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苏定方演义 > 第325章 高慧英随夫巡边 ?彩虹光慑藩部

朔风如无形的巨兽,卷着漫天黄沙在戈壁上呼啸驰骋,细密的沙粒如铜针般拍打在苏定方的银甲上,发出“沙沙”的轻响,宛如无数细碎的蹄声在附和着远处隐约的烽烟。他勒住胯下神骏的照夜玉狮子,那马通体雪白,唯有四蹄踏雪,鬃毛在风中翻飞如浪,此刻正不安地刨着蹄子,喷着白气,鼻息间的白雾遇着寒风,转瞬便消散在黄沙里。苏定方抬手按了按腰间的龙泉剑,剑鞘古朴如墨,隐隐透出冷冽的寒光,那是历经沙场淬炼的锋芒。他目光如炬,望向远处连绵起伏的烽燧,烽火在黄沙中若隐若现,像是大地警惕的眼睛,默默守护着大唐的边疆。

“过了这片黑风口,便是突厥降部的聚居地了。”苏定方的声音沉稳如铁,透过呼啸的风声传到身侧的高慧英耳中,带着久经沙场的凝重,“此地民风彪悍,虽三年前归降我大唐,却仍有顽劣之徒心存侥幸,咱们得打起十二分精神,莫要让陛下的恩宠,成了他们放肆的由头。”

高慧英一身大红劲装,裙裾处绣着暗金色的流云纹,在苍茫戈壁的映衬下,宛如一团燃烧的烈火。她身姿挺拔如松,容颜明艳照人,腰间的?彩虹剑鞘上镶嵌着细碎的蓝宝石与红宝石,在昏暗的天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剑穗上的红绸在风中肆意飘动,似跳跃的火焰,又似展翅的朱雀。闻言,她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意,手中马鞭轻轻一扬,在空中划出一道清脆的声响,如裂帛般穿透风声:“夫君放心便是。红拂师父亲传我的‘流云剑法’,这些年我每日寅时便在院中修习,剑穗上的红绸磨破了三匹,剑招早已刻入骨髓。对付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藩部头领,还绰绰有余。”

她这话并非虚言。高慧英自十五岁拜师红拂女,不仅习得“流云剑法”的灵动飘逸,更得红拂女亲传的临阵应变之术。当年随苏定方平定突厥时,她便曾单枪匹马冲入敌阵,用一套“流云剑法”斩杀三名突厥将领,救下被困的亲兵,从此在军中得了个“红袍女侠”的称号。

两人身后跟着的亲兵不过百人,却个个身形矫健,甲胄鲜明,皆是苏定方从数万大军中挑选出的精锐。他们腰间佩刀,背上挎弓,眼神锐利如鹰,即便在这般恶劣的环境中,依旧保持着整齐的队列,步伐沉稳,没有半分懈怠。队伍行至黑风口峡谷入口,两侧山壁陡峭如削,怪石嶙峋,像是蛰伏的巨兽张开的獠牙。风声穿过峡谷,发出呜咽般的嘶吼,如鬼哭狼嚎,更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呜——”

突然,一声尖锐的呼哨从两侧山梁上传来,划破了戈壁的沉寂。紧接着,数十名披发戴毡帽的突厥骑手如猛虎下山般纵马冲下,马蹄声震得地面微微颤抖,扬起的黄沙遮天蔽日。为首的是个身材魁梧的壮汉,脸上带着一道从眉骨延伸到下颌的狰狞刀疤,手中高举着一柄寒光闪闪的狼牙棒,棒上的尖刺在天光下泛着嗜血的光芒。他口中高声喝道,声音粗哑如破锣:“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粮草和兵器!否则,休怪爷爷的狼牙棒不客气!”

苏定方依旧勒马伫立,神色平静无波,仿佛眼前的险境不过是寻常风景。他经历过大小战役数百场,比这凶险十倍的场面都见过,自然不会将这区区数十名劫掠者放在眼里。他甚至没有拔出腰间的龙泉剑,只是目光冷冷地扫过冲下来的突厥骑手,像是在看一群跳梁小丑。

高慧英却已眼中寒光一闪,不等苏定方开口,便双腿一夹马腹,胯下的胭脂马似通人性,长嘶一声,四蹄翻飞,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胭脂马是汗血宝马与本地良驹的混血,既有汗血宝马的速度,又有本地马的耐力,是苏定方特意寻来送给高慧英的坐骑。

“噌——”

?彩虹剑应声出鞘,剑光如一道绚丽的彩虹划破黄沙,又似一道流动的星河,璀璨夺目。那剑身是用上好的镔铁锻造,经过七十二道工序淬炼,剑刃锋利无比,吹毛可断。高慧英的身影在敌骑中穿梭,身姿轻盈如燕,步法灵动如流云,手中的?彩虹剑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时而如灵蛇吐信,时而如流星赶月,招招精准狠辣。

她深知这些突厥骑手擅长马上拼杀,若是与他们硬拼力气,自己未必占得上风。因此,她并不与对方硬拼,而是借着马速,巧妙地避开对方挥来的兵器,剑尖如毒蛇吐信,专挑马腿。突厥骑手的战马虽彪悍,却经不起这般精准的攻击。

“噗噗噗——”

不过三回合,已有五匹战马的腿筋被挑断,嘶鸣着瘫倒在地,马背上的骑手猝不及防,纷纷摔得人仰马翻,有的直接摔在尖锐的石头上,惨叫连连,有的则被后面冲来的战马踩踏,瞬间没了声息。

为首的刀疤头领见状,顿时怒不可遏,双眼赤红如血,死死地盯着高慧英,口中怒吼着突厥语,挥舞着狼牙棒便朝着高慧英的面门砸来。那狼牙棒带着呼啸的风声,势大力沉,仿佛要将高慧英连人带马一并砸成肉泥。周围的突厥骑手也纷纷围了上来,手中的弯刀闪烁着寒光,想要将高慧英困在阵中。

高慧英却神色不变,手腕轻轻一翻,?彩虹剑顺势格挡,“当”的一声脆响,火花四溅。狼牙棒的力道极大,震得她手臂微微发麻,但她借着这股力道,身子如柳絮般微微一侧,险之又险地避开了狼牙棒的余威。同时,她手腕一送,?彩虹剑如闪电般抵住了刀疤头领的咽喉,剑尖冰冷的触感让刀疤头领的动作瞬间僵住。

“我夫君乃邢国公苏定方,奉陛下之命巡边。你们身为大唐降部,竟敢在此劫掠,是想造反吗?”高慧英的声音清冷如霜,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目光如利剑般刺向刀疤头领。

刀疤头领顺着高慧英的目光望去,只见不远处的苏定方依旧端坐于马上,银甲在天光下熠熠生辉,宛如战神降临。他腰间的龙泉剑虽未出鞘,却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寒意,那是久经沙场的杀气,让刀疤头领浑身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这才认出苏定方的身份,顿时面如土色,双腿一软,“扑通”一声滚下马背,跪在地上连连磕头,额头撞在坚硬的石头上,很快便渗出血来:“不知是国公爷驾到,小的们有眼无珠,冲撞了国公爷和夫人,求国公爷饶命啊!小的们再也不敢了!”

其余的突厥骑手见头领跪地求饶,也纷纷勒住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恐惧。他们虽顽劣,却也知道苏定方的威名。当年苏定方率领大唐铁骑横扫突厥,杀得突厥人闻风丧胆,如今他们不过是些散兵游勇,哪里敢与苏定方抗衡。

苏定方这才勒马上前,目光如刀,扫过跪在地上的刀疤头领和一众突厥骑手,声音冷冽如冰:“陛下仁慈,念你们突厥部落在漠北流离失所,特意划出这片水草丰美的土地让你们聚居,每年还赏赐大量的粮草和布匹,让你们安居乐业。你们为何还要在此劫掠过往商旅?难道陛下的恩宠,在你们眼中就如此不值一提吗?”

刀疤头领吓得浑身发抖,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他偷眼看向身后的突厥骑手,见他们也都低着头,不敢与苏定方对视,心中更是慌乱。其实,他们并非真的缺粮少食,而是近年来有些年轻的突厥子弟不安于现状,总想着恢复当年突厥的荣光,便纠集了一些顽劣之徒,在此劫掠过往的商队和使节,以此积攒实力。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烟尘滚滚,遮天蔽日。只见一位身着华丽锦袍的突厥酋长带着数百名部众匆匆赶来,锦袍上绣着金色的狼头图案,那是突厥部落的图腾。他远远便看到了跪在地上的刀疤头领和手持长剑的高慧英,以及神色冷峻的苏定方,心中顿时咯噔一下,暗道不好。他连忙翻身下马,快步上前,对着苏定方和高慧英连连叩首,额头都磕出了红印:“国公爷恕罪,夫人恕罪!是小的管教不严,让这些顽徒冲撞了国公爷和夫人,小的愿献上牛羊千头,黄金百两,以谢罪过!还请国公爷和夫人大人有大量,饶过这些无知之徒!”

这位酋长是突厥降部的首领,名叫吐迷度,当年便是他率领部落归降大唐的。这些年,他一直对大唐忠心耿耿,却没想到手下竟有这般顽劣之徒,竟敢在苏定方巡边时滋事,这让他心中又惊又怒。

高慧英缓缓收剑回鞘,?彩虹剑入鞘的声音清脆悦耳,却让在场的突厥人都松了一口气。她看着跪在地上的吐迷度,语气缓和了些许,却依旧带着威严:“吐迷度酋长,大唐地大物博,金山银海,并不缺你这千头牛羊、百两黄金。大唐缺的,是安分守己、遵守律法的子民。今日之事,看在你多年忠心的份上,我可以既往不咎。但你要记住,若是再有下次,休怪我剑下无情。”

说罢,高慧英手腕一翻,从怀中取出一枚鎏金令牌,令牌上刻着“大唐巡边”四个篆字,字体苍劲有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令牌的边缘还镶嵌着一圈细小的珍珠,更显华贵。她将令牌抛给吐迷度:“持此令牌去最近的烽燧,可领取十石新粮种。这是皇后娘娘亲自让人培育的高产粮种,耐旱耐涝,产量是普通粮种的两倍。皇后娘娘曾说,种出的粮食,比抢来的粮食更安心,也更长久。希望你们能好好耕种,安居乐业,莫要再动歪心思。”

吐迷度双手捧着令牌,如获至宝,他抬头看着高慧英,只见她红衣猎猎,身姿挺拔,眉宇间带着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英气,再想起刚才那快得让人看不清的剑法,心中顿时充满了敬畏与信服。他再次重重叩首,声音恭敬而诚恳:“谢夫人恩典!谢皇后娘娘恩典!小的定当严加管教族人,让他们好好耕种,安分守己,绝不敢再滋扰生事!若有违背,小的愿提头来见国公爷和夫人!”

苏定方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吐迷度和一众突厥人,沉声道:“记住你今日说的话。陛下的恩宠不是无限的,若是你们不知珍惜,他日休怪大唐铁骑无情。”

吐迷度连连应诺,不敢有丝毫怠慢。他起身喝令手下将刀疤头领和一众参与劫掠的骑手拿下,又让人将地上的尸体拖走,清理干净现场,然后恭敬地请苏定方和高慧英前往部落驻地歇息。

当晚,突厥部落为苏定方和高慧英设宴款待。部落的大帐篷内灯火通明,数十盏油灯将帐篷照得如同白昼。烤肉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肥美的羊肉在火上滋滋作响,滴下的油脂落在炭火上,发出“噼啪”的声响。突厥人载歌载舞,美丽的突厥少女穿着华丽的服饰,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翩翩起舞,手中的丝巾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强壮的突厥汉子则端着大碗的马奶酒,高声唱着雄浑的草原歌谣,气氛十分热闹。

苏定方与吐迷度坐在主位上,一边饮酒,一边交谈着部落的近况。吐迷度详细地汇报了部落的耕种情况、牲畜数量以及族人们的生活状况,言语间充满了对大唐的感激之情。高慧英则坐在苏定方身侧,偶尔端起酒杯浅酌一口,目光平静地看着帐篷内载歌载舞的突厥人,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帐篷外突然走进来几个年轻的突厥子弟。他们个个身材高大,眼神中带着几分桀骜不驯。为首的是一个面容俊朗的年轻人,名叫莫贺咄,是吐迷度的侄子。他手中端着一碗马奶酒,走到高慧英面前,微微躬身,语气中带着一丝挑衅:“夫人剑法高超,小的们十分敬佩。听闻夫人是红拂女的弟子,小的不才,也学过几年突厥剑法,想请夫人指点一二,不知夫人可否赏脸?”

他这话一出,帐篷内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微妙。吐迷度脸色一变,连忙喝道:“莫贺咄!不得无礼!国公爷和夫人一路劳顿,怎能让夫人费心与你切磋?还不快退下!”

莫贺咄却不为所动,依旧看着高慧英,眼中充满了不服气。他自小在草原上长大,习得一身好武艺,在族中年轻一辈中算得上是佼佼者。今日白天,他听说高慧英仅凭一己之力便制服了刀疤头领,心中十分不服,便想借着这个机会试探一下高慧英的武艺,若是能赢了她,也好在族中树立自己的威信。

高慧英微微一笑,并不推辞。她知道,这些年轻的突厥子弟心中对大唐还有些隔阂,若是今日能让他们心服口服,日后部落的管理也会更加顺利。她起身走到帐篷中央,抽出?彩虹剑,剑尖斜指地面,剑身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虹光。她看着莫贺咄,语气平和:“既然你想切磋,那我便陪你玩玩。点到为止,莫要伤了和气。”

莫贺咄心中一喜,连忙拔出腰间的弯刀,摆出了突厥剑法的起手式。他的弯刀狭长锋利,是用草原上最好的精铁锻造而成。他深吸一口气,双腿微微弯曲,身体如拉满的弓,随时准备发起攻击。

就在这时,一阵风从帐篷缝隙吹入,将一盏油灯上的烛花吹得摇曳不定,几片烛花随风飘落,如同蝴蝶般在空中飞舞。帐篷内的突厥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地盯着高慧英和莫贺咄,期待着这场切磋的开始。

高慧英却并未看向莫贺咄,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空中飘落的烛花。她手腕轻轻一抖,?彩虹剑穗上的红绸如活过来一般,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精准地缠住了那几片飘落的烛花。她手腕再一收,红绸带着烛花轻轻落在掌心,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而那油灯上的烛火却依旧燃烧得明亮,丝毫未损,仿佛刚才那阵风吹过的只是错觉。

帐篷内瞬间鸦雀无声,所有藩部众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高慧英,眼中充满了震惊与敬佩。他们何曾见过如此精妙的剑法?仅凭剑穗上的红绸便能缠住飘落的烛花,还不损坏烛火,这等功力,简直匪夷所思。莫贺咄更是脸色苍白,手中的弯刀险些掉落在地上。他这才明白,自己与高慧英之间的差距,简直如同天壤之别。他之前的那些骄傲和不服气,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只剩下深深的羞愧。

苏定方见状,举杯站起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声音却掷地有声:“大唐的刀枪,从来都不是用来欺凌弱小的,而是为了护佑天下安宁,守护百姓家园。陛下之所以善待降部,是希望天下苍生都能安居乐业,共享太平。希望各位好自为之,与大唐和睦相处,莫要辜负了陛下的一片苦心。”

藩部众人闻言,纷纷起身举杯,恭敬地说道:“愿听国公爷教诲!愿与大唐永世修好!绝不敢再有二心!”他们的声音洪亮而真诚,充满了对大唐的敬畏与信服。

吐迷度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知道,经过今日之事,族人们心中对大唐的隔阂彻底消除了,日后部落与大唐之间的关系一定会更加融洽。

灯火下,苏定方腰间的龙泉剑与高慧英手中的?彩虹剑交相辉映,寒光闪烁,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帐篷外,朔风依旧在戈壁上呼啸,但帐篷内的气氛却温暖而融洽。马奶酒的醇香、烤肉的香气、悠扬的马头琴声以及突厥人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民族团结、共享太平的美好画卷。

夜深了,宴会渐渐散去。苏定方与高慧英回到吐迷度特意为他们准备的帐篷内。高慧英将?彩虹剑放在桌上,看着剑身反射出的烛光,嘴角带着一丝笑意:“夫君,今日总算没有给你丢脸。”

苏定方走上前,轻轻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温柔与骄傲:“你从来都不会让我丢脸。有你在身边,是我苏定方此生最大的幸运。”

月光透过帐篷的缝隙照进来,洒在两人身上,宛如一层薄薄的银纱。远处的烽燧依旧在夜色中闪烁,守护着大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