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1861章 西风渐来多异事(八)

隆庆中兴 第1861章 西风渐来多异事(八)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4 20:42:52

朱翊釴很清楚盐政官员们先发,继续采用煎盐之法,对于盐政官员来说,既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用,又可以方便的控制灶工,但是煎盐和晒盐的相比,其实是落后很多的,这点朱翊釴在长芦盐场已经看过了,长芦盐场基本上都是晒盐,只有在冬季不适合晒盐的时候才使用煎盐法。

朱翊釴在之前和朱载坖讨论私盐问题的时候就已经很清楚了,私盐之所以有广阔的销售市场,是因为它的价格比正盐低得多,贫民百姓乐意买食。晒盐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降低成本,调低价格,增加朝廷官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才是打击私盐的有效办法。

行政命令是不能完全和经济规律作对的,百姓肯定是愿意购买质优价廉的食盐,朝廷不可能凭借自己的行政命令就让百姓继续购买价高质劣的官盐的,所以朝廷的盐政生产必须要进行改善,才能够保证朝廷官盐的竞争力,朱翊釴问道:“庞少司农的盐政奏疏你们看了吗?”

庞尚鹏就是坚决主张在两淮改煎为晒的人,他在奏疏中说道:“两淮灶荡延袤千二百里,以顷计者四万二千有奇,可当一大郡也。两浙次之。昔年分给灶户,皆令樵采,以供煎办。今兼并者、多有开垦成熟者,若成盐不用薪火,即可尽垦为田。尽数丈量,依则起科,就有斥卤,照法折算,方之给荡煎办、上仓鬻商者,所入倍蓰。且近来给帖升租,隐匿营私者,亦无所容矣。其果否兼并,亦因丈量起科,可核实归正也。”

户部尚书王国光也支持在两淮改煎为晒,王国光认为:“过去盐价每引不过三四钱,近时贵至一两之外,此何故?为薪贵也。今不用柴薪,又免煎煮,盐价可减三分之二;即不然,亦当减半矣。芦盐之入于官舫漕船,解盐之入于河南,广盐、福盐之入于江西,川盐之入湖广,皆以价贱也。其价贱者:解盐以风结,长芦闽广以日晒,四川以火井煎,皆不用薪也。今淮浙之盐亦不用薪,其价倍贱,民何利于他省之私盐?则越境私盐不禁自解也!”

作为户部尚书和总理盐政,他们都支持在两淮改煎为晒,这也是正常的,作为大明最大的盐场,两淮盐场的行盐地域广大,盐税比例很高,但是近年以来,两淮的盐区不断遭到其他各盐场的食盐的侵蚀,根本原因就是两淮的食盐价格过高,失去了竞争力,因为长芦等地的食盐价格便宜,自然会侵夺两淮的盐区,只要变革生产工艺,降低两淮食盐的价格,才能够提高两淮食盐的竞争力,保证两淮食盐的盐区不再被其他盐场所侵夺了。

两淮盐区是大明最受重视的盐场,全区南界浙江,北接山东,位居黄海之滨,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极好,交通发达。而且它是现在最大的一个盐区,下辖泰州、淮安、通州三个分司,三十个盐场,不仅仅行盐于地方,还要供应甘肃、延 绥、宁夏、宣府、大同、辽东、固原、山西神池诸堡,也是朝廷开中的主要来源。

而且在淮北现在也已经有晒盐的工艺了,据之前庞尚鹏的奏报:“每灶各赘砖石为一晒池,旭日晴霁,挽坑井所积卤水,渗入池中曝之。自辰逮申,不烦铛煮之力,即可扫盐。”

至于石昆玉所担心的余盐问题和灶工的控制的问题,朱翊釴认为,一方面要保证灶工的待遇,朝廷要言而有信,不仅要及时支给灶工工食银,还要兑现承诺用钱粮从这些灶工收集余盐,这样才能够保证灶工的余盐步变成私盐,另一方面,自然是严刑峻法惩治私盐,对于贩卖、制造、运输、走私私盐的,一体量刑严惩。

朱翊釴要求尽快完成两淮盐场的晒盐技术升级,同时在两淮食盐的生产的成本降低之后,要及时的调整盐引价格,保证两淮食盐的竞争力,按照福建推行晒盐的办法:“其晒法,亦聚卤地之尤咸者,晒曝令极干,实于漏,渗入溜池,复取池中水浇之,如是者再,则卤可用矣。晒卤之盘,石砌,极坚密,为风约水,故广狭无过数尺。一夫之力,一日亦可得二百斤。宋时盐价,斤为钱十,贵倍之。今日价极高不 过钱 二 文,以晒法无柴薪费故也。”

福建的办法适合于分散生产,显然不是朝廷所想要的,朝廷需要的是大规模生产的办法,之前朝廷也佥派长芦等地的灶工前往两淮查看晒盐的办法,根据他们的经验,认为淮北比较适合直接晒盐,方法其实和长芦是差不多的:“海滨潮水平临之处,择其高露者,用腻泥筑四周为圆而空其中,名曰漏;仍挑土实漏,中以潮水灌其上,于漏旁凿一孔,令水由此出为卤。又高筑丘盘,可用瓦片平铺,将卤洒埕中,候日曝成粒,则盐成矣。”

但是淮南盐场就比较麻烦了,由于黄河南徙,夺淮入海,所带泥沙大量沉积于河流入海处,迫使海岸线向东扩展,使淮南盐区距海日远,给盐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自然条件上,淮南降水多于淮北,对制盐业不利。

而且州县官员和盐场就此事的矛盾也是很大的,在盐场巡视期间,江北的州县官员就多次向朱翊釴陈情, 一方面,州县连年内涝需要依靠海口泄洪;另一方面,开启海口则给盐场带来淡水刷卤和运盐河浅涸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州县和盐场的矛盾也是极大的。

在实施了束水冲沙的治水方针后,减少了黄河决口分流,使得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沿海集中堆积成陆,海岸东迁速度明显加快。同时也使得下游水势更大,排涝引发的地方与盐场的矛盾日渐加剧,兴化等州县也同样受到水灾的冲击,而兴化的地势比起泰州则更为低下受灾更严重。在排水系统难以负担洪涝的情况下,兴化和泰州的地方官员为了排涝,都想到要重新疏浚海口。

喜欢隆庆中兴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隆庆中兴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