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 > 第317章 技术难题待攻克

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 第317章 技术难题待攻克

作者:大厦的老鲁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0-10 10:26:00

丁义珍盯着手机屏幕上的那条短信,手指在桌角敲了两下,没说话。他把手机翻过来扣在桌上,转身走到办公桌前,拉开抽屉取出一份文件夹,封面上印着“京州高新园区科研对接进度表”。他翻开第一页,目光落在“光学传感器与本地芯片厂封装工艺匹配测试”那一栏,旁边标注的日期已经过了原定节点,备注写着:待技术支持。

他合上文件,抬头看向墙上的园区布局图。灯光映在玻璃上,反射出几栋高楼的轮廓,像一排沉默的士兵。

周长利推门进来时,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袋,林耀东跟在他后面,外套搭在手臂上,神情不太轻松。

“查清楚了。”周长利把纸袋放在桌上,“三家做封装测试的企业,设备都是进口的,核心参数锁死,厂商不开放调试权限。咱们的技术人员连校准都做不了,全靠对方远程操作,一等就是半个月。”

林耀东接过话:“不止是封装。光学那边更麻烦,传感器校准算法被嵌在驱动里,源代码不公开。他们试过逆向,结果触发了保护机制,整批样品直接变砖。”

丁义珍坐下来,指节轻轻叩了两下桌面:“意思是,我们建了厂房,招了人,投了钱,结果卡在最后一环,动不了?”

“卡得死。”林耀东点头,“不是没能力,是别人不让你用。”

办公室里安静了几秒。窗外风有点大,吹得窗帘边角微微晃动。

丁义珍忽然笑了声:“我爸当年在香江运货,为什么非得走水路?因为陆路海关查得严,精密仪器一块板子都不让进。现在倒好,没人拦船了,可机器到了,脑子还是别人的。”

周长利搓了搓脸:“有些人觉得,能买就不用自己搞。反正全球供应链这么熟,缺啥补啥,何必费劲?”

“那要是哪天不卖了呢?”丁义珍抬起头,“或者,卖,但加个条件——你这园区的数据,得给我们看?”

没人接话。

丁义珍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原本写着“优先推进”的地方画了个圈,然后在旁边写下三个字:**自主可控**。

“从今天起,所有技术合作项目,先过一道关:有没有备选方案?能不能自己改?改不了的,暂停。”他转过身,“我要的不是拼装车间,是能自己造发动机的厂。”

周长利点头:“资金方面,我可以从产业基金里调一部分,但大规模投入,得有正式立项。”

“我来批。”丁义珍说,“明天就签。成立专项小组,不挂虚名,实打实干。组长我亲自兼,你们两个当副手,一周内拿出攻坚路线图。”

林耀东问:“对外怎么讲?这种事,瞒不住。”

“不瞒。”丁义珍坐回椅子,“但不说‘卡脖子’,说‘跃升窗口期’。下周省委汇报材料,把技术攻关列为重点方向,语气要稳,不能慌,也不能轻。就说,前期基础已成,下一步是突破核心环节。”

周长利笑了一声:“换张皮,还是那块肉。”

“皮要光鲜,肉要结实。”丁义珍看着他,“宣传可以慢点放,但动作必须快。你现在就去,把所有正在谈的合作项目筛一遍,凡是涉及核心技术依赖的,标红上报。三天内,我要看到清单。”

周长利应了一声,起身往外走。

林耀东没动:“还有一件事。离岸账户背后的人,最近没再动,但他们在海外注册了个新公司,名字叫‘科维联’,主营业务写着‘技术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

丁义珍挑眉:“什么意思?”

“意思可能是,他们准备换个身份,光明正大进来谈合作。”林耀东声音低了些,“打着帮忙的旗号,拿数据,控标准。”

办公室里的空气像是沉了一截。

丁义珍慢慢靠向椅背:“所以,不只是技术跟不上,还有人等着趁虚而入?”

“有这个可能。”

“那正好。”丁义珍直起身,“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刀真枪的自主研发。我们不躲,也不怕谈,但规矩得我们定。”

他打开电脑,调出一份文档,标题是《关键技术攻关立项建议书》。光标停在审批意见栏,他输入一行字:“同意启动,特事特办,资源优先保障。”然后签下名字,按下回车。

“另外,”他抬头,“马上梳理国内外在半导体材料、光电集成领域有成果的科研机构。别只盯着美国,欧洲、日本、以色列,甚至新加坡,只要有真东西,都列出来。我们要找的是能解决问题的人,不是凑数的招牌。”

林耀东记下要点:“要不要联系清大、华科那几位专家?发布会后他们挺支持。”

“联系,但不止于他们。”丁义珍说,“真正的突破,往往不在热闹的地方。去找那些冷门但扎实的团队,哪怕规模小,只要手里有活儿,就值得谈。”

林耀东点头:“我今晚就开始整理名单。”

丁义珍站起身,走到窗边。远处高新园区的灯光依旧亮着,几栋楼顶的施工灯还在闪烁,像没睡的哨兵。

“以前总以为,最难的是让人相信这事能成。”他背着手,声音不高,“现在才知道,最难的是,当你开始往前跑的时候,发现鞋带早就被人悄悄系在了一起。”

林耀东看了他一眼:“那现在,是剪带子的时候了。”

“不。”丁义珍转过身,“是换鞋的时候。我们得自己做一双,不怕被绊,还能走得更快。”

两人对视片刻,林耀东点头,转身离开。

办公室只剩丁义珍一人。他重新坐下,打开另一份文件,《科研机构对接清单》初稿,页面还空着大半。他点开搜索框,输入几个关键词:光电集成、低温沉积、微纳封装。

屏幕上跳出几十条结果。他一条条往下看,时不时停下,点开详情页。

手机又震了一下。

他瞥了一眼,是钟小艾发来的消息:“爸说,六十年代他们运的那批磁控管,图纸到现在还锁在军工档案馆,没人敢用,因为一旦公开,等于承认当年绕开了国际禁运。”

丁义珍看完,没回。

他关掉聊天界面,继续往下翻资料。直到找到一条不起眼的信息:北欧某研究所近三年在硅基光子芯片上有连续突破,最新论文提到一种低成本封装工艺,实验良率超过百分之八十五。

他把这条信息标记为红色,加入待跟进列表。

然后拿起笔,在清单首页空白处写下一串字:

**第一目标:实现核心工艺自主,三个月内完成首条验证线搭建。**

笔尖顿了顿,他又补了一句:

**谁卡都不怕,怕的是自己不想动。**

这时,桌上的座机响了。

他接起来,听筒里传来周长利的声音:“那份清单我初步理出来了,一共二十七家单位,其中有三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