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梦回西晋娶女帝 > 第263章 什么是货币

梦回西晋娶女帝 第263章 什么是货币

作者:爱吃瓜的侯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2 07:53:33

冬日清晨的辰时(约早上七点—九点),天色才刚蒙蒙亮,空气中还带着刺骨的寒意。勤政殿东暖阁内却已暖意融融,巨大的鎏金兽首铜炉里燃着上好的银丝炭,散发出温暖干燥的气息,混合着淡淡的龙涎香。

少年天子司马邺身着常服,坐在宽大的紫檀书案后,正揉着还有些惺忪的睡眼,努力让自己清醒。他刚用完早膳,正准备开始一天的功课,却见内侍匆匆来报:“陛下,燕国公求见。”

“老师?”司马邺一愣,随即有些惊讶地站起身,“快请!”他心中诧异,老师昨日才风尘仆仆地回京,今日一大早就进宫?这也太……勤勉了吧?

邵明珠一身紫色国公常服,外罩一件玄狐皮大氅,步履沉稳地走了进来。他脸色红润,精神饱满,显然昨晚休息得极好(或者说……被伺候得极好),与司马邺那带着点倦意的样子形成鲜明对比。

“臣邵明珠,参见陛下。”邵明珠躬身行礼,动作标准,但眉宇间那股子惫懒劲儿却藏不住。

“老师快快免礼!”司马邺连忙上前虚扶,请邵明珠在御座旁特设的绣墩上坐下,关切道:“老师昨日方归,舟车劳顿,何不多歇息几日?朝中诸事,有丞相(王浚)和诸位大臣暂理即可。”

邵明珠摆摆手,接过内侍奉上的热茶,舒服地呷了一口,驱散了清晨最后一丝寒气,这才慢悠悠开口:“陛下此言差矣。一日之计在于晨,治国理政,贵在持之以恒。臣既为帝师,又蒙陛下厚恩,位列三公,岂敢因私废公?今日前来,一为陛下授课,二嘛……”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你懂的”表情,“也是有个小小的建议,想跟陛下提一提。”

司马邺看着邵明珠那副“我很敬业但我也有点小要求”的模样,心中了然,忍着笑,正色道:“老师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邵明珠清了清嗓子,坐直了些,一本正经地说道:

“陛下,臣观我朝现行朝会制度,寅时(凌晨3-5点)便要百官齐聚宫门,等候上朝。此制沿袭前朝,初衷或许是‘勤勉’,然则……”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点无奈和吐槽,“寅时……天都还没亮!鸡都没叫呢!百官就得从热被窝里爬起来,顶着寒风,抹黑赶路!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臣,身子骨哪里吃得消?万一路上滑倒摔了,岂不是朝廷的损失?此其一。”

“其二嘛……”邵明珠摸了摸鼻子,声音压低了些,带着点“推己及人”的诚恳,“陛下您想啊,这大冬天的,寅时起来……实在太遭罪了!臣……咳咳,臣等年轻力壮还好说,那些老臣……还有陛下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睡眠不足,如何能精神饱满地处理朝政?长此以往,于国于民,皆非善策啊!”

他顿了顿,看着司马邺若有所思的表情,继续道:“臣以为,不若将上朝时间,改为辰时一刻(约早上7点15分)。此时天色已明,寒气稍退,百官精神亦足。既不耽误国事,又能体恤臣工,更能让陛下……多睡半个时辰的安稳觉!岂不两全其美?”

司马邺听完,差点没笑出声。他太了解自己这位老师了!什么“体恤老臣”、“为陛下着想”,归根结底,恐怕最大的原因就是——他自己也起不来!寅时上朝,对这位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偷懒绝不勤快的燕国公来说,简直是酷刑!不过,邵明珠这番话,倒也不是全无道理。寅时上朝,确实太过严苛,尤其对年幼的他和年迈的大臣。

司马邺强忍笑意,故作深沉地点点头:“老师所言……甚是有理!寅时上朝,古制虽严,然确有不近人情之处。体恤臣工,亦是仁君之道。况且……”他话锋一转,给了邵明珠一个完美的台阶,“正如老师所言,朕年幼,确需充足睡眠以养龙体。此事,朕准了!即日起,晓谕百官,朝会时辰改为辰时一刻!若有异议者……嗯,就说是朕体恤老臣,顾念幼主,特旨更改!”

邵明珠眼中闪过一丝“得逞”的笑意,立刻拱手:“陛下圣明!体恤臣下,仁德宽厚!实乃万民之福!” 心中暗赞:这小子,越来越上道了!这台阶递得真舒服!

“还有一事,”邵明珠趁热打铁,“臣观官吏当值,每日点卯,旬日方休(古代一般是十天休沐一次)。然则,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官吏亦是一家之主,上有父母需奉养,下有妻儿需照料,家中琐事、亲朋往来,皆需时间处理。日日困于衙署,旬日方得一日休沐,未免太过严苛,亦易生懈怠怨怼之心。”

他顿了顿,抛出核心建议:

“臣请陛下,效仿古之‘休沐’之意,然稍加变通。定为:官吏当值,六日为一周期,第七日休沐一日!如此,既保证衙署运转,又予官吏喘息之机,处理私务,陪伴家人。劳逸结合,方能事半功倍,更显朝廷仁政爱民之心!”

“一周……七日休一日?”司马邺觉得这说法有点新奇,但意思很明白。他想了想,觉得这提议似乎也不错,至少听起来很“人性化”。

“老师此议,亦是为官吏福祉着想。朕准了!一并晓谕施行!”司马邺爽快答应,反正这种具体事务,邵明珠提了,他准了,下面执行就是。

邵明珠心中大定!终于不用天天早起了!一周还能休一天!这日子有盼头了!他脸上笑容更盛:“陛下从谏如流,虚怀若谷,实乃明君之相!”

两件“福利”大事搞定,邵明珠心情舒畅,开始今日的正题——授课。

“陛下,今日臣不讲经史,不讲兵策。”邵明珠正了正神色,“今日,臣与陛下谈谈……钱。”

“钱?”司马邺有些好奇,“老师要讲如何敛财充实国库吗?”

“非也非也。”邵明珠摇摇头,“敛财是手段,今日要讲的是‘钱’本身,或者说……货币。”他拿起案几上几枚不同朝代、不同成色的铜钱,摆在司马邺面前。

“陛下请看,此乃五铢钱,此乃开元通宝,此乃我朝新铸之‘泰和重宝’。”邵明珠指着铜钱,“它们大小不一,成色各异,重量不同,为何都能用来买卖东西?为何百姓愿意用辛苦种出的粮食、织出的布匹,来换取这些小小的铜片?”

司马邺想了想:“因为……朝廷规定它们可以当钱用?”

“陛下聪慧!”邵明珠赞许道,“此乃其一,法定价值!朝廷赋予其权威,使其成为交易媒介。但更深一层,是信任!百姓信任朝廷,信任这枚铜钱背后代表的购买力是稳定的!不会今天能买一斗米,明天就只能买半升!”

他拿起一枚铜钱,在指间翻转:

“货币,如同国之血脉!其流通顺畅,则百业兴旺;其阻滞混乱,则民生凋敝。陛下可知,为何前朝末年,物价飞涨,一斗米需车载铜钱?”

“因为……钱多了?”司马邺试探着问。

“钱多了只是一方面。”邵明珠解释,“关键在于,朝廷滥发劣币!铜钱越铸越薄,含铜量越来越低!甚至发行铁钱、铅钱!百姓不傻,他们知道这钱不值钱了!为了买同样一斗米,就需要更多这样的劣钱!这就是通货膨胀!钱不值钱了!”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

“故,治国理财,首重币值稳定!朝廷铸币,需有定规!成色、重量,务必统一!严禁私铸!更不可为解一时之困,滥发劣币,饮鸩止渴!此乃动摇国本之举!”

“其次,货币流通,需有信用支撑。我朝新铸‘泰和重宝’,成色足,分量重,工艺精良!百姓乐于使用,商贾流通便利。此乃稳定民心、繁荣经济之基石!”

邵明珠没有深入讲准备金、汇率、货币政策等现代概念,只是用最浅显的例子,向少年皇帝灌输“币值稳定”和“货币信用”这两个最核心的理念。他拿起一枚崭新的“泰和重宝”,放在司马邺掌心:

“陛下,这小小一枚铜钱,看似微不足道,实则牵动千家万户生计,维系社稷安稳。望陛下日后亲政,无论何时,都切记——稳币值,重信用!此乃藏富于民、固国之本也!”

司马邺看着掌心那枚沉甸甸、边缘打磨光滑的铜钱,感受着其冰凉坚硬的质感,再联想到邵明珠所说的“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心中对“钱”这个东西,第一次有了超越“金银财宝”概念的、关乎国计民生的深刻认知。他郑重地点点头:“学生谨记老师教诲!币值稳定,重于泰山!”

邵明珠满意地笑了。今日的课,点到即止。他看着窗外渐渐升高的日头,辰时的阳光透过窗棂,暖洋洋地洒在殿内。嗯,这个时辰上课,确实舒服多了。他端起茶杯,惬意地又呷了一口。改革,果然要从身边做起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