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498集:跨区调粮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498集:跨区调粮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4 11:00:56

蜀地的雨,已经下了四十天。

岷江水位一日高过一日,浑浊的洪水漫过堤岸,冲垮了沿江的农田与村落。临邛县尉李信骑着快马,溅着泥水冲进县城,直奔郡守府:“郡守大人,沿江三乡已成泽国,农户粮窖全被淹了,再无粮可食,已有灾民往成都方向逃了!”

郡守王绾猛地站起身,案上的竹简散落一地。他盯着墙上的蜀地舆图,指尖划过岷江沿岸的郡县,脸色凝重:“蜀地粮储本就依赖本地粮仓,如今水灾波及成都、临邛、郫城三郡,仅靠本地存粮,撑不过五日。立刻发急报,向咸阳奏请跨区调粮!”

此时的咸阳,内史府正召开议事会。主爵中尉冯去疾将蜀地急报铺在案上,语气急促:“蜀地水灾已致三郡粮荒,若不及时调粮,恐生民变。按跨区调粮机制,需从周边近郡调拨,诸位看,关中、汉中、陇西三地,可调粮多少?”

“关中今年丰收,渭水沿岸粮仓储粮充足,可拨一百万石!”内史郑安平率先开口,“渭水与岷江虽不直接连通,但可经褒斜道运至汉中,再转水运入蜀,十日可到。”

汉中郡守随即附和:“汉中粮仓可拨五十万石,汉江水道直通蜀地,船只已备好,只需朝廷下令,三日内便可启航。”

陇西郡守略一沉吟:“陇西虽处边境,但若从边仓调拨三十万石,仍可保障驻军用粮。只是陇西至蜀地需经栈道,运输难度大,恐需多派粮卒护运。”

冯去疾提笔在调粮文书上一一记下,抬头道:“蜀地灾情紧急,今日便须发调粮令!关中粮走渭水—褒斜道—汉江线,汉中粮走汉江直航,陇西粮走栈道—涪水线,三地粮需在十日之内,全部运抵成都粮仓。”他顿了顿,又补充道,“粮卒护运需加派兵力,沿途郡县需配合修缮驿道与码头,不得延误!”

调粮令快马传至三地,各郡县粮仓立刻行动起来。

关中栎阳粮仓内,仓监赵雍正指挥役卒将粟米装入粮袋。“每袋五十石,缝口处需盖粮仓印信,防止中途被私拆。”他一边叮嘱,一边检查粮袋,忽然瞥见远处渭水码头,已有数十艘平底运粮船停靠。船工们正忙着搭建跳板,粮卒们手持长戈,在码头四周警戒。

“赵监,褒斜道那边传来消息,栈道有几处因雨水冲刷出现破损,汉中郡已派工匠去修了,咱们的粮船到汉中后,最多耽搁半日。”粮卒校尉匆匆来报。赵雍点头:“那就好。你让人多备些防雨油布,沿途若遇大雨,需及时盖住粮袋,不能让粮食受潮。”

汉中郡的运粮船队,则在汉江水面上排起了长队。每艘船上都插着“秦”字旗,船工们喊着号子,奋力摇桨。船长老周站在船头,望着湍急的江水,眉头紧锁:“往年这个时候,汉江水位没这么高,水流太急,得放慢速度,别撞了暗礁。”他转头对船工们喊道,“前船减速,后船跟上,保持间距!”

而陇西的粮队,正艰难地行进在栈道上。栈道建在悬崖峭壁间,木板因雨水浸泡变得湿滑,粮卒们背着粮袋,每走一步都需格外小心。校尉陈武走在队伍最前面,手持火把,仔细检查栈道木板:“大家脚下留神,若发现木板松动,立刻喊停!”忽然,他发现一处木板断裂,急忙让队伍停下,指挥粮卒用备用木板修补。“蜀地百姓还等着粮食救命,咱们就算多走几日,也不能让粮食出半点差错。”陈武擦了擦额头的汗,对粮卒们说道。

五日之后,汉中的运粮船队率先抵达成都粮仓。郡守王绾亲自到码头迎接,看着粮袋被一一卸下,他激动地握住船长老周的手:“辛苦了!有了这些粮食,就能先稳住成都的灾民了。”老周笑着摇头:“都是分内之事,后面关中与陇西的粮队,也该快到了。”

果然,两日后,关中的粮队经褒斜道抵达汉中,再转水运,顺利抵达成都。又过了三日,陇西的粮队也克服栈道险阻,将粮食运到。此时,距离朝廷下达调粮令,刚好十日。

成都粮仓内,王绾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立刻下令开展赈济。役卒们按“每户三口以下发两石,三口以上发三石”的规矩,将粮食分发给灾民。一位老妇捧着粮食,激动得热泪盈眶:“多谢朝廷!多谢官府!我们终于有粮吃了,不用再逃荒了!”

消息传回咸阳,内史府内一片欢腾。冯去疾拿着蜀地送来的奏报,对众人说道:“跨区调粮机制首次在大规模灾情中启用,便取得了如此成效。十日之内,三地粮食齐聚蜀地,不仅平抑了粮价,更稳住了民心。这不仅是粮食的胜利,更是秦国治理能力的体现!”

而在蜀地,洪水渐渐退去。王绾组织灾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同时下令将剩余的粮食分发给农户,帮助他们恢复生产。临邛县尉李信看着农户们重新种下庄稼,感慨道:“若不是朝廷的跨区调粮机制,蜀地这次怕是要元气大伤。有了这机制,无论哪处郡县遭遇灾荒,都能及时得到援助,秦国的根基,也会越来越稳。”

渭水的风,吹过成都粮仓,带着新粮的香气。粮卒们正忙着将剩余的粮食存入仓中,仓监们则在案前仔细记录入库数量。远处的农田里,农户们正弯腰劳作,夕阳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王绾站在粮仓高处,望着这一切,心中无比坚定:秦国的跨区调粮机制,不仅是一条运输粮食的通道,更是一条连接民心的通道。有了这条通道,秦国便能在灾荒面前从容不迫,守护好每一位百姓的生计,也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