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643集:《宣太后临朝》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643集:《宣太后临朝》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6 17:19:42

咸阳风起:宣太后与昭襄王即位始末

燕国的寒冬来得早,北风卷着雪粒子,像无数把小刀子刮在人脸上。蓟城质子府的庭院里,嬴稷裹紧了身上的狐裘,仍觉得那寒意顺着衣领往骨头缝里钻。他手里攥着半块冻硬的麦饼,目光却落在院外那棵光秃秃的老槐树上——三年了,自从他十五岁被送到燕国为质,这棵树枯了又绿,绿了又枯,他却始终没等到回咸阳的消息。

“公子,该进暖阁了,再站下去,寒气该侵了肺腑。”侍从老忠端着一碗热姜汤,小心翼翼地走过来。他是秦惠文王早年派给嬴稷的人,这些年在燕国,唯有老忠始终陪着他。

嬴稷接过姜汤,指尖触到陶碗的暖意,却没喝,只是低声问:“老忠,你说……咸阳那边,真的会忘了我吗?”

老忠叹了口气,避开嬴稷的目光,只道:“公子是大王的子嗣,咸阳怎会忘了您?只是如今武王陛下新丧,朝堂上或许……或许还没顾上您。”

嬴稷垂下眼,手里的姜汤渐渐凉了。他不是不知道燕国的流言——秦武王举鼎而亡,无子嗣,咸阳城里早已乱成了一锅粥。惠文后要立公子壮,魏冉将军却不肯松口,两边剑拔弩张,连燕国的官吏看他的眼神,都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他就像一枚被遗忘的棋子,困在这寒冷的北地,连自己的命运都做不了主。

就在这时,院外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伴随着甲胄碰撞的脆响。老忠脸色一变,忙挡在嬴稷身前:“公子,待在屋里别动,我去看看。”

嬴稷却按住他的手,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光:“不必,我去看看。”

他走到门口,掀开门帘一角——只见质子府外,一队赵国骑兵正勒马而立,为首的将领身披黑色披风,腰悬长剑,面色威严。那人见嬴稷出来,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前,拱手道:“赵国将军赵固,见过秦公子嬴稷。”

“赵将军?”嬴稷心头一震,“不知赵将军远道而来,有何贵干?”

赵固直起身,目光锐利地看着他:“我家大王——赵武灵王,有意助公子回咸阳即位。如今车马已备好,公子可愿随我启程?”

嬴稷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泛白。回咸阳?即位?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像一道惊雷劈在他心头,让他几乎不敢相信。可他很快冷静下来——赵武灵王素来精明,怎会平白无故帮他?这里面,定然有条件。

“赵将军,”嬴稷声音微哑,“赵王助我,想要什么?”

赵固笑了笑,倒也不隐瞒:“我家大王说了,只要公子即位后,归还秦国此前攻占的赵国三座城池,并与赵国签订友好盟约,赵国便会一路护送公子平安抵达咸阳。”

嬴稷沉默了。三座城池,换一个回咸阳的机会,换一个可能的王位。他抬头看向北方,燕国的天空依旧是灰蒙蒙的,而咸阳的方向,或许正有一场风暴在等着他。他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好,我答应。”

老忠在一旁急得想说话,却被嬴稷用眼神制止了。嬴稷知道,这是他唯一的机会——若是错过,他或许一辈子都要困在燕国,做个无人问津的质子。

三日后,嬴稷坐上了赵国的马车,身后跟着五千赵国骑兵。车轮滚滚,一路向西,离咸阳越来越近,他的心也越来越沉。他不知道,此刻的咸阳城,早已被他的母亲——芈八子,搅动起了更大的风浪。

咸阳宫的章台殿内,芈八子正坐在软垫上,手里拿着一枚玉簪,指尖却微微泛白。她穿着一身深紫色的曲裾,发髻上只插了一支素银簪,看似素雅,眼神里却藏着不容错辨的锋芒。殿外传来脚步声,芈八子抬眼,见魏冉大步走了进来,身上还带着寒气。

“阿冉,赵国那边的消息,你收到了?”芈八子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魏冉点点头,走到她面前,躬身道:“收到了。赵武灵王已派人将稷儿从燕国接出,由赵固率军护送,预计五日后抵达咸阳。”他顿了顿,又道:“惠文后那边也有动静,她昨日召集了公子壮、公子雍等几位宗室子弟,还有丞相甘茂,在府里密谈了一整夜,恐怕是想在稷儿回来前,先控制住咸阳的局势。”

芈八子放下玉簪,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着,目光冷了下来:“甘茂倒是会选边站,忘了当年是谁在大王面前举荐他的。”她抬起头,看向魏冉,“阿冉,你手里的兵权,能调动多少人?”

“咸阳城内外的驻军,有三万归我直接管辖,其中五千是精锐的锐士营,驻守在咸阳东郊的军营。”魏冉沉声道,“宫城的守卫统领是老部下冯亭,只要我下令,他能随时控制宫门。”

“不够。”芈八子摇头,“惠文后背后有宗室支持,还有甘茂手里的相权,若是硬碰硬,我们未必占优。你得想办法,把咸阳的城门控制权拿过来——尤其是东门和北门,稷儿从赵国回来,必然走东门,绝不能让惠文后派人在东门设伏。”

魏冉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姐姐放心,我这就去安排。东门的守将是公子壮的人,我今晚就以‘加强城防,防止六国间谍入城’为由,调锐士营接管东门守卫。北门的守将是冯亭的兄弟,我让冯亭去说,他会听话。”

“好。”芈八子点头,又道,“还有,你得派人去城外的驿站盯着,一旦稷儿的车马到了,立刻回报。另外,朝堂上的大臣,你也得去联络——那些当年受过大王恩惠,或是与甘茂有过节的人,许他们一些好处,让他们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支持稷儿。”

魏冉躬身应下:“我明白。只是姐姐,若是惠文后狗急跳墙,在宫城里发动政变怎么办?”

芈八子冷笑一声,眼底闪过一丝狠厉:“她不敢。只要你控制了城门和宫城守卫,她手里的那些宗室子弟,不过是些只会耍嘴皮子的废物。再说,稷儿有赵武灵王的军队护送,惠文后再蠢,也不敢得罪赵国。”她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些,“阿冉,这一次,我们不能输。稷儿是我唯一的指望,也是我们芈氏一族在秦国立足的唯一机会。”

魏冉看着姐姐眼中的坚定,心里一暖。他从小跟着姐姐在楚国受苦,后来姐姐入秦,他也跟着来到秦国,从一个普通的士兵做到将军,全靠姐姐的扶持。如今,姐姐需要他,他绝不会退缩。

“姐姐放心,我就是拼了这条命,也会护着稷儿即位。”魏冉郑重地说。

接下来的五日,咸阳城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惠文后几次想调动宫城守卫,都被冯亭以“没有魏冉将军的命令,不得擅动”为由拒绝。甘茂上奏折请求“立公子壮为新王,以安天下”,却被魏冉扣下,根本递不到朝堂上。大臣们也察觉到了不对劲,纷纷闭门不出,静观其变。

第五日清晨,东方刚泛起鱼肚白,咸阳东门的城楼上,魏冉正站在那里,目光紧盯着远方的道路。冯亭站在他身边,低声道:“将军,锐士营已经到位,东门内外都安排好了,不会有意外。”

魏冉点点头,刚要说话,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他眯起眼,只见一队黑色的骑兵护送着几辆马车,正朝着东门驶来——是赵固的军队,嬴稷到了!

“准备迎接公子!”魏冉大喝一声,翻身走下城楼,身后跟着冯亭和一群早已等候在城门内的大臣。

马车在东门前停下,赵固率先跳下车,然后走到中间那辆马车旁,掀开车帘。嬴稷从马车上下来,他穿着一身秦式的玄色长袍,脸色有些苍白,却比在燕国时多了几分沉稳。他看着眼前的咸阳城门,看着城门内密密麻麻的人群,眼神里既有激动,也有不安。

“稷儿!”魏冉快步走上前,声音有些哽咽。他是看着嬴稷长大的,当年嬴稷被送去燕国时,还只是个懵懂的少年,如今却已长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公子。

嬴稷看着魏冉,眼眶也有些红:“魏叔……”

魏冉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转身,对着身后的大臣们高声道:“诸位大臣,今日,公子嬴稷从燕国归来!武王陛下无嗣,公子嬴稷乃惠文王陛下之子,贤明仁厚,当继承大统,为秦国新王!你们可有异议?”

大臣们面面相觑,没有人说话。那些被魏冉联络过的大臣,此刻都低着头,显然是默认了。而那些倾向于惠文后的大臣,见魏冉手握兵权,赵固的军队就在城外,也不敢出声反对。

魏冉见无人异议,又高声道:“既然诸位无异议,那就请公子入城,择日即位!”

说着,他侧身让开,做出一个“请”的手势。嬴稷深吸一口气,迈开脚步,走进了咸阳城。城门内,百姓们早已被惊动,纷纷围在道路两旁,好奇地看着这位从燕国回来的公子。嬴稷一路往前走,目光扫过那些陌生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一种陌生的归属感——这里是他的国家,是他的根。

就在嬴稷的车马即将抵达咸阳宫时,一辆马车忽然从旁边的小巷里冲了出来,停在嬴稷的车马前。车帘掀开,惠文后走了下来。她穿着一身华丽的王后服饰,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只是脸色有些难看。

“嬴稷,你好大的胆子!”惠文后指着嬴稷,声音尖锐,“没有宗室的同意,没有朝堂的决议,你凭什么回来抢王位?”

嬴稷停下马车,从车上下来,对着惠文后躬身行礼:“儿臣见过母后。儿臣能回来,全靠赵武灵王相助,并非有意抢王位。只是武王陛下无嗣,秦国不能无主,儿臣身为惠文王之子,自然有责任继承大统。”

“责任?”惠文后冷笑,“你在燕国当了三年质子,对秦国一无所知,有什么资格谈责任?公子壮比你年长,比你更懂朝政,他才是最合适的新王!”

就在这时,魏冉快步走了过来,挡在嬴稷身前,冷冷地看着惠文后:“惠文后,如今大局已定,公子嬴稷即位,是众望所归。你若再纠缠,休怪我不客气!”

惠文后看着魏冉身后的士兵,又看了看远处赵固的军队,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她知道,此刻她已经无力回天——魏冉控制了咸阳的局势,嬴稷有赵国撑腰,她再反抗,也只是徒劳。

“好,好一个魏冉,好一个嬴稷!”惠文后咬着牙,“你们给我等着,我不会就这么算了的!”

说着,她转身回到马车上,马车飞快地离开了。魏冉看着惠文后的马车消失在巷口,冷哼一声,对嬴稷道:“公子,别理她,我们进宫。”

嬴稷点点头,跟着魏冉走进了咸阳宫。咸阳宫的大殿里,宣太后早已等候在那里。她站在殿门口,看着嬴稷一步步走近,眼眶瞬间红了。三年了,她终于等到她的儿子回来了。

“稷儿……”宣太后声音哽咽,快步走上前,一把抱住嬴稷。

嬴稷也紧紧抱住母亲,感受着母亲怀里的暖意,所有的不安和委屈,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了。“母亲,我回来了。”

宣太后松开他,仔细地打量着他,然后擦了擦眼泪,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三日后,咸阳宫举行了即位大典。嬴稷身着衮龙袍,头戴王冠,一步步走上大殿中央的王位。宣太后站在他身边,魏冉和芈戎站在殿阶下,大臣们纷纷跪拜,高呼“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礼毕之后,宣太后走上前,拿起案几上的王印,递到嬴稷面前,然后对着大臣们高声道:“大王年幼,尚未熟悉朝政。即日起,由本宫临朝称制,代掌朝政。任命魏冉为将军,总领全国兵权;任命芈戎为左丞相,协助本宫处理朝政。众卿可有异议?”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敢反对。魏冉手握兵权,宣太后又有赵武灵王的支持,他们就算有异议,也不敢说出来。

“既然众卿无异议,那就退朝吧。”宣太后说完,转身对嬴稷低声道,“稷儿,跟我来。”

嬴稷跟着宣太后走进内殿,殿内只剩下他们母子两人。宣太后让嬴稷坐下,然后看着他,语重心长地说:“稷儿,你现在虽然是大王了,但你要记住,你还小,朝堂上的水很深,一不小心就会栽跟头。母亲临朝称制,不是想夺你的权,而是想帮你稳住局势,等你长大了,母亲自然会把权力还给你。”

嬴稷点点头,他明白母亲的苦心。这些天,他看在眼里,母亲和魏叔为了他即位,付出了多少努力,他都知道。

“母亲,我明白。”嬴稷说,“我会好好学,学好如何治理国家,不让母亲和魏叔失望。”

宣太后笑了,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好孩子。你放心,有母亲在,有你魏叔在,没有人敢欺负你。”

就在这时,魏冉走了进来,躬身道:“姐姐,惠文后派人送来了奏折,请求大王立公子壮为相邦,辅佐朝政。”

宣太后接过奏折,看都没看,就扔在了案几上,眼底闪过一丝冷意:“她倒会提条件。告诉她,相邦之位,已有芈戎担任,公子壮若是安分,本宫可以饶他一命;若是再敢闹事,休怪本宫不客气。”

魏冉躬身应下:“我明白,这就去回复惠文后。”

魏冉走后,宣太后看着嬴稷,语气坚定地说:“稷儿,从今天起,咸阳城就是我们的了。秦国的未来,就靠我们母子了。”

嬴稷抬起头,看向窗外。咸阳宫的天空,万里无云,阳光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闪闪发光。他知道,属于他的时代,才刚刚开始。而他的母亲宣太后,这位极具政治手腕的女性,将会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带领秦国,走向更强大的未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宣太后开始大刀阔斧地整顿朝政。她首先安抚宗室,对那些没有参与惠文后谋逆的宗室子弟,保留他们的爵位和封地;对那些参与其中的,只要主动认错,也从轻发落。这样一来,宗室的反对声音渐渐小了下去。

然后,她又重用魏冉和芈戎,让他们分别掌握军权和相权,同时提拔了一批有才干的年轻官员,取代那些思想保守的老臣。在经济上,她延续了商鞅新法,鼓励农耕,减轻赋税,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在外交上,她派使者前往赵国,兑现了嬴稷的承诺,归还了赵国的三座城池,与赵国签订了友好盟约,同时又派使者前往齐国和燕国,巩固与两国的关系。

惠文后见宣太后手段强硬,又深得民心,知道自己再无翻盘的机会,只好闭门不出,再也不敢过问朝政。公子壮不甘心,暗中联络了一些旧部,想发动叛乱,却被魏冉提前察觉,将他和他的党羽全部抓了起来。

宣太后得知消息后,没有丝毫犹豫,下令将公子壮及其党羽全部处死。她知道,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只有彻底清除这些隐患,嬴稷的王位才能坐稳,秦国才能稳定。

处置了公子壮后,宣太后在咸阳宫举行了一次朝会。她坐在嬴稷身边的垂帘后,看着殿内的大臣们,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公子壮谋逆,已被处死。从今往后,谁再敢觊觎王位,谁再敢扰乱朝政,这就是下场。”

大臣们纷纷低下头,没有人敢抬头看她。他们知道,这位宣太后,不仅有政治手腕,更有雷霆手段,从今往后,秦国的朝政,再也没有人能撼动她的地位。

朝会结束后,宣太后看着嬴稷,轻声道:“稷儿,你看到了吗?在这个朝堂上,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你要记住,身为秦王,不能有妇人之仁,该狠的时候,必须狠。”

嬴稷点点头,他看着母亲的眼睛,忽然明白了母亲这些年的不易。她一个女人,在男人主导的朝堂上,一步步走到今天,靠的不仅仅是智慧,更是这份狠辣和决绝。

“母亲,我记住了。”嬴稷说。

宣太后笑了,她知道,她的儿子,正在慢慢长大。或许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独当一面,成为一位真正的秦王。而她,也能放心地把秦国的未来,交到他的手里。

夕阳西下,咸阳宫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宣太后站在宫殿的高台上,看着远处的咸阳城,目光深邃。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秦国的路还很长,她要做的,还有很多。但她有信心,只要她和嬴稷同心同德,只要魏冉和芈戎鼎力相助,秦国一定会越来越强大,总有一天,会一统天下,成为真正的霸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