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500集:仓廪安邦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500集:仓廪安邦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4 11:00:56

秦仓千万石

咸阳城外的渭水之畔,矗立着一片连绵数十里的粮仓群。时值深秋,仓廪上的青铜铭牌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铭牌上“常平仓”三个篆字,是秦国历经二十余年,用无数粮粟与汗水刻下的印记。主爵中尉李斯站在粮仓最高处的了望台上,指尖划过案上的竹简——上面记录着秦国最新的粮食储备总量:三千万石。

“三千万石啊。”李斯轻声感叹,身后的仓监郑平躬身道:“自孝公时起,关中、巴蜀便开始扩建粮仓,如今蜀郡的成都仓、关中的栎阳仓、陇西的狄道仓,每个粮仓的储备都能供一郡百姓三年食用。”李斯颔首,目光掠过远处正在晾晒粮食的役卒,思绪飘回了二十年前那个饥荒之年。

那时李斯还是郡府的小吏,关中遭遇大旱,农田颗粒无收,百姓扶老携幼逃往巴蜀。他跟着郡尉去粮仓调粮,却见仓门紧闭,老仓监哭丧着脸说:“粮仓只剩不足十万石粮,要是都发出去,官府的人都要饿肚子了。”最后还是商鞅亲自下令,从边境军仓调粮,才勉强熬过灾年。也是从那时起,秦国定下“广积粮”的国策,一代代仓监、农官、役卒,才筑起如今这“可支五年”的粮储根基。

这份从容,很快就在灾害面前显露出力量。次年开春,陇西郡遭遇百年不遇的雪灾,积雪压垮了农户的茅屋,也冻坏了刚播下的种子。陇西太守急得团团转,第一时间派人快马加鞭赶往咸阳求援。可没等朝廷的调粮令下来,狄道仓监冯异就带着粮卒,赶着装满粟米的牛车出发了。

“太守不必急,”冯异见到陇西太守时,身上还沾着雪水,“狄道仓有储备粮四百万石,我已让人先运二十万石过来,够陇西百姓渡过春荒。”太守又惊又喜:“冯监怎敢擅自调粮?按《仓律》,调粮需朝廷批文啊。”冯异摆手:“雪灾不等人,百姓饿一天,就多一分危险。我已让人快马禀报李斯大人,若有罪责,我一力承担。”

可李斯接到禀报时,不仅没有追责,反而派使者前往陇西,传旨嘉奖冯异。使者还带来了新的指令:让冯异组织灾民开垦荒地,官府提供种子与农具,待秋收后再从收成中抵扣借粮。冯异依令而行,在陇西各地设下垦荒点,又从巴蜀调来耐旱的粟种,手把手教灾民种植。到了秋收时节,陇西的荒地竟收获了百万石粮食,不仅还清了借粮,还向狄道仓补交了五十万石储备。

粮食储备的底气,更在战场上化作秦国的利刃。秦王政十七年,秦国伐韩,大将内史腾率军围困新郑。韩军坚守不出,想拖到秦军粮尽撤军。可内史腾却丝毫不慌,他让人在新郑城外筑起临时粮仓,每天让粮卒公开晾晒粮食,还故意让韩军的探子看到——粮仓里的粟米堆积如山,足够秦军围城一年。

“秦军的粮食怎么会这么多?”韩王在宫中急得踱步,派去请魏国援军的使者却带回消息:魏国因担心秦国断其粮道,不敢出兵。原来李斯早有安排,在伐韩之前,就派使者前往魏国,以“若助韩,秦国将终止盐粮贸易”相威胁,又暗中让巴蜀的粮商停止向魏国售粮。魏国本就粮食自给不足,一听说秦国要断粮,立刻就打了退堂鼓。

新郑城内的韩军,看着城外秦军的粮仓,士气一天天低落。没过多久,就有士兵偷偷出城投降,说城里的粮食只够支撑半个月了。内史腾见时机成熟,下令攻城,韩军毫无抵抗之力,新郑很快被攻破,韩国成为六国中第一个被秦国灭亡的国家。

灭韩之后,秦国又挥师伐赵。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大损,可仍凭借邯郸的城防坚守。秦军围困邯郸三个月,赵军虽然缺粮,却依旧顽强。这时,李斯向秦王政建议:“赵国的粮道主要靠漳水运输,我们可派一支精锐,截断漳水的运粮船,再从巴蜀调粮,确保我军粮草充足,耗也能把赵国耗垮。”

秦王政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派蒙恬率军突袭漳水运粮道,烧毁了赵国的运粮船。同时,成都仓的粮卒沿着长江、汉水,将粮食源源不断运往邯郸前线。秦军的粮仓每天都有新粮运到,而邯郸城内,百姓开始以野菜、树皮为食,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赵孝成王无奈,只得派使者出城投降,赵国就此灭亡。

随着韩、赵两国的灭亡,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越来越快。而支撑这一切的,正是那三千万石粮食。在伐魏时,秦军利用黄河水运,将关中的粮食运到大梁城下,水淹大梁的同时,也用充足的粮食保障了军队的补给;在伐楚时,李信率军深入楚地,因粮草不足险些战败,后来王翦率军六十万,带着足够支撑两年的粮食,步步为营,最终攻破楚都寿春;在伐燕、伐齐时,秦军更是凭借粮食优势,一路势如破竹,没给六国任何喘息的机会。

秦王政二十六年,齐国灭亡,秦国终于统一六国。秦王政在咸阳宫举行登基大典,改号为“始皇帝”。在庆功宴上,秦始皇举起酒爵,对李斯等大臣说:“寡人能统一天下,靠的不仅是将士们的勇猛,更是这仓廪中的千万石粮食。没有粮食,何来军队?没有粮食,何来百姓安居?”

李斯躬身行礼:“陛下所言极是。自孝公以来,秦国历代君主皆重农积粮,如今这三千万石粮食,是秦国的根基,也是天下太平的保障。”秦始皇颔首,目光望向窗外——咸阳城外的粮仓群,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芒,那是无数百姓的汗水,是无数仓监的坚守,更是大秦帝国长治久安的底气。

多年后,当李斯再一次站在渭水畔的粮仓前,看着新入仓的粮食,耳边仿佛还能听到当年役卒晾晒粮食时的号子声,听到灾民领到粮食时的感激声,听到战场上秦军将士们因粮草充足而发出的呐喊声。他知道,这三千万石粮食,不仅支撑了秦国的统一大业,更在百姓心中种下了“仓廪实”的希望。而这份希望,将伴随着大秦帝国的每一个日出日落,守护着天下的太平与安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