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 > 第309章 高新项目启新篇

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 第309章 高新项目启新篇

作者:大厦的老鲁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0-10 10:26:00

林耀东的电话打进来时,丁义珍正盯着监控屏上那辆刚进仓库的厢式货车。屏幕右下角的时间跳到了18:07,车还没停稳。

“钱进了。”林耀东声音很稳,“一千二百万,名义是技术补偿款,走的是自贸区通道,合规性挑不出毛病。”

丁义珍没吭声,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

“他们想让我们觉得,这只是笔普通的跨境结算。”他终于开口,“可偏偏选在这个节骨眼上,还特意留了个能查到的尾巴。”

“所以呢?”林耀东问。

“所以——”丁义珍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写下“高新园区”四个字,“我们该动真格的了。”

---

会议室灯刚亮,丁义珍就把财政、公安和发改委三个头头叫了过来。没人坐,都站着。

“从现在起,京州要搞一个国家级高科技产业园。”他说得干脆,“名字就叫‘京州智谷’,定位是全国智能制造和数字产业高地。”

财政局长皱眉:“这会儿推新项目?风头还没过去……”

“正因为风头来了,才更要推。”丁义珍打断他,“他们想用一笔钱、几张照片把我们钉在‘混乱施政’的柱子上,我们就用一个实打实的大项目,把京州重新定义成‘发展标杆’。”

公安局长插话:“万一这时候出点岔子,反而给他们递刀子?”

“不出事就不叫发展。”丁义珍冷笑,“六十年代我爸一个人押着三卡车禁运物资过边境,那时候连地图都没有,照样走出来了。我们现在有政策、有地、有人,反倒怕了?”

他环视一圈:“我不是在征求意见,是在下命令。今晚成立筹备组,明早八点前拿出初步方案框架。谁掉链子,我先拿他开刀。”

散会后,周长利来电。

“听说你要动大动作?”背景里还有茶杯盖轻碰的声音。

“你消息挺快。”丁义珍靠在窗边,“我在想,光靠地方财政撑不起这个盘子,得拉真正有实力的企业进来带头。”

“比如?”

“比如咱们自家的。”丁义珍直说,“量子计算那个项目,能不能落地京州?”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你是说‘星核科技’?”周长利语气变了,“那可是老爷子压箱底的技术,全球就两条生产线,一条在香江,一条在硅谷。”

“我知道它金贵。”丁义珍道,“可也正因为金贵,才最适合当旗子。只要它一落,全国顶尖的配套企业都会跟着来。”

“董事会不会轻易点头。”周长利提醒,“尤其是现在这种时候,外面盯着咱们的一举一动。”

“那就让他们看。”丁义珍声音沉下来,“我们光明正大地签协议、搞奠基、开发布会。让他们知道,京州不但没被吓住,反而要上新台阶了。”

周长利笑了:“你小子,跟你爸一个德行——越是有人堵门,越要撞墙。”

“不是撞墙,是开门。”丁义珍纠正,“而且这扇门,得由我们自己来开。”

---

夜里十一点,林耀东回了信。

“星核科技董事会特别会议定在后天上午十点,议题是你提的‘战略试点落户计划’。我已提交材料,附带了京州的土地储备、能源供给和人才基数分析。”

“他们最关心什么?”

“安全。”林耀东顿了顿,“不只是物理安全,还有政策稳定性。他们不想建一半,结果被叫停。”

丁义珍低头看了眼桌上那份《京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初步构想》,翻到第一页,在“政策保障”栏加了一行字:“参照国家自贸区 特区双重管理权限,试行五年。”

“告诉他们,这块地一旦划下来,就是铁板钉死的规划红线。十年内不征、不调、不拆。我要让所有观望的人明白——京州这次,是玩真的。”

---

凌晨一点,办公室只剩他一人。

手机震动,钟正国来电。

“听说你今天放了颗卫星?”声音低沉,但没带火气。

“不止一颗。”丁义珍如实汇报,“我已经决定推动‘京州智谷’项目,首期引入星核科技的量子芯片产线。这是技术制高点,也能带动上下游产业集群。”

电话那头静了几秒。

“你知道省里最近在压什么吗?”钟正国突然问。

“什么?”

“稳字当头。”他缓缓说,“上面有人觉得,汉东这几年改革太猛,怕出乱子。你现在又要上马国家级项目,等于在风口上搭台子唱戏。”

“可如果因为怕乱就不发展,那才是最大的乱源。”丁义珍没退,“赵立春当年主政时,京州Gdp七年没破两位数增长。我们半年拆了二十个烂尾楼,群众拍手叫好。现在有人想用几笔黑钱、几个探子让我们缩回去?不可能。”

钟正国没立刻回应,而是换了种语气:“你爸当年在西南,也是这么跟中央叫板的。”

“我不是叫板,是表态。”丁义珍说,“京州不能只靠拆旧楼、修马路活着。我们要有未来产业,要有核心技术,要有让全国都盯着看的成绩。”

又是一阵沉默。

然后,钟正国说了句:“明天发改委有个闭门会,议的是‘区域创新中心’申报名单。原本京州不在初选里。”

“现在呢?”

“现在嘛——”钟正国哼了一声,“我让他们把材料重新审一遍。正好,你也别光自己嚷嚷,准备一份正式方案,明天下午三点前发我。”

电话挂了。

丁义珍坐回椅子,打开电脑,新建文档,标题打上:“关于在京州设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可行性报告”。

他敲下第一段:

“当前,外部势力试图通过资金渗透与信息干扰动摇我市改革成果。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建设‘京州智谷’,不仅是产业升级所需,更是政治定力的体现。以发展破局,以实绩正名。”

---

早上七点,常务副市长带着团队进了指挥中心。

“组长您定,咱们先干哪块?”

丁义珍把打印好的文件递过去:“土地预勘、政策对接、企业联络,三条线同时走。今天必须完成选址初评,三天内召开第一次协调会。”

“那对外宣传……”

“先不吹风。”他摇头,“等星核科技董事会结果出来,我们再一次性发布。要发,就发重磅的。”

正说着,林耀东来电。

“董事会投票结果出来了。”他语气平静,“七票赞成,两票弃权。‘星核科技京州项目’正式立项。下周签协议。”

丁义珍没笑,只是点了点头。

“告诉他们,京州这边,已经准备好了一块写着‘中国芯’的奠基石。”

---

上午九点,筹备组第一次内部会议。

丁义珍站在投影前,背后是园区概念图。

“这个项目,不是为了应付检查,也不是为了写进年终总结。”他扫视全场,“它是京州能不能在未来十年站住脚的关键。谁要是把它当成普通工程来办,现在就可以走人。”

没人动。

“从今天起,所有相关事项列为最高优先级。土地、供电、供水、通信,哪个环节卡住,我就找谁谈话。我要让所有人知道,京州不怕事,更不怕难。”

散会后,他回到办公室,翻开笔记本,在最新一页写下:

“真正的防线,不是围墙和摄像头,是不断向前推进的发展速度。只要我们不停,他们就永远追不上。”

他合上本子,拿起笔,在《筹备领导小组成立文件》上签下名字。

窗外,晨光洒在市委大楼的玻璃幕墙上,反射出一片明亮的光斑。

桌上的手机忽然亮起,是林耀东发来的消息:

“对方开始动作了。开曼基金正在调动第二批资金,目标不明。”

丁义珍看完,把手机扣在桌上,转身走向会议室。

门关上前,他留下一句:

“通知财务追踪组,盯紧每一笔流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