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 第343章 金融投机客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343章 金融投机客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21 17:04:51

“老板,就是这幅地皮,原业主开价7港币每平方尺,总计面积15.2万平方尺,我觉得如果我们开发五层的公寓,将有大量的收租面积。”

在北角临海的地方,严宽为陈光良介绍起来。

陈光良一边听,一边思考。

这幅在炮台山附近、北角电厂附近的英皇道地皮,距离市区又比其它北角地皮近,无疑是比较适合开发公寓,后续租给来香港避难的内地有钱人。

最近,长江地产在西环、湾仔、铜锣湾、北角、油尖旺地区,大量的购买破旧物业、地皮,都是准备建唐楼和公寓。

“嗯,建公寓确实适合,就叫做海国公寓。”

严宽等人也是有点怀疑——老板突然斥资上千万港币投资地产,建那么多公寓和住宅,万一没人租赁怎么办?

现在香港确实很多人没地方住,但那些都是穷人,他们有房子也不可能免费给住的。

只不过出于老板对每一次形势的预判准确,他们倒是没有提出过反对意见,更何况反对也无效。

“嗯,西环、上环那边的住宅风格是粤式骑楼,所以我们买到地皮和旧楼,依旧建同样风格的建筑;湾仔、铜锣湾、北角,则适合建公寓;油尖旺等九龙地区,则更多的是唐楼。”

陈光良自然也知道这些,他对香港地产也比较精通,这个年代建筑审核不算严格,但规定不能超过五层。

“建筑方面,你们要拿出新的设计,适应人们逐渐对生活追求的品质需求,抓质量、抓效率。”

“好的,我们不仅从沪市招揽建筑人材,也从本地招揽了人才加盟,现在公司已经四十多人,重回我们当初沪市地产领导者的气势。”

陈光良拍拍严宽的肩膀,这是对往昔的地产辉煌的一种回忆。

这一次,他至少要购买能建700幢建筑的地皮,相当于至少需要100万平方尺以上,仅地皮费就需要投资1000万港币以上,即250万美金以上。

还有建筑费,仅前面的300多幢唐楼,就需要重建和维修资金200万;而剩下的700幢楼(公寓折合多少幢楼)的建筑费,怕是至少1400万港币,即350万美金。

当然,这些费用是陆续投入的,一部分是采取‘以租养建’的模式,而且建筑部分是持续到1950年的计划。

不过一旦完成这个目标,陈光良就是香港的‘收租大王’,当然现在也是。届时仅长江地产就可以提供5000层楼,差不多三四万人的入住。

“明年争取建一批住宅物业起来”

“没问题,明年至少能建好800套住宅。”

“嗯”

其实,长江地产虽然抓质量,但却对建筑材料讲究30年保质期即可。

这一点是所有人有些没想明白,只有陈光良知道,再过十年,就放开建筑高度,那这些房子还不是要陆续拆卸,然后建成一幢幢高层。

以陈光良现在打下的基础,将来基本可以采取‘五分出租五分售’、‘捂地皮’等,因为底蕴太雄厚了。

月底,第一批‘圆珠笔’2000只,在香港和沪市的百货商场,开始销售。

在此之前,环球贸易实际上已经取得美国圆珠笔的远东经销权,也就意味着像永安、先施这样的百货公司,以及其它商店,都不可能再进到同样品牌的圆珠笔。

永安百货在日占时期,甚至也在营业,正应为如此,还有郭家的人被抓到监狱,最后远遁海外。

至于香港在审判‘日伪’方面,就非常的宽松,凡是受日本逼迫、而没有残害百姓的华人,都基本不予追究。因为港府的意思是,日本占领期间,很多华人是因为需要‘维持华人生活和秩序’而被迫做日本的‘官员’。

就比如在日军占领香港后,便采用“以华制华”的策略,招抚当时仍留在香港的华人领袖,达至稳定人心。身为华人领袖的周寿臣别无他选的情况下,与罗旭和、罗文锦、邓肇坚等人在日军指示下成立“香港善后处理委员会”,处理粮食、治安等问题。如今,香港政府也没有追究责任,并继续信任周寿臣做官。

德辅道西,永安商场。

一名‘原子笔’推销员,正在向大家展示。

“这是第一支能在水下书写的笔,该圆珠笔使用了一颗小的圆珠,将浓度很大的明胶型墨水释放到纸上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写。”

“美国今年才生产出来的高科技,取名来自轰炸日本的原子弹,所以叫做原子笔。”

显然,这里面有杜撰的成分,美国人可没有取名‘原子笔’,更没有那原子弹取名的意思。

但这样一说,华人精英们瞬间来了兴趣。

“多少一只?”

“320港币,价格虽然有些贵,但它绝对值这个价格,因为它也是身份的象征。”

“我买一只”

都不用太费力的推销,这个年代的美国货,基本都是畅销品。

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原子笔’在香港和沪市成为畅销品,环球贸易一看形势,马上订购第二批。

是和杰克合作的,但杰克只是负责美国的采购,以及美国港口的发货,他赚4美元一支,而进货价是8.5美元(美国零售价是10美元)。

抛开运输费、零售商的利润,环球贸易一只‘原子笔’至少还有40美元的利润。

暴利!

环球贸易的‘一炮而红’,也引起香港贸易界的瞩目。

不过这种小商品,怡和、太古之类的洋行,倒不至于过多关注;反倒是华资的利丰行、大昌贸易,倍加关注。

利丰行,创办于1906年,是当时华夏第一家对外贸易的华资商行,创办人是冯柏燎和李道明,其中冯氏占股51%。早期,利丰行的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因为冯结识一名美国人,然后一直在利丰购买华夏商品——鞭炮、烟、竹器、藤器等。

抗战前夕,冯氏有感于局势的变化,遂派三子从广州前往香港,在皇后大道9号建立利丰分行,随后为利丰行在香港购入第一个物业——干诺道18~20号。

如今利丰的股权全部落入冯氏手里,而冯氏也进入第二代,由冯慕英、冯汉柱兄弟同时担任董事长。

干诺道18~20号,利丰行。

冯汉柱有些震惊的说道:“大哥,你知道这个原子笔的利润嘛?”

冯慕英说道:“应该利润很高,毕竟卖320港币一支。所以老三,它的成本到底是多少?”

老三负责海外,他负责内地,香港自然是两人同时负责,共同精英利丰行。

冯汉柱说道:“美国零售价只需要10美元,也就是40港币环球贸易至少能赚120港币一支。”

冯慕英震惊了,这tmd太赚钱了。

他忍不住感叹的说道:“若是我们有这个原子笔的贸易,仅此一项,就足以让我们利丰行发展上一个台阶。”

冯汉柱失望的说道:“我已经向美国方面咨询过,已经有一名美国人拿下远东的‘雷诺牌圆珠笔’的代理权,看来应该是环球贸易的合伙人。而这种产品,目前只有雷诺公司可以生产。”

冯慕英大失所望,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