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快穿:女主就要活着 > 第72章 倾城之恋关我什么事72

长安坐直了身子,看向赵元睿:“你刚才叫惠宁什么?”

赵元睿:“青玉,她本来是叫青玉的,只是定亲王病中给她请封时,属意惠宁二字,您当时交代儿臣要遵循亲王的遗愿,因此就以惠宁做了封号。”

长安仰头长叹,不做皇帝不知道,做了皇帝才深有体会,正经人一天到晚的正经事都忙不完,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去关心谁娶了谁,谁和谁虐恋情深了。

而且犒劳有功之臣有礼部,官员评级有吏部,恩赏诰命贵女这些有内宫女官,公主驸马则归宗正寺管,一切都是有规矩的。

像是册封时换个好寓意的名字,这种小小不严的事情,长安压根都没过多的关注过,而且当时也在忙着水利,听过后就忘了,谁知小世界的原女主居然就在眼前。

驸马寒越急忙辩解:“不是的,圣人,不光是臣看到公主将君然推下去了,在场还有别的侍从,大家都听到君然大喊着求公主饶命了......”

赵元睿抓住了话头,“她做了什么,才会求公主宽恕?”

寒越有些难以启齿,叽叽歪歪的不想正面回答,惠宁却接了话。

惠宁公主:“也没什么,只是被人抓住了她和驸马暗地里幽会。”

寒越:“公主请勿血口喷人,污蔑臣和君然的清白,死者为大,还请公主口下留情。”

惠宁转头盯着他,“说私下幽会已经很给你们留脸面了,难道不是你二人衣衫不整的搂抱在一起,被人当场逮住了么。”

发财看热闹不嫌事大:“哇,狂徒哎,不知道有没有赤色鸳鸯肚兜。”

长安默默翻了个白眼,好悬没笑出来。

赵元睿:“寒越,你同青玉自小一起长大,要不是定亲王的眷顾厚待,昭武年间靖康城水患时,你岂能活命?要不是青玉钟意于你,你又岂能做了驸马?你是吃了雄心豹子胆,还敢同他人私通?”

寒越被戳到了痛处,一时激愤下口不择言道:“若非是公主诓骗在前,我同君然才应该在一起的,她在我快死的时候救了我,我们不过是情难自抑,是公主拆散了我们的。”

惠宁不可置信的看着他:“你怎么知道是君然救了你?”

寒越:“我垂死挣扎之时见到的那枚玉佩,就是君然的。”

惠宁闭上眼睛,两行清泪滚滚而落,“玉佩是我的,救你的人也是我。”

寒越:“不可能......”

惠宁:“圣人,求您查一查这件事。”

寒越:“圣人,您要给臣做主......”

说实话,长安不在乎到底是谁推了谁,谁又爱上了谁,是三角恋还是四角恋,是错认恩人还是痴心错付了。

但你一个宗室的驸马,从小就被定亲王养着,享受了无数的资源,却还敢在掌掴公主后,大言不惭的求圣人做主,简直就是老鼠盖房子,狗熊拉雪橇,乌龟种芹菜,纯纯做梦。

长安懒得管,也想借此事看看赵元睿如何处理。

长安:“元睿,你怎么看?”

赵元睿直言不讳:“公主说自己没有做过害人之事,驸马却坚持己见,指责公主心如蛇蝎,毫无仁义之情。”

“如果真是公主所为,只能说明她心思善良,不够谨慎,不能狠心斩草除根,留下了破绽。”

“可驸马身为公主之夫,当众掌掴公主,行不忠不义之事,违抗了圣人于昭武元年颁发的禁令,还藐视皇家,乃大不敬,数罪并罚乃是死罪。”

“可如果不是公主做的,那就是驸马空口白牙诬陷她,不辨是非黑白,辱没皇家,更是死罪。”

“所以,臣以为这件事情的重点,从来都不在公主身上,而是驸马藐视天威,无视朝廷禁令,罪不可赦。”

长安赞赏的点了点头,不愧是从小受教于她身边,看问题就是会抓重点。

惠宁公主听完后,不知想到了什么掩面而泣,而驸马则是瘫坐在地,一脸的放空。

赵元睿看着惠宁:“青玉,你祖父当初宁可不要封爵,也要给你求一个庇佑,你如今这样子,是要让他老人家在天之灵也不得安息么?”

“你还有宗族亲人,你的几个叔叔也在南洋,哪怕是想出去也有地方去,你非要因为一个男人颓废至此?”

惠宁公主:“我们自小一起长大的啊,他居然如此不信任我,仅凭一块玉佩就认定了命中之人,这么多年以来,哪怕他问过我一句呢......”

赵元睿吩咐旁人:“去,将那块玉佩挂到一只猪崽身上,驸马不是只认玉佩么,那就让他先抱着猪崽过吧。”

“将公主带回府中,每日问她的选择,七日后再来回禀,是选择一起去搂着猪崽,还是出海,我等她的回答。”

惠宁公主和驸马已经被震惊的说不出话,宫人们也有一瞬的呆滞,在看到圣人也没异议后,才赶紧将那二人带了出去,又派人去找猪崽。

等廊下又恢复安静后,赵元睿才扶着长安往花园走去。

赵元睿:“让圣人为这样的琐事烦心,是儿臣辜负了圣人的信任。”

长安:“无妨,长日漫漫,就当做是听个热闹了。”

“如何处置寒越,你自己拿主意吧。”

赵元睿:“驸马会是最后一个被皇室处决之人。”

二人走到了园中,有宫人将花亭的石凳铺上软垫,又端来了茶点。

长安指着花园角落的一棵树,“这棵树,还是在先帝驾崩后,朕亲手种下的,那时的一棵小树苗,如今也能遮风避雨了。”

当真是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一回首,就是五十年的岁月,时光早就染白了长安的发丝。

长安:“朕已经满头白发,可先帝的谆谆教导似乎还在昨日。”

“先帝当时一再的强调,不要着急,要放缓脚步慢慢来,如今朕也要将这些话说与你听。”

“元睿,你要明白,变革是大势所趋,但也要有人把好方向,拉住缰绳,才不会跑偏了。”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走,切记欲速则不达。”

赵元睿:“儿臣明白。”

她自幼被选到宫里,认字启蒙都是圣人手把手教导的,她学儒家之言,也学共和之策,听到的不仅是四书五经的讲义,还有关于炮舰和铁路,议会制度这样惊世骇俗的言论。

作为被长安一手培养的继承人,赵元睿的身上承载了太多的东西,都会成为她未来独一无二的利器,长安给她打破了君君臣臣的牢笼,又开启了眺望世界的窗户。

长安突然换了话题:“惠宁会作何选择呢?”

赵元睿:“以儿臣对她的了解,她会选择出去。”

长安:“那你也跟着去走一趟吧,出去转一转,看一看,以后怕是再也不会有这样的空闲了。”

赵元睿:“好。”

赵元睿这一去,回来已经是四年后了。

她先是从河北路宣抚司一路南下,再从福州出海,最后从遥远的大食国上岸转陆路,一路穿过各个已经被宗室们打下来的地盘,最后由陇右城归国,沿着正在建设中的东西向运河顺流而下至梧州,再北上归京。

经过了这一程的风霜雨雪,再度站在长安面前的赵元睿,已不再是当年那个眉宇间尚存青涩的皇室孤女,四载春秋在她身上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不是沧桑,而是一种淬炼过的沉静。

塞外的风沙磨砺了她的轮廓,海上的烈日染深了她的肤色,而穿越战火与异邦的阅历,则沉淀在她那双愈发深邃的眸子里。

长安问她:“你做好准备了么?”

赵元睿:“儿臣携四海风尘而归,早已立下经纬天地之志。”

这一年,正是华光七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