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2246章 卷甲用兵安西极(五)

隆庆中兴 第2246章 卷甲用兵安西极(五)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20:46:52

朱载坖在西苑处理这些政务的时候,一向都会把皇太孙带在身边听朱载坖怎么处理这些政务,在重臣们走了之后,朱载坖问道:“今日有什么收获啊?”

皇太孙说道:“皇爷爷,这桥未能修好,本是工部的事情,为何皇爷爷要帮工部担待?”

这确实是皇太孙所不能理解的,他认为天子怎么能够承认错误呢?即便有错,都应该是臣子的错,对于皇太孙的这个想法,朱载坖认为并不能够算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天子确实是不能认错的,因为一旦天子认错,有可能会挫伤天子的威严,这点是必须要考虑到的事情。

但是朱载坖认为首先是否认错和是否改错是两个问题,朝廷的用兵行政,各种决策,不可能每次都正确,这点是毫无疑问的,即便是内阁、皇帝、部院再三讨论的过的事情,在实际执行当中的也可能因为执行的问题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就必须马上予以纠正,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朱载坖详细的向皇太孙教导自己的经验,天子的尊严不能侵犯,这点确实是一个必须要遵守的问题,但是天子的尊严并不是靠死不认错的来撑起来的,对于天子的判断和决策失误,皇帝一样应该承担责任,不能诿过于下,就像这次的事情,工部和交通总署是按照朱载坖的旨意去执行的,决策是朱载坖本人作出的,工部只不过是执行而已,在这个问题上,工部只要没有贪墨的行为,就不应该承担责任。

既然是朱载坖所作出的决策,出现的问题,就应该由朱载坖承担责任,否则的话,以后谁还为朱载坖实心办事?这点是非常之重要的,驾驭臣子,不能一律以威凌之,朱载坖在之前确实是经常动用庭杖甚至是厂卫来收拾一些臣子,但是庭杖、厂卫主要是针对结党乱政的臣子的,朱载坖最厌恶的是两种人,第一种就是结党乱政,煽惑君上的,这种人只要被朱载坖发现,就肯定会予以严惩,另一种就是贪赃枉法的官员,一样也被朱载坖所严惩。

朱载坖对皇太孙说道:“天子之威,固然是来自于乾纲独断,但是同样也是要寄托于朝廷的。”

朱载坖仔细的为皇太孙讲解这个问题,皇帝和朝廷之间,是一种很微妙的平衡,一方面权力是有限的,皇权强大,臣权就要相对弱小,所以在权力这个问题上自然是存在冲突的,但同时,皇权和臣权也是合作的关系,对于臣子们来说,他们的权力合法性是来源于朝廷的,而朝廷的合法性或者说正统性又是来源于皇帝的,也就是所谓天命,官员们需要用皇帝的所谓天命来使得自己的权力合法化,而皇帝则是需要官僚队伍治理国家。

所以皇帝和臣子们的关系是既斗争又合作的,臣权强大的时候,皇帝就得垂拱而治,如孝宗朝的时候就是如此,皇权强大的时候,自然是驭使臣子如牛马,如太祖、成祖朝的时候,在之前的大明朝廷上,臣权和皇权往往是交替发展,此消彼长的,当然皇帝也会利用臣子们群体之间的矛盾,挑动群众斗群众,世宗皇帝就是此中高手,更多的时候,皇帝的智商和精力都是极为有限的,依靠皇帝自己,确实是很难和这些科举卷出来的人精们斗争的,所以皇帝往往都会放狗,也就是利用太监去制衡这些臣子们。

这在大明已经是很寻常的事情了,朱载坖对于君臣关系有不一样的看法,首先和嘉靖一样,朱载坖也善于利用孤臣,同时在臣子们的各个派系之间游刃有余,对于太监,朱载坖虽然比之嘉靖朝放松了,但是对于他们朱载坖整体的管束还是很严的,基本不会让太监掌握过大的权力。

对于君臣关系,朱载坖认为还是要厘清出皇帝和臣子们的权力,同时抓大放小,朱载坖为什么要将内阁予以制度化,并且加重内阁的权力,这看似是违背祖制的,因为太祖皇帝是明确禁止有类似宰相的机构或者是职务,而内阁恰恰是具备宰相的很多职能的。

但是朱载坖反而认为,这样是对于祖训的遵守,朱载坖仔细的和皇太孙讲解了,对于皇帝来说,整个朝堂之上,主要就是存在着三种矛盾,第一就是君臣矛盾,君臣之间围绕着权力的争夺,自然是极为重要的,第二就是臣僚矛盾,由于是科举选官,所以这个官员们根据出身、籍贯、学术、科名等们自然的分成若干个团体,这些团体之间为了争权夺利,自然是会互相倾轧。

而第三对矛盾就是阁部矛盾,从朝廷的体制上来说,内阁是皇帝的近侍幕僚机关,也是大明的决策机关,掌握着决策权力,而部院是具体的行政机关,负责执行,掌握着具体的行政权力,从品级上来说,内阁自然是领导着各部院的,但是在实际的政治运作中,内阁和部院不可能这么和谐。

掌握决策权力的内阁自然是希望领导各部院,使得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宰相机关的,但是各部院也不会这么坐以待毙,事实上虽然从正统以来,内阁的权力就不断扩大,但是当遇到强势的部院大臣时,内阁也未必能够完全将之压制,部院和内阁关系,很多时候取决于内阁阁臣和部院大臣的个人能力。

当遇到张璁、夏言、严嵩这样的强势首辅的时候,那部院自然就俯首帖耳,好好当孙子,但是遇到杨博、王国光这样比较强势的部院大臣的时候,内阁也要慎重的听取的部院的意见。

而朱载坖之所以要将内阁予以制度化,就是要明确内阁的权力范围,杜绝出现权相的可能性,内阁作为皇帝和幕僚和决策机关,也是有其权力边界的,一方面朱载坖对内阁加以制度化,使得内阁有了明确的执掌,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内阁权力的限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