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从地球到宇宙只因有科技交易系统 > 第304章 组建舰队

从地球到宇宙只因有科技交易系统 第304章 组建舰队

作者:黑云5566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0-11 09:32:17

林科知道,要想前往别的星系,一支强大而可靠的舰队是必不可少的。

于是,他决定前往航天中心寻找答案。

当他到达伏羲城的航天中心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感到震惊——这个曾经繁忙的地方如今已彻底变成了宇宙飞船的研究基地。

在这里,科学家们正全力以赴地研发着各种先进的宇宙飞船技术。

林科四处打听后,终于找到了正在研究室忙碌的郑飞翔教授。

郑教授一看到他,便放下手中的工作,热情地迎上来打招呼。

林科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的来意,他告诉郑飞翔教授,自己希望能够前往其他星系,并寻求他的帮助来设计一艘更先进的飞船。

然而,郑飞翔教授听了之后,脸上露出担忧之色。

作为林科多年的同事和朋友,他深知林科对于攀登科技和华国的重要性。因此,他毫不犹豫地表示反对,并试图说服林科放弃这个计划。

\"林总,您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攀登科技的领军人物。如果您出了任何事情,这将是无法承受的损失。请您考虑一下,是否有必要亲自冒险呢?\" 郑飞翔教授诚恳地说道。

林科微微一笑,拍了拍郑飞翔教授的肩膀,表示理解他的关心,但同时坚定地说:\"郑教授,我明白您的担忧。但这次前往别的星系,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而且,我相信以现代的科技水平,只要做好充分准备,风险应该是可控的。\"

听到这里,郑飞翔教授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表示愿意支持林科的计划。他意识到,林科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么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确保他的安全。

接下来,两人开始讨论起关于飞船设计的细节问题。

郑飞翔教授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改进船体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以及增强防护系统等方面。林科则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例如如何利用最新的材料和技术来打造更轻更强的飞船。

在讨论过程中,林科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郑教授,我听说人类在无重力环境中待久了,即使经过强化后的身体也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是吗?\"

郑飞翔教授点了点头,解释道:\"是的,长期处于无重力状态下,人体的肌肉和骨骼会逐渐失去强度,心血管系统也会受到影响。不过,通过适当的锻炼和医疗手段,可以减轻这些负面影响。\"

林科沉思片刻,然后问道:\"那么,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比如,是否可以通过某种设备或药物来维持身体的健康状况?\"

郑飞翔教授思考了一会儿,回答道:\"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一种完全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研究,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林科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那么,是否可以制造一艘有着人造重力的宇宙飞船呢?就像领航员国际空间站那样。”林科问道。

“如果使用离心力来提供重力,势必需要在飞船上设计一个巨大的圆环,这样的话,就增加了飞船的受力面积。在超光速过程中,这么大面积的结构,所需要的护盾能量,是非常庞大的。”郑飞翔教授质疑道。

“超光速航行过程中,我们是泡在深海液中处于休眠状态的,并不需要用到人造重力。我们能不能把这个结构,做成可折叠或者收缩状态。当飞船进行超光速航行时,就把它收缩回来,当到达目的地,再展开。飞船上的船员,可以在上面进行锻炼和休整。”林科说着自己的想法。

听到这里,郑教授陷入了沉思。

过了 一会,他把正在做着研究的科学家们,一齐叫了过来,大家一起进行讨论。

听了林科的想法后,其中一位科学家说道:“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但这样一来,对于圆环结构的强度要求会很高,而且还得考虑到折叠和展开的机制以及可靠性问题。不过,如果能解决这些技术难题,或许真的可以实现。”

郑飞翔教授表示赞同,并补充说道:

“此外,我们还需要研究如何让圆环内的环境更适合人类生存,比如调节温度、湿度等因素。同时,也要确保圆环内部设施的安全性,以防止意外发生。”

“另外,关于飞船的护盾系统,我认为应该采用多层防护的方式,以提高其抗冲击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对护盾能量供应的研究,确保其能够持续稳定地工作。”另一名科学家提出建议。

大家纷纷发表意见,讨论愈发热烈起来。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林科和科学家们继续深入研究,不断完善设计方案,终于设计出了一艘能够制造重力的宇宙飞船。

这是一艘令人瞩目的巨大飞船,它的总长达到了惊人的 1290 米。

船体设计独具匠心,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

当模拟重力舱完全展开时,其直径更是达到了 790 米,仿佛一座太空巨无霸;而当飞船进入超光速航行模式时,重力舱会迅速收缩回船体,此时的直径则锐减至 298 米,展现出极致的灵活性与高效性。

这艘飞船配备了最先进的曲率引擎技术,使其航行速度能够飙升至 3 倍光速之快。

同时,它的护盾系统也经过全面升级,演变为多层防护护盾,极大地提升了飞船的防御能力。

然而,由于这艘飞船被明确界定为科研用途,因此其武器系统相对较为薄弱。

除了船头和船尾各装备一门强大的主炮之外,它的身侧并未像战斗飞船那样密集地安装大量武器,而是仅搭载了数十门副炮。

此外,飞船内部所搭载的主要是各类生产型无人机以及运输飞船,而战斗型无人机数量则相对较少。

显然,这样一艘科研飞船在执行任务时,必然需要一支强大的护航编队来提供保护。

按照郑飞翔教授的设想,未来这艘飞船将由八艘护卫舰组成的护航编队伴随左右,共同探索未知的宇宙领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