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384集:新君致歉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384集:新君致歉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4 11:00:56

朝堂惊变:新君的致歉

咸阳宫的梁柱在晨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如同殿内凝滞的空气。卫鞅站在阶下,玄色朝服上的褶皱里还沾着渭水两岸的尘土——昨夜他刚从关中平原的水渠工地赶回,靴底的泥痕尚未褪尽。新君驷端坐于王座之上,目光扫过阶下群臣时,那双眼曾让卫鞅心惊的眸子此刻竟藏着几分难以捉摸的情绪。

“诸位臣工,”新君的声音打破了沉寂,青铜编钟的余韵似乎还在梁柱间回荡,“前日接到陇西急报,匈奴骑兵已越过萧关,劫掠了三座边城。”

阶下顿时起了一阵骚动。甘龙拄着玉杖的手微微一颤,他身旁的杜挚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卫鞅眉头微蹙,他麾下的密探三日前才传回消息,匈奴此次异动背后似有义渠人暗中支持,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君上,”公子虔出列奏道,他的声音因常年佩戴刑具而带着沙哑,“自商君离京编法典,边军军纪日渐松弛,如今正是教训!依老臣之见,当即刻罢免边将,另派公族子弟前往镇守。”

卫鞅上前一步,玄色衣袍在晨光中划出一道利落的弧线:“公子此言差矣。边将皆是军功出身,若因一次失利便全盘否定,何以服众?臣以为当增派粮草,令其戴罪立功。”

“商君倒是护短。”甘龙冷笑一声,玉杖在金砖上顿出沉闷的声响,“可谁不知那些边将都是商君一手提拔?如今出了纰漏,自然要商君担责。”

卫鞅正要驳斥,却见新君抬手示意众人噤声。王座上的年轻君主缓缓起身,玄色龙纹朝服随着动作展开,如同蓄势待发的鹰隼。他走下三级台阶,目光越过群臣,直直落在卫鞅身上。

“商君,”新君的声音忽然放低,带着一种卫鞅从未听过的沉重,“去年冬日,栎阳粮库失火,烧毁粮草三万石。当时有臣奏报,说是商君编纂法典时疏于防范,可有此事?”

卫鞅一怔,那日他正在泾阳督查水渠,粮库失火纯属意外,事后早已查明是看守懈怠。他刚要辩解,却见新君摆了摆手。

“还有前年,河西之战前,有密信说商君与魏国暗通款曲,欲献函谷关。”新君继续说道,声音里渐渐染上苦涩,“当时朕虽未降罪,却也削了商君的兵权,令你闭门思过三月。”

卫鞅的后背沁出冷汗。那些陈年旧事,本以为早已烟消云散,此刻被新君一一提起,字字都像重锤敲在他心上。他想起被调离朝堂的那三年,在偏远的雍城编纂法典时,每夜听着城外的风声,总疑心是咸阳来的信使。

“更有甚者,”新君的声音陡然拔高,震得殿梁上的铜铃轻轻作响,“有人说商君功高震主,私藏甲士五千,意图不轨。朕……信了。”

最后三个字像惊雷炸响在大殿。甘龙脸上的得意瞬间僵住,杜挚张了张嘴却没发出声音。卫鞅猛地抬头,撞进新君泛红的眼眶里——那里面翻涌着悔恨、痛苦,还有一种让他心头一颤的愧疚。

“扑通”一声,新君竟对着卫鞅深深一揖。

这一揖如同巨石投入深潭,在群臣中激起轩然大波。公子虔手中的玉板“啪”地掉在地上,甘龙几乎要从玉杖上栽倒。卫鞅更是惊得后退半步,袍角扫过阶前的青铜烛台,火星溅起又迅速熄灭。

“商君,”新君直起身,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朕错了。”

三个字清晰地回荡在大殿的每个角落,梁上的积尘仿佛都在这三个字中簌簌落下。卫鞅看着眼前的年轻君主,想起二十年前初见时,他还是个总爱躲在孝公身后的少年,眼神里满是对变法的好奇与抵触。

“那些谣言,”新君的目光扫过脸色煞白的甘龙等人,“朕如今才知,皆是因循守旧者的构陷。他们见不得秦国强盛,见不得新法稳固,便想用流言蜚语离间君臣,毁掉这来之不易的变法成果!”

他上前一步,紧紧握住卫鞅的手。卫鞅的手指粗糙,布满常年握笔与执剑的厚茧,新君的掌心却很烫,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商君离京三年,秦国粮仓亏空,边军涣散,官吏贪腐之风死灰复燃。”新君的声音陡然洪亮,如同钟鸣,“朕派人查访民间,老秦人说,自商君走后,再无人敢为民做主;军中将士说,没有商君的军功爵制,打仗都没了奔头!”

卫鞅的眼眶忽然发热。他想起去年深秋,在雍城的集市上,一个卖菜的老妪得知他是卫鞅,竟颤巍巍地塞给他一把新摘的青菜,说:“商君,俺们村的水渠该修了,您啥时候回咸阳啊?”

“朕知错了。”新君再次躬身,这一次,整个朝堂都能听见他膝盖触地的闷响。金砖的凉意透过朝服渗进来,却冻不住他滚烫的悔意,“朕不该因流言蜚语猜忌功臣,不该因君臣嫌隙动摇新法。商君,你为秦国鞠躬尽瘁二十年,朕却让你受了三年委屈。今日当着满朝文武,朕向你赔罪!”

“君上!”卫鞅连忙跪下,额头抵着冰冷的金砖,声音哽咽得不成样子。他想起孝公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鞅啊,新君年轻,你多担待。”那时他只当是嘱托,如今才知其中的重量。

“起来,商君。”新君扶起卫鞅,目光灼灼地看着他,“秦国不能没有你。今日朕当着列祖列宗的牌位起誓,余生定全力支持新法,若有再因私怨动摇变法者,斩!”

最后一个字掷地有声,甘龙等人顿时面如死灰。殿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卫鞅的心猛地一紧,却见内侍匆匆进来禀报:“君上,商君!城外百姓听说商君回朝,自发聚集在宫门外,说是要为商君请愿!”

新君与卫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动容。新君拉起卫鞅的手,大步走向殿外:“走,商君,朕陪你出去看看——看看这因你而变的秦国,看看这些因你而活的秦人!”

宫门外的阳光有些刺眼,卫鞅眯起眼睛,看见黑压压的人群跪在宫道两侧。有扛着锄头的农夫,有背着刀剑的士兵,有捧着竹简的学子,还有拄着拐杖的老人。他们看见卫鞅,先是愣了愣,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商君!商君!”

一个白发老妪被人搀扶着上前,手里捧着一碗浑浊的米酒:“商君,俺是栎阳城外的老妇,当年分地时您亲手给俺划的地界。这酒,您一定要喝!”

卫鞅接过酒碗,刚要饮下,却被新君拦住。年轻的君主夺过酒碗,一饮而尽,然后对众人朗声道:“父老乡亲们,商君是秦国的功臣!从今往后,有朕在一日,商君的新法便推行一日!谁若敢动商君,先过朕这关!”

欢呼声再次响起,震得宫墙上的瓦片簌簌作响。卫鞅望着新君坚毅的侧脸,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雪夜,他与孝公在书房里规划秦国未来,孝公说:“总有一天,秦国要让天下侧目。”如今,这个梦想正在他们手中一点点变成现实。

“商君,”新君转过头,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匈奴来犯,边军待援,你可愿再挂帅印?”

卫鞅挺直脊背,玄色朝服在风中猎猎作响,他对着新君深深一揖,声音铿锵有力:“臣,卫鞅,愿为秦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阳光洒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宫道两侧的秦人望着这一幕,忽然齐齐跪下,山呼万岁。远处的咸阳城郭在晨光中舒展着轮廓,新建的作坊冒着袅袅炊烟,载货的马车碾过平整的驰道,发出轻快的声响——那是一个正在崛起的秦国,那是一段正在被书写的传奇。

卫鞅知道,前路依旧会有风雨,旧贵族的反扑、列国的忌惮、民心的摇摆,都是躲不过的坎。但此刻看着身边的新君,看着脚下的土地,看着眼前的百姓,他忽然觉得,所有的委屈与艰难都值了。

变法之路,本就是逆天而行。他卫鞅,从不是为了功名富贵,而是为了心中那个强盛的秦国。如今新君幡然醒悟,君臣同心,这天下,终将是秦国的天下。

宫门外的欢呼还在继续,卫鞅与新君并肩而立,望着远处的天际线。那里,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起,将整个关中平原染成了金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