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619集:《公孙衍新政》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619集:《公孙衍新政》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4 11:00:56

相邦新谋:公孙衍与秦国东进之基

咸阳的秋意比往年更浓些,渭水岸边的白杨树落了满地碎金,连相邦府前的青铜鹤灯,也在暮色里泛着微凉的光。公孙衍站在书房窗前,指尖摩挲着案上一卷摊开的《列国舆图》,舆图上用朱砂标注的秦国疆域,在关东六国的包围中像一柄蓄势待发的剑——只是这柄剑,还需更坚实的剑鞘与更锋利的剑刃。

三日前,张仪在咸阳城外的十里亭与他辞行。那位以“连横”之术搅动天下的老相邦,鬓发已染霜,握着他的手时语气沉缓:“公孙兄,秦之东进,非一日之功。我以口舌结列国,却也知,光靠盟约不够。你继相位,当补我之短。”彼时公孙衍未多言,只躬身行了一礼——他懂张仪的未尽之言,也早已在心中盘算了无数遍秦国的前路。

“相邦,君上召您入宫议事。”侍从的声音打断了思绪,公孙衍回过神,将舆图仔细卷起,收入锦盒,又取过案头的青布冠端正戴好,大步流星地向咸阳宫走去。

一、朝堂论策:新政初提

咸阳宫的章台殿内,檀香袅袅。秦惠文王斜倚在青铜龙纹榻上,神色虽带着几分疲惫,目光却依旧锐利。殿中列着文武百官,王翦、蒙恬等武将立在左侧,右侧则是廷尉、内史等文官,气氛肃静得能听见窗外的落叶声。

“今日召诸位前来,是因公孙相邦有新政要奏。”惠文王的声音打破寂静,目光转向公孙衍,“公孙卿,你且说说,你心中的秦国,该如何走下去。”

公孙衍上前一步,拱手行礼,声音沉稳有力:“君上,列位大人,张仪老相邦以连横之术,使魏、韩附秦,齐、燕中立,楚不敢轻举妄动,此乃大功。但臣以为,连横之盟如纸,若大国联手反扑,小国摇摆不定,盟约易破。故臣有两策,愿献于君上。”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中众人:“第一策,扶小制大。秦国周边有西周、东周、义渠、苴等小国,这些国家虽弱,却地处中原要冲或边境咽喉。若我秦国以粮食、铁器援助之,助其稳定民生、训练军队,使其依附于秦,便可借其为屏障——牵制韩、魏,防备楚、赵,更能为我秦国东进争取时间。”

话音刚落,右侧便有一位白发老臣出列反对,是掌管宗室事务的宗正嬴壮:“公孙相邦此言差矣!那些小国土地贫瘠,人口稀少,援助他们费时费力,还未必能换来真心。不如集中力量攻打韩、魏,夺其城池,来得实在!”

嬴壮的话引来了几位世族大臣的附和,纷纷点头称是。公孙衍却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展开后递到惠文王面前:“君上请看,这是臣派人调查的列国粮草储备。韩、魏虽弱,却与齐、楚有暗中往来;赵国有‘胡服骑射’之强,楚国地大物博。若我秦国贸然伐韩、魏,赵、楚必出兵干预,届时秦国将腹背受敌。而扶持小国,看似费时,实则是让他们替秦国‘挡箭’——西周国在韩、魏之间,若其依附于秦,韩、魏出兵攻秦,必先过西周;义渠在北,若其归秦,匈奴便不敢轻易南下。此乃‘不费秦兵,却得秦利’之举。”

惠文王接过竹简,仔细翻看,眉头渐渐舒展。王翦这时出列道:“君上,臣以为公孙相邦所言有理。去年匈奴袭扰北地,若不是蒙恬将军拼死抵御,边境已乱。若能让义渠依附,北境压力可减大半,我秦军便可专心东进。”

蒙恬也随之附和:“臣附议。义渠人善骑射,若能借其兵力补充秦军,我军骑兵实力更盛。”

见武将们支持,惠文王看向公孙衍:“那第二策呢?”

“第二策,强兵扩军。”公孙衍声音更响,“秦国要东进,终究靠的是军队。臣建议,一是扩大征兵规模,将边地牧民、蜀地农夫中身强体健者纳入军籍,许以军功爵——凡立功者,不仅赐田宅,还可免其家人赋税;二是改进兵器,命工官监造更多铁制剑戟、强弩,同时在咸阳、栎阳修建演武场,让秦军将士每日操练,模拟实战;三是设立‘军谋署’,选拔懂兵法、善谋略的人才,为大军出征制定计策,不再只靠将领临场决断。”

“扩军需耗粮草,造兵器需费钱财,这些如何解决?”廷尉忧心忡忡地问。

“臣已有计较。”公孙衍早有准备,“一是延续盐铁专营,同时增加对蜀地的开发——都江堰建成后,蜀地粮食年年丰收,可多运些粮食到关中,供应军队;二是与依附秦国的小国通商,秦国出铁器、布匹,小国出皮毛、药材,互通有无,增加国库收入。”

惠文王听毕,猛地一拍龙榻扶手,语气坚定:“公孙卿之策,深谋远虑!就依你所言,新政由你全权主持,所需人力、物力,各部门须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殿中大臣齐声应和,公孙衍再次拱手行礼,目光落在舆图上那片朱砂标注的土地——秦国的东进之路,从这一刻起,有了新的方向。

二、扶小制大:西周之盟

新政推行的第一个月,公孙衍便派使者前往西周国。

西周国是周王室分裂后形成的小国,都城在洛邑西南,国土夹在韩国与魏国之间,面积不足百里,人口不过数万。国君周赧王虽顶着“天子”的名号,却早已没了实权,常年在韩、魏的夹缝中苟延残喘。

使者是公孙衍的门客苏代,此人能言善辩,又熟悉西周国情。苏代带着十车粮食、五百柄铁剑,抵达西周国都城时,周赧王亲自在城门外迎接——他没想到,强大的秦国竟会主动派使者来,还带着如此厚重的礼物。

宫殿里,周赧王看着案上的粮食和铁剑,手指微微颤抖。苏代坐在下首,语气恭敬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周天子,我家相邦说了,西周国地处要冲,却常年受韩、魏欺压,秦国不忍见天子受辱,故送些粮草兵器,助贵国安稳民生、训练兵士。”

周赧王叹了口气:“秦国的好意,本王心领。只是韩、魏若知道西周与秦国往来,恐怕会……”

“周天子放心。”苏代打断他的话,从袖中取出一份盟约,“我家相邦已替您想好。这份盟约上写着,秦国与西周结为‘兄弟之国’,秦国不干涉西周内政,但若韩、魏出兵攻西周,秦国必出兵相助。同时,西周只需在韩、魏与秦国交涉时,替秦国传递消息——如此一来,韩、魏不仅不敢轻易动西周,还会忌惮西周背后的秦国。”

周赧王拿起盟约,仔细读了一遍,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他知道,依附秦国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却是唯一的选择——若不答应,西周迟早会被韩、魏吞并;答应了,至少能保住祖宗的基业。

三日后,西周国与秦国正式结盟。苏代带着盟约返回咸阳时,公孙衍正在相邦府与几位大臣商议后续计划。得知消息后,他当即下令,再派工匠前往西周国,帮助其加固城墙、修建粮仓——他要让西周国成为秦国插在韩、魏之间的一根“钉子”,也让其他小国看到依附秦国的好处。

不出公孙衍所料,西周与秦国结盟的消息传到韩国后,韩襄王顿时慌了。韩国与西周接壤,之前常靠欺压西周获取粮食,如今西周有了秦国撑腰,韩国再想动手,就得掂量掂量秦国的实力。韩襄王急忙派使者前往咸阳,想要与秦国重修旧好,公孙衍却只淡淡回复:“若韩国真心想与秦国交好,便先归还之前从西周夺走的三座城池——否则,秦国只能认为韩国仍有敌意。”

韩襄王无奈,只好下令归还城池。消息传开,东周、苴等小国纷纷派使者前往咸阳,希望能与秦国结盟。公孙衍一一接待,根据各国的地理位置与实力,制定了不同的援助计划:给东周送农具,助其发展农业;给苴国送战马,助其训练骑兵。短短半年时间,秦国周边的小国几乎都成了秦国的“盟友”,韩、魏、楚等大国被这些小国牵制,竟一时无法对秦国采取行动。

三、强兵扩军:秦军新貌

就在公孙衍忙着“扶小制大”时,蒙恬与王翦正在全力推行强军政策。

咸阳城外的演武场上,尘土飞扬。上万名秦军将士分成两队,正在进行实战演练。左侧一队是新招募的边地牧民,他们骑术精湛,手持新造的铁制长矛,冲锋时如一阵疾风;右侧一队是老秦军,他们握着改良后的强弩,箭雨射出时,竟能穿透远处的木板——这是工官新造的“秦弩”,射程比之前远了三成,威力也更大。

蒙恬站在高台上,手持马鞭,目光锐利地盯着演武场。他身边的将领指着下方,语气兴奋:“将军,您看这些新招募的牧民,骑术比咱们的老骑兵还厉害!再练上几个月,肯定能成为精锐!”

蒙恬点点头,脸上却没有太多笑意:“光有骑术不够,还得让他们学会配合——秦军讲究的是阵法,不是单打独斗。明日起,让老骑兵带新骑兵,一起练‘鱼鳞阵’,务必让他们在战场上能进退自如。”

将领躬身应是。蒙恬又看向远处的兵器作坊,那里烟雾缭绕,工匠们正在日夜赶造兵器。自从公孙衍提出改进兵器后,惠文王便下令增加了对兵器作坊的投入,不仅从蜀地调来了更多的铁矿,还从各国招揽了不少能工巧匠。如今,秦军将士几乎都换上了铁制兵器,连盾牌都换成了更坚固的牛皮铁边盾。

与此同时,王翦正在关中各地招募士兵。他按照公孙衍的建议,在各村镇张贴告示:凡年龄在十五至四十岁之间,身强体健者,均可参军;参军者,家中可免三年赋税;若立下军功,凭军功爵可赐田宅、免徭役——告示贴出后,百姓们纷纷报名,不到一个月,便招募了五万新兵。

王翦将这些新兵分成三部分:一部分交给蒙恬,编入骑兵部队;一部分交给擅长攻城的将领,训练攻城战术;还有一部分留在关中,负责守卫都城。他还按照公孙衍的要求,在军中设立了“军谋署”,选拔了二十多位懂兵法的人才,让他们研究列国的军事战术,为秦军制定作战计划。

这年冬天,匈奴再次袭扰秦北境。以往,秦军往往需要数月才能将匈奴击退,而这次,蒙恬率领新训练的骑兵与义渠的援军,仅用了十日便将匈奴击退,还俘虏了匈奴的一个部落首领。捷报传回咸阳时,惠文王正在相邦府与公孙衍议事。

“公孙卿,蒙恬传来捷报,北境大获全胜!”惠文王拿着捷报,语气难掩兴奋,“你推行的新政,果然有效!”

公孙衍也露出笑容:“君上,这只是开始。如今秦军实力大增,周边小国又依附于秦,正是秦国东进的好时机。臣建议,明年春天,可派王翦率军攻打魏国的蒲坂——蒲坂是魏国的西部门户,拿下蒲坂,秦国便可直接威胁魏国都城大梁。”

惠文王点点头,目光落在窗外。此时的咸阳,已是一片繁荣景象:街道上,运粮的马车络绎不绝;作坊里,工匠们忙碌不停;演武场上,秦军将士的呐喊声震天动地。他知道,公孙衍的新政,正在让秦国变得更加强大,而秦国统一六国的梦想,也越来越近了。

四、东进序曲:蒲坂之战

次年春天,惠文王正式下令,命王翦率军五万,攻打魏国蒲坂。

蒲坂城高池深,魏国派了三万士兵驻守,守将是魏国名将庞涓的侄子庞葱。庞葱深知蒲坂的重要性,早已做好了准备:城墙外挖了深沟,沟里灌满了水;城墙上布满了弓箭手,还准备了滚木礌石——他坚信,只要坚守不出,秦军迟早会因粮草不足而撤退。

王翦率军抵达蒲坂后,并未急于攻城。他先派人勘察地形,又让“军谋署”的人制定作战计划。三日后,作战计划确定:先用秦弩压制城墙上的魏军,再派工兵填平城外的深沟,最后用攻城锤撞击城门——同时,派一支精锐骑兵绕到蒲坂后方,切断魏军的粮草补给。

攻城战开始的那天,天刚蒙蒙亮。秦军的强弩手列成三排,箭雨如密集的乌云,射向蒲坂城墙。城墙上的魏军猝不及防,不少弓箭手被射中,惨叫声此起彼伏。庞葱急忙下令士兵躲到城墙后面,用盾牌抵挡箭雨,可秦军的弩箭威力太大,竟能穿透盾牌,魏军死伤惨重。

与此同时,秦军的工兵推着装满土的推车,冲向城外的深沟。他们冒着魏军的箭雨,将土倒入沟中,不到一个时辰,深沟便被填平。随后,数十名秦军士兵推着巨大的攻城锤,冲向城门——攻城锤上裹着厚厚的牛皮,上面还钉着铁钉,撞击城门时,发出“咚咚”的巨响,震得城墙都在颤抖。

庞葱在城楼上看着这一幕,脸色苍白。他知道,城门迟早会被攻破,可更让他担心的是粮草——昨日,他派去运粮的队伍被秦军骑兵袭击,粮草全被烧毁,如今城中的粮草只够支撑三日。

三日后,蒲坂城门被秦军攻破。庞葱看着涌入城中的秦军,知道大势已去,只好率军投降。王翦率军进入蒲坂后,当即下令:不得伤害百姓,不得抢掠财物——他要让魏国百姓看到,秦军并非残暴之师,也为秦国后续攻占更多城池打下基础。

蒲坂之战的胜利,震动了关东六国。魏国被迫派使者前往咸阳求和,愿意向秦国缴纳贡品;韩国、赵国也纷纷派使者前来,希望能与秦国保持友好关系。惠文王在咸阳宫设宴庆功,席间,他举起酒樽,对公孙衍说:“公孙卿,今日秦国的成就,你功不可没!若不是你的新政,秦国未必能如此顺利地拿下蒲坂。”

公孙衍起身回礼,语气谦逊:“君上过奖。这不是臣一人的功劳,是君上的信任,是将士们的奋勇,也是各国百姓对秦国的认可。秦国要统一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臣愿继续辅佐君上,为秦国的大业尽绵薄之力。”

惠文王笑着点头,将酒一饮而尽。他看向殿外,月光洒在咸阳宫的琉璃瓦上,泛着淡淡的银光。他知道,公孙衍的新政,不仅让秦国变得更加强大,也让秦国的东进之路更加平坦——或许用不了多久,天下就会成为秦国的天下。

五、新政之基:长远之谋

蒲坂之战后,公孙衍并未停下推行新政的脚步。他知道,一时的胜利不算什么,要让秦国长久强盛,还需不断完善政策。

在“扶小制大”方面,公孙衍下令在依附秦国的小国中设立“秦官”——这些官员由秦国选派,负责监督盟约的执行,同时帮助小国发展经济、训练军队。他还鼓励秦国百姓与小国百姓通婚,促进文化交流——他要让这些小国从“表面依附”变成“真心归服”,成为秦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强军方面,公孙衍建议惠文王设立“军功学堂”,选拔军中优秀的士兵,让他们学习兵法、谋略——他要培养更多既懂实战又懂谋略的将领,为秦军储备人才。同时,他还下令扩大兵器作坊的规模,让工官研究新的兵器——据说,工官正在尝试制造一种“投石机”,若能成功,秦军攻城的实力将再上一个台阶。

这年秋天,公孙衍陪同惠文王前往蜀地视察。都江堰的水顺着渠道流淌,滋润着两岸的农田,金黄的稻谷随风摇曳,百姓们正在田间忙碌,脸上满是笑容。惠文王看着这丰收的景象,对公孙衍说:“公孙卿,你当初建议开发蜀地,果然是明智之举。如今蜀地不仅能供应关中的粮食,还能为军队提供粮草——这才是秦国的根本啊。”

公孙衍点点头,目光望向远方:“君上,蜀地只是起点。未来,秦国还需开发更多的土地,安抚更多的百姓。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强盛;只有国家强盛,才能完成统一大业。”

惠文王深以为然。他知道,公孙衍的新政,不仅是为了眼前的东进,更是为了秦国的长远未来。有这样一位深谋远虑的相邦辅佐,有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有这样一片繁荣的土地,秦国统一六国的梦想,终有一天会实现。

返回咸阳的路上,公孙衍再次翻开那卷《列国舆图》。舆图上,秦国的疆域依旧像一柄剑,但这柄剑的剑鞘已变得坚实,剑刃也变得锋利。他仿佛看到,在不久的将来,这柄剑会划破关东六国的壁垒,将天下纳入秦国的版图——而他,将是这一过程中,最坚定的推动者。

暮色渐浓,咸阳城的灯火渐渐亮起,像一片星星落在人间。公孙衍收起舆图,心中充满了信心——秦国的东进之路,才刚刚开始;而他的新政,将为这条道路,铺就最坚实的基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