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563集:夜袭粮道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563集:夜袭粮道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4 11:00:56

汾阴城外的夜色如墨,浓得化不开的黑暗像一块巨大的幕布,将天地间的一切都罩在其中。深秋的寒意顺着衣甲的缝隙往里钻,浸得人骨头发凉,连战马的鼻息都带着白汽,在寂静中凝成转瞬即逝的雾团。

蒙武勒住马缰,枣红色的战马打了个响鼻,前蹄在冻土上轻轻刨了两下。他喉间压着一声低喝,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身后三百轻骑如同被按下暂停键的洪流,瞬间收住马蹄。铁甲与铁甲碰撞的轻响、兵刃与鞍具摩擦的微声,在这死寂的旷野里格外清晰,像一串绷紧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少将军,前面就是魏军粮道的最后一处哨卡。”副将赵贲催马凑近,声音压得像风中飘来的细沙,他枯瘦的手指指向远处影影绰绰的营寨轮廓。那里插着魏国旗帜,黑色的“魏”字在微弱的光线下若隐若现,几堆篝火在寨墙后明明灭灭,火光将巡逻士兵的剪影投在夯土墙上,忽长忽短,如同鬼魅般晃动。

蒙恬年轻的脸上沾着连日行军的尘土,额角还有一道未愈的伤疤,是前日侦察时被流矢擦伤的。但他的眼神却亮得惊人,像淬了火的寒星,映着远处的火光,闪烁着兴奋与坚毅。他按了按腰间的佩剑,剑柄上的缠绳被汗水浸得有些发潮,声音压得极沉,几乎要埋进风声里:“父帅的计策,成败就在今夜了。”

蒙武侧头看了儿子一眼,月光恰好从云缝里漏下一缕,照亮他棱角分明的侧脸。这孩子自十五岁从军,跟着自己在战场上滚了三年,早已褪去了少年人的青涩,眉宇间多了几分杀伐果断。他伸出手,粗糙的掌心拍了拍蒙恬的肩甲,甲片碰撞发出沉闷的响声:“记住,速战速决,只烧粮车,不恋战。放火箭为号,王翦将军在左近接应,莫要贪功冒进。”

“诺!”蒙恬挺直脊背,右手按在胸前甲胄上,发出一声短促而有力的回应。

三百轻骑再次动了,像离弦之箭般射了出去。他们借着田埂的掩护,马蹄裹着麻布,踏在收割后的田垄上,只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蒙恬一马当先,胯下的黑马是从匈奴部落缴获的良驹,极通人性,此刻四蹄翻飞,却几乎不发出声响。

离哨卡还有三十步时,两名倚着寨门打盹的魏军哨兵被一阵风惊动,其中一人揉着眼睛骂骂咧咧:“什么鬼东西……”话音未落,蒙恬手中的长戟已如灵蛇出洞,戟尖带着破空的锐啸,精准地挑飞了哨兵的咽喉。另一名哨兵刚要呼喊,赵贲的短刀已抹过他的脖颈,温热的血溅在冰冷的寨门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蒙恬伸手推开半掩的寨门,门轴发出“吱呀”一声轻响,在这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率先钻了进去,身后的秦军将士鱼贯而入,动作迅捷如狸猫。

营寨里弥漫着粮草和马粪混合的气味,几十辆粮车整齐地排列在中央,麻袋上印着魏国的粮仓印记。巡逻的士兵还在远处的篝火旁烤着什么,发出阵阵哄笑,丝毫没察觉死神已悄然降临。

“点火!”蒙恬低喝一声,手中的火把骤然亮起。三百支火把同时燃起,照亮了秦军将士脸上紧绷的神情。下一刻,无数火箭带着呼啸划破夜空,箭杆上的麻布浸透了油脂,在夜风中熊熊燃烧,精准地扎进堆积如山的粮草堆里。

“轰——”第一辆粮车瞬间被点燃,干燥的粟米遇火即燃,火焰迅速蔓延开来。“秦狗劫营——!”一名魏军士兵终于发现了异样,凄厉的惊呼刺破夜幕。

混乱瞬间爆发,魏军士兵慌乱地起身拔刀,却被突如其来的袭击打懵了方向。蒙恬率军左冲右突,手中长戟翻飞如轮,戟尖挑、扫、劈、刺,每一招都带着千钧之力,转眼间挑翻了数名敌兵。一名魏军百夫长举刀砍来,蒙恬不闪不避,左手抓住对方的刀背,右手长戟顺势前送,直透其胸膛。

火焰越烧越旺,粮车爆裂的噼啪声此起彼伏,火星被夜风卷上天空,如同无数跳跃的星辰。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成一片,整个营寨仿佛变成了一座炼狱。

“撤!”蒙武见火势已成,粮车已无可救药,果断下令。他深知夜袭的关键在于速退,若是被魏军缠住,后果不堪设想。

秦军将士如潮水般退向寨门,蒙恬断后,长戟舞动如墙,将追来的魏军一一逼退。当最后一名秦军撤出寨门时,整个营寨已变成一片火海,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连汾阴城头的灯火都在这火光下黯然失色。

“追!给我追!”魏军主将气急败坏的吼声从火海中传来,带着哭腔。粮道被劫,意味着汾阴城内的三万魏军将断粮,这比丢了一座城池还要致命。

蒙武率轻骑疾驰在旷野上,身后是魏军徒劳的追击。蒙恬回头望了一眼那片火海,火光映在他年轻的脸上,跳跃不定。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心中笃定——汾阴的魏军,撑不了多久了。

与此同时,十里外的王翦大营里,中军大帐的烛火摇曳不定,将帐内的人影拉得很长。一名衣衫褴褛的农户正跪在冰冷的地面上,膝盖下的稻草早已被他的汗水浸湿。他手里捧着一张粗糙的地图,那是用烧黑的木炭在麻布上画成的,边缘已经磨损不堪。

“将军,小人是附近汾阴村的,姓王,叫王二柱。”农户声音带着颤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激动,“魏军在城西的老渠那边设防最松,那里地势低,往年这个时候渠水早该满了,今年大旱,渠水干了大半,底下全是淤泥,能过人……小人前天去城里给魏军送菜,亲眼看见的,那边只有十几个老弱病残把守,连甲胄都不全……”

王翦坐在案前,手中把玩着一枚铜符,脸上看不出表情。他戎马半生,见惯了各种奇计诡谋,也听过无数真假难辨的情报。但眼前这个农户眼神里的真诚,却让他心头一动。

“你为何要告诉我这些?”王翦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如洪钟,“若被魏军知晓,你全家性命难保。”

王二柱猛地抬起头,脸上满是悲愤:“将军有所不知!魏军占了汾阴,就把我们村当成了粮仓,上个月刚抢走了我家最后两石粟米,我那小儿子就是因为没粮吃,活活饿死的!”他说着,眼泪簌簌落下,“俺知道秦军军纪严,不抢百姓东西,俺想报仇,想让这些狗娘养的魏兵付出代价!”

王翦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接过地图,手指在标记的老渠位置重重一点。那里确实是汾阴城的西侧软肋,往年渠水丰沛时可作天然屏障,如今水干了,反倒成了防御的破绽。他抬头看向王二柱,眼中闪过精光:“好!若此战得胜,必有你的赏赐。赵都尉,先带王壮士下去歇息,好生照看。”

“谢将军!谢将军!”王二柱连连叩首,被赵都尉扶了下去。

帐内只剩下王翦一人,他展开地图,与军中绘制的汾阴城防图仔细比对。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他手指沿着老渠的走向缓缓移动,嘴角渐渐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商鞅将军的中路军明日拂晓强攻,吸引魏军主力,我则率五千精兵,从老渠潜入……”王翦低声自语,眼中已燃起必胜的火焰,“汾阴,必破!”

夜更深了,旷野上的风还在呼啸,带着汾阴方向传来的烟火气。蒙武的轻骑已回到秦军大营,篝火旁,蒙恬正在擦拭长戟上的血污,戟尖的寒光在火光下闪烁。蒙武看着儿子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这孩子,终究是长大了。

而在汾阴城内,魏军主将正在府邸内大发雷霆,摔碎了上好的青铜酒樽:“废物!一群废物!连个粮道都守不住!”他看着窗外冲天的火光,脸色惨白如纸,“快,快派使者去安邑求援,就说汾阴危急,请求速发粮草!”

他不知道的是,他的使者能不能冲出秦军的重围,更不知道,一张针对汾阴的天罗地网,正在夜色中悄然收紧。明日的太阳升起时,这座古老的城池,将迎来它命运的转折。

赵贲走进帐内,见蒙恬正对着地图出神,凑过去道:“少将军,方才探马回报,魏军派了一支千人队去追击咱们,结果在半路被王翦将军的伏兵截杀,折损了大半,剩下的都逃回去了。”

蒙恬抬头一笑:“王翦将军果然神机妙算。”他手指点在汾阴城的位置,“粮道被断,魏军必然军心大乱,明日商鞅将军的强攻,定会顺利许多。”

蒙武掀帘而入,身上还带着夜露的寒气:“不可掉以轻心。汾阴城高池深,魏军虽失粮草,但困兽犹斗,明日攻城必有一场恶战。”他拿起案上的水囊喝了一口,“你今夜立了大功,但记住,战场之上,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敌。”

“孩儿明白。”蒙恬收起笑容,郑重应道。他知道父亲的意思,夜袭成功只是第一步,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

天色将明未明时,秦军大营的号角声骤然响起,悠长而雄浑,划破了黎明前的寂静。商鞅身披黑色甲胄,立马高坡之上,甲胄上的鳞片在晨曦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他望着远处的汾阴城墙,城墙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一头沉睡的巨兽。

“传我将令!”商鞅的声音透过传令兵传遍全军,“中路军主攻南门,左翼军佯攻东门,右翼军随我待命!今日不破汾阴,誓不还师!”

“杀!杀!杀!”三万秦军将士齐声呐喊,声震四野,连大地都仿佛在微微颤抖。

攻城战开始了。中路军推着云梯车、撞车,如蚁群般涌向城墙。魏军在城头上箭如雨下,滚石擂木不断砸落,秦军的冲锋一次次被挡回,护城河的水渐渐染上了血色,漂浮着断裂的兵器和残缺的尸身。

一名秦军士兵刚攀上云梯,就被魏军的长矛刺穿了胸膛,他手中的剑掉落在地,发出“哐当”一声响,身体缓缓坠下,溅起一片血花。后面的士兵毫不犹豫地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向上攀爬,眼中燃烧着建功立业的渴望。

商鞅站在高坡上,眉头紧锁。他没想到魏军的抵抗如此顽强,看来断粮的消息还未完全传开,或者说,魏军主将用某种手段稳住了军心。“擂鼓助威!”他挥动令旗,“命强弩营压制城头火力!”

数十架床弩同时发射,巨大的弩箭带着破空的锐啸,如同一道道黑色的闪电,狠狠砸在城墙上,将魏军的箭楼撞得粉碎。城头上的魏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震慑,射箭的节奏明显慢了下来。

“就是现在!”商鞅眼中精光一闪,对身旁的传令兵道,“速去通知王翦将军,按原计划行事!”

传令兵领命而去,快马消失在晨雾中。商鞅再次望向城墙,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汾阴,今日必定易主。

此时的城西老渠,王翦已率五千精兵在此潜伏。渠底干涸的淤泥上长满了杂草,散发着潮湿的腐味。士兵们屏住呼吸,握紧手中的兵器,等待着总攻的信号。

王二柱也跟在队伍里,手里拿着一把锄头,脸上满是紧张和期待。王翦特许他随军,一来可以指路,二来也算圆了他报仇的心愿。

“将军,您看!”一名士兵指向城头,只见秦军的强弩再次覆盖城头,魏军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了南门。

王翦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弟兄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跟我上城!”他率先攀上渠岸,手中的长剑在晨雾中闪着寒光。

老渠离城墙只有不到十步的距离,城头上的魏军果然只有十几个老弱,他们正缩着脖子烤火,根本没注意到脚下的动静。王翦一挥手,几名秦军士兵如狸猫般攀上城墙,干净利落地解决了哨兵,放下了绳索。

五千秦军顺着绳索悄无声息地攀上城墙,迅速控制了西侧的城楼。王翦抽出佩剑,指向城内:“目标,中军大营!杀!”

秦军如潮水般涌入城内,喊杀声骤然响起。正在南门抵抗的魏军听到身后传来杀声,顿时慌了神,阵型瞬间大乱。“秦军进城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恐慌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

商鞅在城外看到城头上竖起了秦军的旗帜,放声大笑:“传令下去,全军总攻!”

中路军士气大振,士兵们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嘶吼着冲上城墙。蒙恬一马当先,手中长戟挑飞两名魏军士兵,纵身跃上城头,将秦国旗帜牢牢插在垛口上。

巷战开始了。魏军士兵在秦军的前后夹击下溃不成军,有的跪地投降,有的四散奔逃。蒙恬率军一路冲杀,长戟所指,无人能挡。他看到一名魏军士兵正举刀砍向一个平民,心中怒火中烧,长戟脱手飞出,将那士兵钉死在墙上。

“秦军不杀平民!”蒙恬高声喊道,声音传遍整条街巷。那些原本惶恐不安的百姓听到这话,纷纷放下了手中的木棍和石块,眼中露出了惊讶和感激。

王二柱跟在王翦身后,看到一个魏军士兵正想逃跑,他举起锄头狠狠砸了下去,口中骂道:“狗娘养的,还我儿子命来!”他虽然从未杀过人,此刻却浑身是劲,仿佛要将所有的悲愤都发泄出来。

魏军主将在亲兵的护卫下试图从北门突围,却被赵贲率军拦住。“放下武器,可饶你不死!”赵贲横刀立马,声如洪钟。

魏军主将看着周围越来越多的秦军,又看了看身后溃散的士兵,终于长叹一声,掷刀于地:“我降……”

当最后一名魏军士兵放下武器时,太阳已经升到了半空。阳光洒在汾阴城的每一个角落,照亮了街道上的血迹,也照亮了秦军将士脸上疲惫却兴奋的笑容。

商鞅走进魏军的中军大营,坐在主将的位置上,目光扫过缴获的文书和地图。王翦和蒙武、蒙恬等人陆续进来,躬身行礼:“末将参见将军!”

商鞅抬手示意他们起身:“诸位辛苦了。此次破城,蒙武将军夜袭粮道居功至伟,王翦将军寻得破城缺口功不可没,蒙恬少将军勇猛冲杀,赵贲都尉拦截敌首,都该记大功!”

众人齐声谢恩,脸上都露出了激动的神情。他们知道,这场胜利意味着什么——军功爵、田宅、荣耀,这些都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蒙恬看着窗外飘扬的秦国旗帜,心中豪情万丈。他想起了父亲的教诲,想起了那些牺牲的袍泽,更想起了家乡等待他归来的亲人。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属于大秦的荣耀之路,还很长很长。

汾阴城破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秦军大营和城中百姓。午后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布满弹痕的城墙上,也照亮了士兵们脸上难以掩饰的喜悦。

中军大帐内,气氛热烈而庄重。商鞅坐在主位,面前摊开着厚厚的战功簿,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将士们的功绩。蒙武、王翦分立两侧,身后站着赵贲等各级军官,连王二柱也被特许留在帐内,局促地站在角落,手里紧紧攥着衣角。

“开始论功。”商鞅的声音沉稳有力,打破了帐内的寂静。他拿起一支毛笔,蘸了蘸墨汁,目光落在战功簿的第一页,“蒙武,率轻骑夜袭魏军粮道,烧毁粮车三百余辆,断敌补给,此功当赏。赐爵右庶长,赏田五百亩,仆役十人。”

蒙武上前一步,单膝跪地:“谢将军!谢大秦!”他声音洪亮,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右庶长已是高阶爵位,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更是整个蒙氏家族的荣耀。

商鞅微微颔首,示意他起身,目光转向蒙恬:“蒙恬,夜袭中身先士卒,斩杀魏军百夫长三人,破寨门有功。赐爵公士,赏田百亩,钱五千。”

蒙恬上前领赏,年轻的脸上洋溢着兴奋:“谢将军!孩儿定当再接再厉,为大秦效死!”蒙武看着儿子,眼中满是欣慰,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接下来是王翦。商鞅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