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 第310章 商战也战场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310章 商战也战场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21 17:04:51

时间转眼来到1936年下半年。

市值夏日,在威海路的陈氏府邸,陈光良正和家人在后院里歇凉。

他坐在中间,右边是母亲杨慧,左边是妻子严人美,小桌子上摆着咖啡、茶,以及还有一些点心。

三岁多的长子陈文杰,已经到了乱跑的年龄,而八个月的‘三子’陈文铭则由佣人抱着照看。

一家人其乐融融。

“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全家都已经到了香港,迎接新的生活。”

明年7月,局势是已经相当的紧张,甚至这个时候,都已经可以发现一些日本要全面侵华的苗头,只是大多数人依旧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而已。

杨慧担忧的说道:“也不知道我这把老骨头,这路上经得起折腾不,听秀英讲,坐船可难受了!”

陈光良笑道:“妈,你的身体那么好,是没有问题的。再说都是自家的船,就和住一幢海上宫殿差不多,吃吃喝喝,很快就到香港了。”

他明白,杨慧是因为‘背井离乡’忐忑心情,未必就是担心身体。她来沪市八年时间,也已经习惯富太太的生活,岂有那么心甘情愿离开沪市这个安乐窝。

杨慧继续说道:“光良,这日本人真会打进沪市啊?”

严人美马上说道:“妈,这要是没有苗头,光良也不会安排撤到香港去。再说,左右不过是坐两天轮船,你就当旅游一趟,那是真没事,就再回沪市享福好啦!”

年龄大的人,忌讳背井离乡。

杨慧实际上也不大,今年也就46岁而已,但毕竟是女流之辈,而且是传统妇女。

她还是说道:“光良去那里,我就去那里,倒是也没有那么多讲究。”

陈光良笑而不语,他如果去重庆,杨慧还是要跟着弟弟光聪一家,以后去澳门的,免得路上折腾。

严人美这时候问道:“蒋梅英会不会带孩子去香港,还是直接去美国?”

陈光良一愣,严人美很久都不直接提‘蒋梅英’,他还以为已经心照不宣了,莫非今天又要找他的麻烦。

“先去香港,再择机去美国。”

“喔”严人美轻描淡写的回了一句。

这倒是让陈光良心里有些不自在,便直接说道:“仁美你又什么想说的就说出来,这样说话半截,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严人美回道:“我就问问,没有什么其她的意思,你不要多想!”

还是没有松口!

陈光良只能将这件事放放,也只能先委屈一下蒋梅英母子了,毕竟不能因为这事,把正房一脉也得罪了。

慢慢来。

在一间日式餐馆里,日本在沪的纺织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正在商议。

去年,在长江流域,由江浙财团发起的‘保护’行动,让日企损失不菲;如今又快到了一年的‘收割季节’,在沪的日本纺织企业们可是心生警觉。

裕丰纺织的山田秀一说道:“鉴于我们去年的失败,我建议大家联合成立‘收购委员会’,提前向中间商和农户‘预收购’,以防华夏人再施展诡计!”

去年,要不是伪满洲国那边支援了一些给他们,在沪的日本纺织企业怕是更加不堪。

但这事影响总归不是一件好事,支援沪市日企的多了,那么朝日本本土的就相应的少了。

无形中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原田忠雄这时候说道:“预收购,确实可以以防万一。只是我从支那人那里得知,今年种区域并没有受到什么水灾、旱灾,今年的可能会丰收,事实上,我们大可不必紧张!”

去年(1935)华夏大减产,全国只有800万担,而在1934年,全国还有1100万担的产量,可见去年缺的恶劣情况。

去年的,一度炒到54~55元一担,而前年也才43~45元一担,这里面的差价是历年罕见的。

“原田君,丰收不丰收,这是后面的事情。但我们不能再犯错,万一江浙财团再次联合,将市场的大量收购,那我们的处境依旧被动。”

“是啊,我赞成预收购,积极的和华夏纺织厂抢购,避免被他们再坑一把。”

倾向‘预收购’的日企,占据主要的优势。

见状,山田秀一心中很是得意,这样他就能占据上风,成为日企在沪的最具有影响力的人,进一步染指权利。

山田秀一趁机说道:“为了大日本帝国,我们必须打败江浙财团,让他们统统倒闭,瘫痪华夏的经济。”

去年仅中秋节那一天,沪市就倒闭一百家企业,这是日本非常乐意看到的。没有一个强大的商业体系,将来华夏反抗的力量就弱三分。

若不是美国、英国支持华夏的经济,支持法币(建立外汇本位),日本认为华夏的经济已经瘫痪。

陈光良来到新丰纺织二厂,只见这里的工人和纺织继续正在忙碌,而相比一年多前,新丰纺织的工厂景象让人大吃一惊。

实行‘3s’管理体系的新丰纺织工厂,目前是沪市最有效率、最有获利的纺织企业。

当然,陈光良并没有进一步压榨纺织工人,虽然他接手以来没有加过工资,但却实行了‘三节慰问’和‘十三薪’的政策。实际上,相当于变相的多发两个月薪水。

在很多工厂都在想办法裁员、减薪、延时的情况下,新丰纺织还是做的很仁慈了。

新丰纺织在整个沪市的纺织业中,优势也不能说很明显,除了童润夫、李升伯等技术人员的加盟外,最大的优势应该是——去年炒获利不菲。

去年新丰纺织一共收了12万担出头的,价值500万;但实际上,新丰纺织根本用不了500万的原材料,所以纺成纱后,在10~12月的旺季套现了一小半,仅此一项就获利50多万大洋(扣除利息后)。

陪同考察时。

陈光良说道:“今年,新丰纺织将囤积更多的,你们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童润夫、李升伯等人有些不解。

随后,童润夫说道:“陈先生,今年肯定丰收,囤积恐怕不会获利。”

陈光良自信的说道:“在这方面的预判,我从没有失误过。丰收,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而且我觉得肯定是大丰收。但丰收,不代表纱会降价,战争要来了,囤积物资是最有前景的投资。”

童润夫等人惊讶起来,他们也知道陈光良是有名的‘经济战略家’,曾是《东方日报》最有说服力的评论家。

“好,我们会准备好收购、仓库方面的工作。”

收购是第一步,新丰纺织会将收购的纺成纱,也就是纱锭或纱包。

期货市场的交易对象,便是纱包,每年的10~12月是纺织旺季,次年的2月份开始则是淡季来临。

开纺织工厂的,基本都会涉猎这方面的期货交易,主要是降低成本。

“今年的资金,会更庞大。”陈光良补充道。

童润夫点点头,没有再多问,因为他们知道是平安银行给与贷款支持。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