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1961章 生民芸芸百事多(五)

隆庆中兴 第1961章 生民芸芸百事多(五)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7 04:15:26

朱载坖认为,要采取各种办法来稳定这些基本生活物资的价格,使得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朝廷确实是可以通过严刑峻法和行政手段控制物价,但是那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是要增加供应,市面上粮食充足了之后,价格自然是会回落的,

所以朱载坖准备采取多种手段来控制粮食价格,首先就是增加进口没从暹罗、占城等地增加粮食的进口,同时投放到市场上,打压粮价,使得粮食价格稳定下来,尤其是在冬春季节,增加海运粮食的数量,平抑粮价。

除此之外,重要的是改变结构,在大明百姓的饮食中,粮食所占的比重太大了,要改变相应的情况,朱载坖在辽东和吉林屯垦,收获了大量的大豆,同时辽东的各项物资缺乏,朱载坖命令从辽东转运黄豆到东南、天津、两广等地,增加百姓的大豆食用量,同时将东南的布匹等物向辽东转运。这样可以减少主粮的消耗。

除此之外,在东南、福建等地推广红薯等新作物的种植,朱载坖在北方推广这些新作物的种植主要是备荒,增加百姓对于各种灾害的地域能力,而在东南进行推广的主要目的是调整饮食结构,东南素称鱼米之乡,原本就是物产丰富,不过现在由于种植经济作物更加有利可图,所以百姓纷纷种植棉花等作物,但是棉花对于土地还是有要求的,一些边坡等地,就可以用来种植这些作物。

而种植这些作战的目的,除了直接食用之外,还有就是发展养殖业,现在大明的堆肥技术已经是很成熟了,这些东西不用朱载坖教百姓,百姓比官府会种田,会养鸡的,东南这么庞大的人口,所需要的各种食物是海量,通过提高各种肉食的摄入量,降低粮食的消耗。

而且东南有天生的地理优势,长江口、吕四、舟山渔场都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朱载坖下诏对于中小型的渔船免征一切赋税,鼓励百姓出海捕鱼,增加各种食物的供应,使得粮食的价格更加平稳。

同时兴建大型的储备仓库,在这些人口稠密的地方储备各种物资,以备不时之需,地方官府与司农寺、总督仓场等衙门要一道商量,保证物价的平稳,同时颁布诏令,明确对于食盐、粮食、布匹、煤炭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物资,要实施价格管制,囤积居奇,擅自涨价,操纵市场的,都将会受到朝廷的严厉打击。

除了这些事情之外,朱载坖还得和糖业公司商量有关糖的贩运问题,除了向西洋、南洋贩运之后,其实对于大明来说,最简单而且获利丰厚的就是向倭国贩运了,糖在倭国价格高昂,根据糖业公司的报告,在大明价值二元一石的冰糖,在倭国售价高达白银七两二钱以上,砂糖在大明五钱一石,但是在倭国可以买到三两到四两一石,最便宜的红糖,在大明不过三钱一石,在倭国也能够卖到二两五钱以上的高价。

而且大明和倭国现在航线很熟悉,距离也短,将大明的糖从闽粤贩运到倭国去,然后携带倭国的铜料、白银等回到大明,这是再好不过的买卖了,不过值得注意就是倭人早就窥伺大明的制糖技术了,想要从大明偷窃制糖技术,虽然倭国并没有适合种植甘蔗的地方,但是朱载坖仍旧要严防技术外泄。

朱载坖在给糖业公司的上谕中说道:“欲我国之产广输于人国,则日讨国人以训农,以惠工,于是有生财之道。欲我国所需悉出于我国,不必需者禁之,绝之。必需者移种以植之,效法以制之。于是乎有抵缷之术。欲他国之产勿入于我国,则重征进口货税,使物价翔贵,人无所利,于是乎有保护之法。”说白了就是要向倭国倾销大明的商品,以换取倭国的各种资源,同时要保护大明的各种技术不外流。

而在朱载坖处理这些事情的事情,从京师送来了急递,是有关北虏的,顺义王这次向朝廷上疏,请求大明放松对于蒙古的铁锅限制,同时降低一些铁锅的价格,这在朝廷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认为蒙古人的这个要求是无理要求,不能答应,他们担心蒙古人得到铁锅之后打造兵器,对大明不利。

但是以方逢时为首的有处置北虏经验的重臣们认为可以适当的调整政策,放宽一下大明对于蒙古的铁器禁运政策,方逢时在奏疏中称:“市禁金铁以铜易之,然虏知火食久矣,非釜何衅?曰:迂矣哉!书生之见也。夫虏未市之前,曾炊土釜而操木兵乎?十二金人能尽人间之铁耶?”

兵部尚书王崇古也上疏认为可以放松对于蒙古的铁器禁运,王崇古认为:“诸夷火食已非一世,彼来人云,往年抢掠所得铁器,岁以数千计,今数十年破损锈烂,日就消耗,不可复得。分子嫁女,有一锅而各分其半者,此情颇真,亦可悯也。我之不与,恐其为害耳。然未通贡之前,彼坚甲利兵,莫敢谁何,岂曾以木梃竹矢为用乎?若彼有必得之心,我坚不与之说,万一率众攻抢,我能终制之否乎?至于农器,乃附边穷夷与我华人为耕种之计,若使诸夷皆火食力耕,彼足自养,则驰聘冲突抢掠之心,或可渐阻,未必无益。”

同时顺义王还向朝廷陈述朝廷对于铁锅的定价过高,蒙古人承担不起等一系列的事情,不过大明朝堂反对的声音很大,主要原因就是说土默特部现在的实力不若,尤其是当年俺答所一手训练的汗帐精锐,麾下有三千之众,其精兵戴铁浮图、马具铠,长刀大镞,望之若冰雪然,是草原上不多的精兵,要是大明再放松对于土默特部的铁器控制,一旦土默特部做大的话,朝廷何以制之?所以大部分的臣子们认为不能放松,反而是要加强。

喜欢隆庆中兴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隆庆中兴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