进,缺了中和圆融之意。当世道门,如紫虚上人、于吉道友、许子将以及老夫等人,虽各有所长,齐聚一堂,亦未能寻得完美疏导此等异种真气的法门。若说这世间还有何处可能存在解决之道,恐怕唯有那尘封了两百年的淮南王陵,或存有上古导引、化气之秘术,能解赵都尉之危。”

孙宇听完,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本性孤高自信,不喜假手于人,更不愿欠下人情。如今听闻有此线索,哪怕希望渺茫,也决意一试。他看了一眼身旁沉默的赵空,对左慈和许劭道:“既然如此,我便亲自前往九江八公山,一探那淮南王陵!”

他随即又对左慈、许劭拱手道:“只是,若渊体内真气不稳,不宜随我同行冒险。可否劳烦二位,护送若渊前往南阳郡暂避?南阳乃帝乡,局势相对安稳,且有良医,可保无虞。”他称赵空表字“若渊”,显是亲近。

左慈闻言,却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歉然:“府君见谅,老夫另有要事在身,需往昆仑一行,恐怕不能陪同赵都尉前往南阳了。”他目光扫过孙宇,似有深意,“府君命格奇特,此行南下,凶险与机遇并存,还望谨慎。”

许劭则立刻接口道:“府君放心,劭愿护送赵都尉前往南阳,必保他周全!”

这时,一直被当作“货物”般安排的赵空终于忍不住开口,他看向孙宇,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大哥,你们三人商量得热闹,似乎忘了问我的意思?”他虽然称呼孙宇为大哥,言语间却并无多少下属的恭顺,反而有种朋友间的随意。

孙宇闻言,转头看向赵空,见他虽面色不佳,但眼神清澈坚定,不由得莞尔一笑。那笑容冲淡了他眉宇间的冷峻,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笃定:“你的意思?自然是听我的。”语气平淡,却蕴含着兄长般的关怀与不容置疑的决定。

赵空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但看到孙宇那坚定的眼神,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知道,孙宇决定的事情,很难改变,而且此举确实是为他安危着想。

许劭见状,打圆场道:“赵都尉不必担忧,南阳郡守与劭有旧,定能保都尉安然无恙。待府君寻得化解之法,你们兄弟自有重逢之日。”

左慈也道:“赵小友体内的真气,三月之内当无大碍。老夫这里有一篇静心口诀,或可助你稍缓痛楚。”说着,他低声念诵了一段玄奥的口诀,赵空连忙凝神记忆。

计议已定,四人便在渡口分别。左慈向着西北方向飘然而去,宽大的葛袍在风中鼓荡,几步之间,身影已然模糊,仿佛融入了天地之间,那份逍遥自在的气度,令人心折。

许劭则与赵空一起,转而向西,往南阳方向而行。许劭不知从何处牵来两匹骏马,将其中一匹的缰绳递给赵空:“赵都尉,请。”

赵空翻身上马,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站在渡口的孙宇。秋风吹动他灰布短褐的下摆,年轻的脸庞上带着复杂的神色。

孙宇独自一人,立于风津渡口,目送他们离去。秋风卷起他的玄色斗篷,猎猎作响,仿佛一面孤独的旗帜。他望着南方那苍茫未知的天地,眼中没有丝毫犹豫与畏惧,唯有如同手中即将出鞘的利剑般的锋芒。

九江郡,八公山,淮南王陵。无论其中是藏着化解危机的希望,还是更深的凶险,他孙宇都要去闯上一闯。

他紧了紧背上的行囊,那里除了简单的衣物干粮,还有林紫夜悄悄塞进去的几瓶疗伤丹药,以及林子微赠送的调理经脉的秘药。这些温情,在这危机四伏的旅途上,显得格外珍贵。

“驾!”孙宇轻喝一声,催动胯下骏马,沿着南下的官道疾驰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