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走向深蓝(幻想小说) > 回归海科院的日常生活(F)

一月二十七号,“东方红八号”中型科考船来到了渤海东北部辽宁鞍山附近海域。

此时的渤海东北区域由于受到西伯利亚寒潮的影响已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海上浮冰现象。

潜龙带领着全体科考队员冒着严寒,乘着“东方红八号”科考船一路航行在皑皑冰雪覆盖的海面上,进行着冬季海冰的科学考察数据的收集工作。

潜龙根据量子云海洋科考数据库相关信息了解到在公元二十一世纪的2024年1月27日那天,在渤海东北部的辽东湾海域曾经出现过一次较大范围的海冰,海冰面积达到了平方公里,覆盖了该片海域大约49.03%的海面。当时的自然资源部北海区海洋预报台曾经连续6天发布海冰蓝色警报。这是自2018年以来,辽东湾再次出现连续海冰警报。

当时造成这种冰情发展的原因是由于受到东北地区寒潮和强冷空气的影响,辽东湾冰情在2024年1月下旬迅速加重。浮冰最大外缘线从1月18日的25海里扩展至1月27日的68海里,海冰面积比前一日增加了1580平方公里。当时形成的大面积海冰对海上交通、渔业、石油开采等造成影响。尤其是港口作业和航运等户外活动影响密切。

而此时的渤海东北部区域,由于突然遭受到来自西伯利亚一股强烈寒潮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的海域出现了海上浮冰现象。

潜龙,这位坚毅果敢的科考队长,带领着全体科考队员,迎着凛冽的寒风,踏上了这片充满挑战的海域。科考船缓缓前行,在浮冰间开辟出一条艰难的航行道路。

寒风呼啸而来,点点雪花纷飞曼舞,鸥鸟难觅。甲板上,队员们身着厚重的防寒服,脸被寒风吹得通红。潜龙目光坚定,指挥着船舶的航行,并时刻关注着周围的海况和气象变化。

“各小组注意,密切关注浮冰动态,及时报告。”

潜龙的声音通过船上智能通讯系统传遍了全船,沉稳而有力量。

科考队员们各司其职,海洋生物小组的成员们在有限的安全区域内进行着海水水样的采集和生物样本的搜集。他们小心翼翼地把生物采集器放入冰冷刺骨的海水中,尽管双手被冻得僵硬,但动作依然精准专业。

地质勘探小组则利用船上先进的量子声呐设备和中微子探测器,探测着海底地质结构。设备的嗡嗡声在寂静的寒风中回荡,为这次科考增添了一份科技的力量。

随着科考船舶深入浮冰区,困难也接踵而至。巨大的浮冰块不时撞击船身,发出沉闷的声响。船上的导航系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潜龙和航海团队的成员紧急商讨应对策略。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重新校准了航向,继续向着预定的科考区域前进。终于,在一片相对开阔的海域,科考船停了下来。

潜龙迅速组织队员们展开全面的科考工作。海洋化学小组紧急搭建起临时实验室,对采集到的海水样本进行现场检测。他们仔细分析水样中的各种成分,记录下每一个数据。

而在海底探测方面,潜水小组成员穿上厚重的潜水装备,潜入冰冷的海水中。尽管视线受阻,水流复杂,但他们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顽强的毅力,拍摄海底生态照片,采集海底沉积物样本,记录海中暗流的变化流量和水温。

在海面上,气象观测小组放出高空探测气球密切监测天气的变化。虽然寒风依然呼啸而来,但他们毫不退缩,专注地记录着每一个气象数据。

随着夜幕降临,气温又骤然下降,科考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船上灯光透亮,队员们顾不上休息,继续分门别类认真细致地整理着科考样本、分析数据。潜龙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敬意。

“东方红八号”在这片被寒潮笼罩的渤海东北部海域,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科考队员们探索的脚步。他们不畏严寒,不惧困难,只为揭开这片神秘海域的面纱,为海洋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过连续几天几夜的奋战,科考任务终于圆满完成。队员们疲惫但欣慰,他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归程之路。“东方红八号”缓缓驶离,留下的是他们对这片海域的深情和无尽的探索精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